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7)
2023(15638)
2022(12844)
2021(11836)
2020(9983)
2019(22429)
2018(21867)
2017(41785)
2016(22299)
2015(24697)
2014(24320)
2013(24277)
2012(21973)
2011(19749)
2010(19579)
2009(18958)
2008(18936)
2007(16817)
2006(14877)
2005(13795)
作者
(63943)
(53343)
(53145)
(50323)
(33946)
(25296)
(23867)
(20688)
(20317)
(18815)
(18400)
(17727)
(17095)
(17009)
(16680)
(16107)
(15911)
(15552)
(15395)
(15270)
(13092)
(13085)
(12874)
(12197)
(11969)
(11903)
(11895)
(11682)
(10575)
(10463)
学科
(97131)
经济(96977)
(92553)
(83908)
企业(83908)
管理(82528)
方法(41860)
(33745)
数学(32830)
数学方法(32646)
业经(32286)
(30919)
(26996)
中国(26548)
(23382)
财务(23364)
财务管理(23336)
企业财务(22154)
农业(21654)
(21044)
贸易(21029)
(20410)
(19662)
银行(19627)
技术(19097)
(18562)
(18112)
(17458)
(17115)
(16716)
机构
学院(325396)
大学(322302)
(146448)
经济(144079)
管理(129809)
理学(111648)
理学院(110556)
管理学(109364)
管理学院(108757)
研究(107612)
中国(89994)
(70408)
(67091)
科学(61199)
(57868)
财经(55749)
(53059)
(50921)
中心(49287)
(48455)
研究所(47732)
业大(46976)
经济学(46024)
农业(45444)
北京(42007)
经济学院(41605)
财经大学(41495)
(38192)
(37626)
商学(37621)
基金
项目(212821)
科学(170477)
基金(159946)
研究(154628)
(139528)
国家(138327)
科学基金(120023)
社会(104499)
社会科(99284)
社会科学(99263)
基金项目(84452)
(80561)
自然(76326)
自然科(74617)
自然科学(74592)
自然科学基金(73396)
教育(69136)
(67767)
资助(64065)
编号(59056)
(48811)
(47799)
重点(47710)
成果(46838)
(45273)
(45189)
国家社会(44877)
(44871)
创新(43964)
教育部(42505)
期刊
(162875)
经济(162875)
研究(98330)
中国(62528)
(58075)
(53961)
管理(52755)
学报(48337)
科学(47080)
(38422)
金融(38422)
大学(37673)
学学(36177)
农业(35932)
财经(29077)
业经(27631)
经济研究(26910)
技术(26127)
(25057)
教育(23778)
(21784)
问题(21577)
(19375)
技术经济(17724)
世界(17604)
国际(16950)
现代(15969)
商业(15823)
财会(15338)
(15113)
共检索到490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集群商业信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实证研究发现,集群商业信用对企业进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渠道检验表明,集群商业信用的使用不仅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同时推动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从而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集群商业信用对民营企业、纯一般贸易企业和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企业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强;就产品类型而言,集群商业信用的进口扩张效应主要集中于中间品和资本品。本文最后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了集群商业信用对企业进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发现集群商业信用倾向于降低企业退出进口市场的风险率,即延长了企业的进口持续时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漓江  李长英  
如果进口贸易前的市场竞争程度不同,那么进口竞争通过改变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也可能不同。我们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研究了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状况如何决定了进口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不同影响。首先,我们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发现进口竞争在短期内显著促进了市场竞争,但是在长期内这种效应并不存在。其次,我们分析了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程度如何决定了进口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不同影响,发现当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时,进口竞争通过刺激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生产率;然而,当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进口竞争却会通过恶化市场竞争降低企业生产率。我们的结论经多种检验均比较稳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毛其淋  
本文从企业和行业两个层面考察进口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进口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中间品关税减让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大于最终品。研发创新是进口贸易自由化提升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重要渠道,最终品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分别通过"竞争效应"与"种类效应"提高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此外,行业层面的研究显示,进口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总体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主要通过资源再配置实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鹏  蒋为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从政企关系入手,利用2005年与2012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就政企关系如何影响产能过剩进行解读。研究结果发现:企业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另外,相对于正式制度完善的地区,在正式制度环境不完善的地区,政企关系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更强且更显著。政企关系是政府干预微观经济行为的重要手段,不恰当的政府干预将加剧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政府应当逐步降低政企关系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健全正式制度环境,制约政府权力,构建现代的服务型政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毛其淋  赵柯雨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后分阶段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批次冲击倍差法系统地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口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显著扩大了当地企业的进口规模。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融资约束缓解"是外资银行进入促进企业进口的重要途径,并且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行业,外资银行进入对企业进口的促进效应越大。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民营企业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对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混合贸易企业和纯加工企业,对中间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资本品和消费品,对东部地区企业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学锋  范冬梅  黄汉民  
本文采用会计法和Edmond等(2012)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进行测算,并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EPII-BACI数据库和WTo关税数据库数据,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有显著负向影响,进口竞争越剧烈,企业成本加成越低。但长期内,进口竞争的负向影响将逐渐消失。进一步地,本文还考察了在企业类型差异和行业异质性下,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成本加成的不同影响。此外,中间投入自由化引致的竞争能够带来多样化效应,促进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而加工贸易企业受进口竞争的影响要小于一般贸易企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证明水平差异化服务进口和垂直差异化服务进口都会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利用1998-2007年WIOD数据库、中国跨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FDI数据,计算制造业各个行业的服务贸易渗透率,并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进口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高;服务进口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民营企业和出口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大,对东北和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春  毛其淋  
进口贸易政策变化究竟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文章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深入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自由化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且主要体现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上,而最终品贸易自由化的影响较小;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大于对创新密集度的影响,即进口自由化更多地是通过"扩展边际"渠道促进企业创新;通过离散时间生存分析发现,进口自由化有利于延长企业创新的持续时间,并且中间品关税减让的影响程度相对更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佟家栋  杨俊  
本文使用中国进口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进口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该作用效果在大规模、高效率、民营、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东部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互联网主要通过提升进口制造业企业的进口产品质量来促进企业创新;进口产品种类和进口规模的作用效果并不突出。最后,互联网在促进进口制造业企业独立创新的同时,也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协同创新水平的提高。本文的研究对于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和制造业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虹辰  曹虹剑  
以高考扩招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考察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扩张的叠加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扩张显著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研究生与本科学历扩张的叠加效应比本科学历扩张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人力资本扩张对东部制造业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民营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更为显著。研究为中国人力资本扩张提升制造业创新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高校再次扩招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为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中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就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扩展与集约边际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面临更强环境规制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位于更强的产权保护的城市、更高污染强度行业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最后,环境规制不仅促使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了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企业增强了产品创新与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立彬  陆晔翎  张箫箫  
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论述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最终消费品进口壁垒的下降对中国品牌与中国制造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认为,由于中国制造业同时具备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劳动力成本、全球最完备产业链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全球领先的消费品市场规模三大优势,而且中国制造业规模巨大很难找到转移的承接方,机器替代人的可能性提升,使积极扩大进口不但不会对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和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中国"人均中等,总量第二"的基本国情使中国可以同时兼得在品牌培育和制造两个领域的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为  陈轩瑾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趋向于将企业内的非核心工序外包给国内或者国外企业进行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外包对其研发创新行为是否有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就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外包工序的企业相比未外包工序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外包不仅提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了企业增强产品创新与生产流程工艺的改进;最后,具有更强契约安全感、更低融资约束的企业,外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总体上看,外包活跃了中国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亚军  毛其淋  
中国政府在1999年实施了以"大学扩招"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导致2003年之后人力资本急剧增加。文章以此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了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力资本扩张明显提高了企业成本加成率,平均而言,样本期内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的14.8%可以被人力资本扩张所解释;(2)人力资本扩张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从而可以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水平,另一方面会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降低了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即人力资本扩张通过提高产品价格与降低边际成本两个渠道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定价能力;(3)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最大,其次是经管法领域,而其他领域人力资本扩张的作用较弱;(4)人力资本扩张显著提升了东中部地区的企业成本加成率,但对西部地区的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不明显。上述结论意味着,我国政府应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以此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夏  施炳展  
以中国为例,讨论了融资约束对企业资本品进口边际的影响。理论上,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研究表明,融资约束通过进口资本品引致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影响了企业资本品的进口边际。实证上,利用相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企业遭遇的外源与内源融资约束都会限制企业资本品进口的扩展边际,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企业所有制层面与进口国来源层面上具有显著异质性;但融资约束并不能阻碍企业资本品进口的集约边际。对初次进口资本品与研发支出较高的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更能刺激这些企业资本品进口的扩展边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