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1)
- 2023(13252)
- 2022(11596)
- 2021(10999)
- 2020(9028)
- 2019(20857)
- 2018(20652)
- 2017(40080)
- 2016(21534)
- 2015(23875)
- 2014(23788)
- 2013(23285)
- 2012(21412)
- 2011(19236)
- 2010(19350)
- 2009(17627)
- 2008(16992)
- 2007(14947)
- 2006(13189)
- 2005(11377)
- 学科
- 济(81555)
- 经济(81467)
- 管理(67815)
- 业(65857)
- 企(56270)
- 企业(56270)
- 方法(36945)
- 数学(31368)
- 数学方法(30961)
- 农(23136)
- 中国(22830)
- 财(21327)
- 技术(20767)
- 业经(19834)
- 地方(17489)
- 学(17289)
- 农业(15567)
- 理论(15108)
- 制(15033)
- 贸(14838)
- 贸易(14829)
- 易(14402)
- 和(14049)
- 策(14007)
- 技术管理(13576)
- 务(13307)
- 银(13280)
- 银行(13247)
- 财务(13241)
- 财务管理(13221)
- 机构
- 学院(299166)
- 大学(298611)
- 管理(125010)
- 济(118291)
- 经济(115598)
- 理学(108532)
- 理学院(107407)
- 管理学(105739)
- 管理学院(105187)
- 研究(97289)
- 中国(72364)
- 京(63080)
- 科学(60239)
- 财(54265)
- 所(47451)
- 中心(44466)
- 农(44195)
- 江(43912)
- 业大(43341)
- 研究所(43207)
- 财经(43161)
- 北京(39921)
- 范(39653)
- 师范(39359)
- 经(39229)
- 院(35983)
- 州(35701)
- 农业(34261)
- 经济学(33775)
- 商学(32214)
- 基金
- 项目(207076)
- 科学(164354)
- 研究(155357)
- 基金(149402)
- 家(128644)
- 国家(127533)
- 科学基金(111038)
- 社会(96777)
- 社会科(91738)
- 社会科学(91718)
- 省(82213)
- 基金项目(79633)
- 自然(72135)
- 教育(71013)
- 自然科(70459)
- 自然科学(70444)
- 自然科学基金(69200)
- 划(68485)
- 编号(64082)
- 资助(60696)
- 成果(52147)
- 创(47047)
- 重点(45730)
- 部(45196)
- 发(44460)
- 课题(44162)
- 创新(43107)
- 项目编号(39909)
- 教育部(38965)
- 国家社会(38743)
- 期刊
- 济(128819)
- 经济(128819)
- 研究(89136)
- 中国(57271)
- 管理(47096)
- 学报(42600)
- 科学(41559)
- 农(39686)
- 财(39046)
- 教育(37164)
- 大学(32722)
- 学学(30487)
- 农业(27912)
- 技术(27316)
- 融(26315)
- 金融(26315)
- 业经(22290)
- 经济研究(19983)
- 财经(19865)
- 科技(18150)
- 图书(17038)
- 经(16859)
- 问题(16238)
- 技术经济(15616)
- 理论(15218)
- 业(14566)
- 实践(14143)
- 践(14143)
- 现代(14059)
- 坛(13692)
共检索到435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晨光 张永安
创新模式、政策特性、政策工具,历史演化和涉及领域是创新科技政策的传统分类方法,没有关注政策在多领域不同层面的影响作用,不利于企业明确政策利弊和对政策进行响应决策。从宏观政策效用和微观企业响应出发,提出"效应—响应"分类思路,依据政策的强制程度、作用力度、持续效力、财政励度、影响层度以及资源供给强度、响应收益周期和企业响应态度,将集群创新科技政策分为:紧迫性政策、权威性政策、指导性政策、阶段性政策和长期性政策,并以中关村为案例,选用2007—2011年政策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晨光 张永安
从定义、目标、特点、内容、受体、功能、工具、要素的角度,对创新科技政策、创新政策、科学政策、技术政策进行了对比,指出创新科技政策更能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创新给予引导、规范和扶持。梳理了创新科技政策的作用要素及其作用路径,并归纳出企业响应创新科技政策的4个机制。
关键词:
创新政策 科技政策 企业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宋晨晨 王燕妮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科技政策的时滞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及时的发挥。不同的创新科技政策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时滞期。政策外部效应时滞发生于企业判断政策—确认政策—吸收政策—执行政策—创新产出这一过程之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时丹丹 嵇国平
文章将科技政策分为科技计划管理政策、工艺创新的保护与扶持政策、产学研结合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绿色节能政策。采用调查问卷的数据,构建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工艺创新科技政策评价模型,用来评价科技政策的好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栋 李婷 李志祥
自主创新科技政策是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重点的。本文以河北省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规模以上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基础数据,从总体情况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方面研究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总结自主创新科技政策实施的基本特点,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红红 周梅华 姜陆
消费者创新采用行为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特征。本研究利用创新采用理论,结合3G手机在中国的创新扩散,研究中国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特征与创新产品的采用意愿相关性。本研究对中国消费者自身特征导致不同个体在创新产品采用意愿上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消费者创新采用行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消费者特征 创新产品 采用意愿 3G手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密来 高红宇
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新科技政策高密来,高红宇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是高科技的主要发祥地。高技术产业超前发展已成为美国近几十年经济成长的强大驱动力。最近,美国政府从全球战略的高度出发,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科技政策,引起了世人关注。一、美国高技术产业超前发展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鹰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变革推动下的经济增长正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而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理论创新探索也呈现出新的态势与特征。对新技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性研究,需要用科学的分析范式对科技起源及科技进步演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并思考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对马克思科技经济理论的梳理和思考有利于从原有理论体系中找到构建新科技经济创新理论的依据,结合新时期的新经济秩序形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而在新的科技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系统进步良性互动,两者协同统一的发展模式,以及其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价值对接都是新科技创新理论探索的重要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媛婷
本文认为,香港在发展创新科技产业上,一方面,国际因素和祖国内地因素是重要的 推动力量,而香港在自身环境力量、社会氛围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拥有优势;在科技实 力、科技人才和科技投入、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香港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只 要香港能充分发挥多种优势,香港明天更美好。
关键词:
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费用 双向制衡机制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曹玲静 张志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促使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科技政策研究迎来发展新机遇,重新厘清和明确科技政策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体系,有助于为科技政策研究的科学化和学科化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立足于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对科技政策研究的新需求,在传统科技政策学相关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梳理科技政策学的概念内涵和主要研究问题,构建基于政策信息学的科技政策学研究“集成范式”,并探讨形成科技政策学的学科体系。基于此,全面把握科技政策学的发展新趋向,提出未来科技政策学发展建议;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制定科技政策研究发展规划;洞察科技变革规律,建立科技创新政策协同体系;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丰富政策研究方法工具平台;开展政策绩效评估,支撑科技政策动态优化调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冬梅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营造创新环境、促进科技知识转化、吸收社会就业、建设智能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途径在于协同创新。目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整体协同创新能力薄弱,一方面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政策环境和外部协同主体的因素。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需要企业内生动力和外部刺激,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沟通作用,在各协同主体共同努力下,营造促进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落实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热情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的
关键词:
科技型小微企业 协同创新 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扬
实现发展现代农业任务,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这就需要在农村建立一套创新的科技推广体系作为桥梁和纽带,从而充分调动各行各业和各种所有制成分的社会力量,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拉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科技推广 体系建设 制度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王玮 曾智
以川、滇、黔等7省和全国科技创新产业近年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以内生增长理论为依据,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对其马氏距离和科技创新产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化中其规模效率变化率排序最符合各省的科技创新水平;四川省六大支柱创新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明显,科技创新优势在于R&D人员数量和劳动力占比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产业布局严重不均和尖端科研人员增长缓慢是制约四川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四川省科技创新产业聚集程度对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进行预测,预计2015年及以后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率能够稳定在20%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