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2)
2023(12062)
2022(9924)
2021(9244)
2020(7888)
2019(18177)
2018(17757)
2017(34339)
2016(18092)
2015(20354)
2014(19772)
2013(19337)
2012(17158)
2011(15163)
2010(14833)
2009(13101)
2008(12414)
2007(10510)
2006(8842)
2005(7340)
作者
(50409)
(41779)
(41656)
(39778)
(26486)
(20147)
(18905)
(16499)
(16158)
(14621)
(14375)
(14214)
(13310)
(13075)
(12909)
(12864)
(12728)
(12632)
(12155)
(12097)
(10233)
(10120)
(10022)
(9745)
(9343)
(9258)
(9254)
(9071)
(8390)
(8305)
学科
(70017)
经济(69952)
管理(51197)
(49730)
(42484)
企业(42484)
方法(35791)
数学(31038)
数学方法(30610)
(18914)
中国(17633)
(16973)
业经(16912)
(14061)
(13544)
贸易(13536)
理论(13194)
(13187)
农业(12590)
地方(12561)
技术(11955)
(11566)
(11523)
(10900)
财务(10857)
财务管理(10830)
环境(10530)
(10303)
企业财务(10246)
(9104)
机构
学院(248128)
大学(247647)
管理(100100)
(99272)
经济(97413)
理学(88261)
理学院(87328)
管理学(85733)
管理学院(85289)
研究(78543)
中国(57074)
(50468)
科学(49715)
(42385)
(42306)
业大(39608)
(37773)
中心(37124)
(35419)
财经(35141)
研究所(34983)
农业(33668)
(32305)
(31663)
师范(31209)
经济学(30639)
北京(30260)
(29070)
经济学院(27732)
技术(27591)
基金
项目(182115)
科学(144964)
基金(133937)
研究(130249)
(118376)
国家(117427)
科学基金(101837)
社会(83613)
社会科(79428)
社会科学(79407)
(71844)
基金项目(71457)
自然(67669)
自然科(66205)
自然科学(66184)
自然科学基金(64996)
教育(61542)
(60981)
资助(53742)
编号(51664)
重点(41491)
(40304)
成果(39967)
(39487)
(39073)
创新(36816)
科研(35644)
课题(35341)
国家社会(35264)
教育部(34847)
期刊
(97984)
经济(97984)
研究(64179)
中国(44505)
学报(40942)
科学(37854)
(36830)
管理(36822)
(32700)
大学(31697)
学学(30059)
教育(27728)
农业(25586)
技术(23413)
(17274)
金融(17274)
业经(17176)
财经(16944)
经济研究(16172)
(14681)
(14215)
问题(13028)
(12296)
科技(12166)
技术经济(11541)
商业(11322)
业大(10891)
理论(10798)
图书(10670)
统计(10563)
共检索到339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江波  
集群竞争力虽历来成为学界的关注点,但现有文献对其形成路径的研究仍很缺乏。基于要素演化的视角,可以把集群竞争力分为集群外延式竞争力和集群内涵式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组合结构和形成路径进行研究。由于集群外延式竞争力建立在边际收益递减的有形要素基础之上,虽然由于无形要素的嵌入延长了其边际收益递减的拐点,但最终集群外延式竞争力难以克服由有形要素本身的限制带来的弊端。集群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就必须过渡到以内涵式竞争力而带动的整个集群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再向更高层次的集群内涵式竞争力过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华峰  杨远雄  
在动态复杂环境条件下,企业持续竞争力是创造和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企业持续竞争力除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持久性、动态性、开放性和系统整合性的特征。它由战略性资源、管理机制、学习力、创新力、战略规划能力、动态协调的组织能力以及企业价值观等七大要素构成。这七大要素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怀建  刘鸿钧  
本文将波特的竞争力“钻石”体系理论应用于城市竞争力研究并提出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通过相关因素解析 ,概述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宏华  熊德平  
本文试图将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引入农业,在产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使之扩展为产业层次的农业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构成和影响因素,进而探索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生成机制,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耀丽  李飞  李凡  
文章从竞争力要素出发,对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对比,阐述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由微观层面的旅游产品竞争力、中观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表现在宏观层上的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构成,竞争主体、竞争对象与城市竞争力均不相同的观点。“旅游吸引物”内容的宽泛性及旅游产业的高度关联性,使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基本影响要素与城市竞争力影响要素高度重合,因而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应致力于该产业的核心能力及其核心影响因素,界定“城市旅游”的范畴、区域空间特征以及空间尺度,才能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中更有针对性,使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焦胜军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成长是从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强化到寻求新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构成和特征,有利于高职院校在战略上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英  
本文认为,现代产业集群的本质在于创新,而知识竞争力是创新的外在表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本质特征为其知识竞争力,并根据产业集群知识生产机制分析了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6种构成要素和知识竞争力模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崔奎勇  
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经过5年的建设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示范校的持续发展应以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为核心。国家示范校综合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主要来源于服务主体、服务载体、服务过程和服务成效的质量,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综合竞争力。对综合竞争力内涵和要素的研究是提升与评价综合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奎松在《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5期中撰文,从国家示范校的服务功能视角切入,借鉴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了国家示范校综合竞争力的内涵、组成要素和形成机制,为科学评价国家示范校综合竞争力提供理论基础。在对竞争、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辨析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炳南  
近年来掀起了一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热潮,关于什么是企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它们的关系如何,企业管理者如何识别和培育等诸多问题,观点颇多,报道不胜枚举。如何正确理解,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培育核心竞争力,这是摆在每个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黎继子  刘春玲  
集群式供应链是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之间的藕合组织形式。本文对集群式供应链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和集群式供应链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竞争力及其培育进行分析,为集群式供应链这种新型组织方式的构建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兰文巧  
按照网络内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产业集群可分为紧密型产业网络组织、松散型产业网络组织两种类型。本文通过对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浏阳花炮中小企业集群等7个产业集群的网络联系程度、GEM模型、创新能力、产品、形象、集群规模、效益竞争力等数据进行算术平均修正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紧密型产业网络组织较之松散型产业网络组织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更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网络组织的集群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玉鸿  陈利静  
忽视或较少关注城市外部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对此,本文在对传统城市竞争力研究简要述评基础上,借鉴新城市主义的城市研究范式,从城市网络视角深入解析了城市间关系的竞合二元性,阐明了城市获取竞争力的双重来源,进而从城市竞合关系视角对城市竞争力予以解构,初步构建了城市网络视角的城市竞争力概念模型,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科学解释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义爽  
本文从前提、基础、核心和保障四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认为企业竞争力涵盖敏锐洞悉环境的能力,有效设计制度的能力,快速、持续学习的能力,优化企业形象的能力,并由这四者融合为一体,表现为厚积薄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