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6)
2023(16396)
2022(13980)
2021(13026)
2020(10597)
2019(24084)
2018(23751)
2017(46011)
2016(24534)
2015(27066)
2014(26407)
2013(25884)
2012(23384)
2011(20956)
2010(20752)
2009(19124)
2008(18020)
2007(15736)
2006(13526)
2005(11315)
作者
(66160)
(54951)
(54625)
(51964)
(34939)
(26262)
(24754)
(21370)
(20769)
(19555)
(18760)
(18285)
(17144)
(17048)
(16900)
(16528)
(16327)
(16287)
(15654)
(15599)
(13420)
(13262)
(13212)
(12424)
(12335)
(12070)
(12070)
(12023)
(10941)
(10709)
学科
(98437)
经济(98334)
管理(74276)
(72207)
(61314)
企业(61314)
方法(45592)
数学(39250)
数学方法(38882)
(26705)
中国(25880)
(24454)
业经(24451)
技术(21274)
地方(20674)
(18356)
农业(18046)
(17860)
贸易(17849)
(17285)
(17169)
理论(16814)
(15772)
财务(15706)
财务管理(15676)
(15148)
产业(15048)
环境(14979)
企业财务(14885)
(14390)
机构
学院(337491)
大学(335172)
管理(138599)
(135984)
经济(133224)
理学(121488)
理学院(120283)
管理学(118451)
管理学院(117836)
研究(105017)
中国(76963)
(68957)
科学(63422)
(61315)
财经(50228)
(49469)
中心(48203)
业大(47836)
(47722)
(47438)
(45746)
研究所(45126)
(44021)
师范(43663)
北京(42845)
经济学(41376)
(39051)
(38982)
经济学院(37639)
财经大学(37538)
基金
项目(237775)
科学(189398)
研究(179402)
基金(172566)
(148152)
国家(146891)
科学基金(128424)
社会(114808)
社会科(108948)
社会科学(108927)
(94290)
基金项目(91783)
教育(82638)
自然(81347)
自然科(79462)
自然科学(79448)
(78188)
自然科学基金(78062)
编号(73598)
资助(69336)
成果(58716)
(53470)
重点(52695)
(52316)
(51412)
课题(50354)
创新(49140)
国家社会(47019)
项目编号(46028)
教育部(45818)
期刊
(143882)
经济(143882)
研究(96920)
中国(59860)
管理(50909)
学报(47655)
科学(45195)
(45044)
(43091)
教育(40576)
大学(37015)
学学(34793)
农业(30285)
技术(29826)
(26795)
金融(26795)
业经(26237)
财经(23885)
经济研究(23778)
(20455)
问题(18532)
科技(17765)
技术经济(16818)
图书(16804)
商业(16336)
理论(15904)
(15503)
现代(15300)
实践(14543)
(14543)
共检索到473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剑峰  范潇允  
文章从梳理国内外关于集群创新与产业升级路径方面的文献入手,通过文献分析吸取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把研究的思路定位于纺织产业创新升级的路径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构建了回归模型,以从辽宁纺织行业协会获取的主要纺织企业为分析对象,获取问卷数据。指出集群创新对纺织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作用,最后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并给出了具体的适合我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骁  郭树华  
我国芯片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通过多元化创新手段实现弯道超车,并突破西方垄断芯片企业对我国芯片产业发展所造成的“卡脖子”窘境,已经成为当前业内关注的热点。为此,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手段,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探讨我国芯片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表明:芯片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循技术创新规律,还需要沿着成熟、可靠、稳定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循序渐进地推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丽华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冲击金融体系的同时,也深深的冲击了各国的实体经济。如何减少危机对各国实体产业的影响,增强产业抵抗全球风险的能力,是各国政府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我国而言,转变过去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是必然选择。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新在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中地位重要。推动创新的发生与发展步伐,加快集群升级进程,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泽强  
产业集群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使其成为区域创新的发源地。产业集群所产生的集群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力,产生持续的区域创新优势。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区域创新优势,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秀梅  
本文以知识溢出、企业吸收能力、集群社会资本、企业创新绩效为基本研究要素,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微观理论模型,通过规范的实证分析验证理论模型及所提出的假设,数据来自于长春市软件产业集群中121家软件企业的调研问卷。研究结果表明这几个要素之间存在较复杂的作用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敏  张瑀芮  韩帆  梁川  向凌菲  
云南省个旧、开远和蒙自区域,处于国家面向东南亚、南亚"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通道,发展中面临资源和生态环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的压力。文章将"微笑曲线"模型量化,拓展应用于原材料型产业链价值增值分析;并结合从区域资源"态"和"势"视角,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产业生态位宽度,研究区域资源"态势"对产业的支撑力。在此基础上,探讨产业链升级路径。结果表明:个开蒙区域四条主要产业链短且不完整,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价值环节薄弱,产业增值空间小等;今后应按照"全区一盘棋"的思路,充分利用并培育区域"战略性资源"。通过各产业价值链环节的完善以及向产业增值空间大的方向进行延伸,引入关联产业配套发展等,实现产业链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万春  
以2001~2011年江西省的工业产业为样本,采用生态技术创新种群行为模型对种群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多数种群的个体数量已经逼近或超过区域创新资源决定的生态阈值,种群内部、种群之间由协同效应转向竞争效应,发出了环境过载的警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秀  
全球化使一些国家"根植于"地方的产业集群正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技术能力不足、地区优势丧失等问题,并开始出现停滞或后退。于是,升级作为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方式被引进产业集群的研究中。但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量表开发和检验、相关性分析等从非正式创新网络建设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非正式创新网络内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非正式交流、个人间的信任和文化三个方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喜梅   夏冰倩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采用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一是数字经济能够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区域创新水平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二是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各产业部门在获得优化升级的红利后,逐渐增加对数字经济的需求,这种正向反馈和相互作用循环不断,最终使其具有边际效用递增的特点;三是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于东部和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作用更大。研究结果对地方政府制定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伟龙  袁健红  
在吸收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态模式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适用于解释后发国家产业创新与升级的动态模型,即后发国家产业演进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文章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和我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问题,最后针对国内石化行业的现状提出了实现石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明  
集群租金是产业集群的动力之一,产业集群从萌芽到成长、成熟,最终面临着衰落,集群租金会逐渐消失。本文通过网络视角来研究产业集群的租金创造与升级之路,认为在集群的网络组织中,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以及知识的共享性加强,使得各企业之间的知识存量足以能够创造知识租金,为产业集群带来新的价值链,通过创新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侯二秀  秦蓉  杨洋  石晶  
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分析了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内外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以62个科研团队中498名团队成员为调研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研团队内部协同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并在外部协同因素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部分外部协同因素会作用于内部因素,从而产生协同关系,共同作用于团队创新绩效,并在文末提出了提高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相关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怡帆  
不连续创新能够引发技术轨道跃迁、重塑产业竞争规则,有利于后发国家利用新的规则和赛道实现跨越式发展,因而成为后发国家实现产业技术赶超的重要契机。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历经“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两次重心转移,在技术、市场和组织等方面的多次不连续创新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赶超的重要影响因素。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不连续创新与竞争格局重塑不仅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在中美贸易博弈加剧背景下加速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卡脖子”产业的技术赶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集成电路产业呈现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不连续创新的赶超机会窗口正在打开,应从探索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合理布局新兴和细分市场、构建效率与安全相平衡的组织等方面着手,力争技术突破、寻求市场颠覆、着力组织重塑,加快推进产业突围,同时统筹协调运用政策工具,实现政策转型,助力不连续创新与产业技术赶超的顺利实现。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赵捷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集群升级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理论和模型并不能有效地解释这些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相关文献也缺乏把区域创新环境和产业集群升级两者结合起来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经济、社会数据,结合产业集群升级理论和区域创新环境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对区域创新环境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由创新基础环境、创新技术环境和创新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组成的区域创新环境中,创新技术环境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  
本文将流通创新定义为流通规模、流通效率、信息技术、流通结构和流通渠道五个维度,将居民消费升级定义为居民消费规模和质量(结构优化)两个层面,继而从理论上探讨了流通创新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理论影响路径),并进一步基于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就流通规模、流通效率、信息技术、流通结构和流通渠道五个维度所反映的流通创新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和质量(结构优化)两个层面的消费升级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流通创新能够通过流通规模的收入提升效应、流通效率的成本节约效应、信息技术的技术外溢效应、流通结构的结构优化效应和流通渠道的渠道整合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两个层面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实证研究则进一步佐证了流通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继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