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8)
2023(17186)
2022(15038)
2021(14086)
2020(11950)
2019(28086)
2018(28049)
2017(54620)
2016(29809)
2015(33644)
2014(33836)
2013(33349)
2012(30566)
2011(27617)
2010(27719)
2009(25489)
2008(25239)
2007(22425)
2006(19140)
2005(16712)
作者
(86856)
(72733)
(72196)
(68800)
(46048)
(35114)
(32903)
(28651)
(27409)
(25936)
(24650)
(24250)
(22982)
(22929)
(22583)
(22387)
(22131)
(21575)
(20795)
(20726)
(18075)
(17792)
(17780)
(16560)
(16301)
(16095)
(16078)
(16078)
(14740)
(14403)
学科
(122768)
经济(122636)
管理(86361)
(83407)
(70406)
企业(70406)
方法(62126)
数学(54132)
数学方法(53298)
(31960)
(31893)
中国(29351)
(27692)
业经(26490)
地方(23355)
理论(22360)
(21585)
贸易(21577)
农业(21247)
(21197)
(21160)
财务(21070)
财务管理(21026)
(20914)
企业财务(19957)
(19357)
技术(18350)
环境(17953)
(16993)
银行(16934)
机构
大学(430279)
学院(430021)
管理(170614)
(169104)
经济(165423)
理学(149325)
理学院(147679)
管理学(144629)
管理学院(143873)
研究(137746)
中国(100581)
(90474)
科学(88561)
(76144)
(70864)
(69652)
业大(66594)
研究所(64000)
中心(63040)
财经(62352)
(61619)
北京(56648)
(56616)
(56180)
农业(55928)
师范(55585)
经济学(51401)
(50005)
(49921)
经济学院(46592)
基金
项目(296735)
科学(232620)
基金(214634)
研究(212805)
(187621)
国家(186103)
科学基金(159967)
社会(132098)
社会科(125189)
社会科学(125154)
(117191)
基金项目(113925)
自然(106708)
自然科(104228)
自然科学(104202)
自然科学基金(102311)
教育(99788)
(98373)
资助(90216)
编号(87215)
成果(69878)
重点(66657)
(65125)
(62406)
(61279)
课题(59996)
科研(57422)
创新(57169)
教育部(55697)
大学(55390)
期刊
(176246)
经济(176246)
研究(118345)
中国(73203)
学报(70487)
科学(63638)
(62912)
管理(59876)
(59023)
大学(52947)
学学(50058)
教育(46612)
农业(43399)
技术(39292)
(31093)
金融(31093)
财经(30029)
业经(29683)
经济研究(28694)
(25665)
问题(23369)
(22650)
统计(21629)
技术经济(21554)
图书(21170)
(20666)
科技(20121)
理论(19871)
商业(19657)
(19566)
共检索到599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登峰  王丽萍  王巍  
根据"结构洞理论"和经济外部性效应分析,文章认为集群剩余是集群内的组织,包括企业、政府、中介等集群行为主体的网络化行为所产生影响,且这些组织不可能都因自身的投入而获得一个可预期的固定报酬,总会有个体或群体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在集群剩余既定的情况下,影响企业分享不确定报酬的相关因素主要是网络位置、网络结构、网络中不同节点及网络中节点属性。同时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集群剩余的效应,并指出以集群剩余作为研究产业集群的视角,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集群网络关系,并为集群内治理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苗珊珊  陆迁  
本文采用开放条件下大国经济剩余模型,从福利分配角度对中国大米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技术进步福利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大米经济总剩余的增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由于大米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不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导致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动具有不一致性,经济总剩余分配偏好于生产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世杰  
曾经创造出卓越市场绩效的产业集群也难免走上衰退之路,如何规避集群衰退风险、强化集群治理问题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对中国当前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问题和衰退风险的分析,以集群剩余索取权为基点探讨产业集群的治理机制——自我协调治理、行业协会治理与政府治理,以期能寻找到规避集群衰退风险、实现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和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繁英  
集群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产业集群集体效益,获取集群经济剩余,因为"效益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3]。产业集群的群体共同发展特征迫使我们要超越企业视角看效益,集群剩余最大化是集群治理的最终利益诉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岳维  蔡晓琰  
文章针对剩余收益模型存在长期收益难以预测、无法准确取得数据,评估时可能会出现随意进行预测和操纵评估结果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价格/收益(P/E)乘数的剩余收益改进模型,并且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进行可比公司的选择,将相似度大的可比公司分为一组,算出组内平均P/E作为改进模型中的P/E值。最后,选取中国联通的财务数据,用改进后的剩余收益模型对其价值进行评估,验证改进后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劲松  
针对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国外经典的人口流动理论无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其原因是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转变成为城市市民,而中国由于制度的约束,这个过程需要分成两步来完成。本文在对国内学者针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引入权益保护与家庭迁移因素,将托达罗模型分成两个阶段,从而完成"两阶段"转移理论的模型化构建,该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农民工"现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锋  刘澄  聂鑫  
如何确定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解决当前资本市场诸多问题的关键问题。从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演变形式出发,在论述EVA估价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建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经济利润EVA估价法与现行的传统估价法进行了比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宇宏  
一、引言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如火如荼,以国有银行上市、信用社及中小银行的改造为主体,越来越关注股东价值是一个重要改变。所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便成为了管理体系的核心,这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考虑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特殊性,不管是在国内还是评估体系相对较完善的国外,商业银行一直是业界公认为较难评估的企业类型之一。商业银行的业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立夏  
选取我国资本市场2006年到2012年的有效财务预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就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中代表性的两种——RIM-σ2和TSSV-θ模型,基于预测能力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IM-σ2模型的预测能力要优于TSSV-θ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氵凯)  薛继亮  梁寿超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建筑领域。根据1983~2007年建筑业和农民工的数据,利用VEC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建筑业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筑业对农村劳动力在就业量的吸纳和调整上具有长期性。最后提出了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强  李明  
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垄断力量的国际差异导致国别价值转化为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国际垄断价格。按照国别价值的转化形式进行等价交换,一国用某种商品换回的劳动量不再等于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剩余价值从劳动生产率与资本有机构成低、垄断力量弱的国家向劳动生产率与资本有机构成高、垄断力量强的国家转移。基于19952011年54个国家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率与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垄断力量存在正向关系。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转型升级,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劳动异化的程度,会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志煜  韩松岩  田金信  
依据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原理,对两个模型的应用范围和解释能力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剩余收益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和预测没有建成、存在许多增长机会、正在战略重组、兼并收购的企业价值的内在机理。以企业价值评估和绩效评价为例,分析了剩余收益法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方面与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相比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钟翰  
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商誉本质理论,认为以"投资者视角"下的"超额盈利观"来界定商誉最具有实证分析意义。进而引入著名的Ohlson剩余收益模型,理论分析了商誉和当期剩余收益之间的联系,绕开传统的多期贴现求和方式,建立了一个基于当期信息的商誉分析框架。最后基于此框架,以A股数据来对现行披露商誉的"杂质"问题和价值相关性问题做了经验研究,发现现行披露商誉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但是也存在着不属于"超额盈利能力"的"杂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瑶  
利用操纵性应计盈余模型可以衡量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幅度。现有文献往往基于截面数据进行测度,由此得到的研究结果往往存在内生性和异质性问题。本文提出改进的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操纵性应计盈余模型,并通过对比改进模型与已有应计模型在犯两类错误中的概率,得到本文的研究结果:改进模型在两类错误检验中均优于其他模型,验证了该模型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解释力,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更加准确地测度企业盈余管理幅度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世飞  
当前,世界各国的理论界与实务界者都认识到了现行会计报表的局限,开始探讨如何改革现行的会计报表。本文站在权益投资者的角度,结合剩余经营收益模型评估公司价值的基本原理,对如何改革当前中国的财务报表的结构提出建议。一、剩余经营收益模型评估公司价值的基本原理(一)剩余经营收益模型的提出剩余收益这一概念最早由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