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11)
2023(16761)
2022(14722)
2021(13827)
2020(11677)
2019(26562)
2018(26589)
2017(50888)
2016(27764)
2015(31103)
2014(30386)
2013(29893)
2012(27206)
2011(24455)
2010(24646)
2009(22791)
2008(21629)
2007(18942)
2006(16439)
2005(14142)
作者
(77054)
(64059)
(63779)
(60707)
(40882)
(30963)
(28904)
(25013)
(24322)
(22909)
(22003)
(21384)
(20368)
(20161)
(19673)
(19415)
(19021)
(18990)
(18403)
(18231)
(15891)
(15732)
(15543)
(14701)
(14333)
(14300)
(14226)
(14190)
(12817)
(12706)
学科
(109356)
经济(109248)
管理(82822)
(77733)
(66111)
企业(66111)
方法(49602)
数学(42259)
数学方法(41520)
(30422)
中国(27810)
业经(26492)
地方(25066)
(24806)
(24171)
技术(22964)
理论(20493)
农业(20362)
环境(19600)
(18627)
(18417)
贸易(18400)
(18065)
(17798)
(17116)
(15537)
财务(15452)
财务管理(15427)
(14966)
银行(14920)
机构
学院(381085)
大学(378870)
管理(153667)
(146700)
经济(143378)
理学(133621)
理学院(132189)
管理学(129580)
管理学院(128917)
研究(122309)
中国(89851)
(80512)
科学(78022)
(64949)
(60262)
(59769)
业大(57487)
(56568)
中心(56323)
研究所(55102)
财经(52229)
(51929)
师范(51460)
北京(50169)
(47284)
农业(46620)
(46103)
(45025)
经济学(42861)
技术(41930)
基金
项目(265251)
科学(209279)
研究(195443)
基金(190250)
(164991)
国家(163597)
科学基金(141817)
社会(121817)
社会科(115346)
社会科学(115314)
(107348)
基金项目(101313)
自然(92830)
自然科(90693)
自然科学(90672)
教育(90609)
自然科学基金(88992)
(88392)
编号(81111)
资助(77966)
成果(64826)
重点(59191)
(58034)
(57172)
(57032)
课题(55882)
创新(53567)
科研(50081)
项目编号(49672)
大学(49141)
期刊
(160638)
经济(160638)
研究(106979)
中国(74732)
学报(57944)
管理(57389)
科学(54642)
(54375)
(48640)
教育(47930)
大学(43935)
学学(41016)
农业(37936)
技术(36093)
业经(28831)
(28431)
金融(28431)
经济研究(25086)
财经(23942)
图书(22082)
问题(20682)
(20555)
(20393)
科技(20356)
技术经济(19411)
资源(17896)
(17320)
理论(17232)
现代(17225)
统计(17203)
共检索到550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荣见  孙剑平  周小虎  
为提高集群创新环境下组织隐性知识的共享、吸收与创造,研究集群创新环境下隐性知识扩散效果因素、集群创新体制因素、集群创新主体因素等影响因素,基于三类影响因素建立集群创新环境下隐性知识扩散框架图,并以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为例,建立基于结构方程(SEM)的隐性知识扩散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隐性知识扩散效果的作用关系,为促进集群内隐性知识扩散、提高集群环境下组织隐性知识的共享和知识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立平  许蕊  
在当前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日益严重的能源稀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汽车产业作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全省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依据发展经济学低碳经济理论,对未来安徽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路径,以期为安徽省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玲  李淑芬  马鸿佳  
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从中观角度研究网络结构与知识创新过程的关系。首先分别对网络结构和知识创新过程进行二级变量分解,依此提出16条理论假设;并以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知识创新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网络结构是提高集群内信息流动速度和知识扩散水平的先决条件,而集群网络结构的形成受历史环境及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荣见  孙剑平  
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与知识链的内涵,在产业集群创新环境下,基于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创新知识链,研究企业内及企业间知识扩散过程,分析知识扩散程度的影响因素及成本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知识扩散方式,揭示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与知识管理理论的相互作用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朝晖  
本文通过集群创新相关概念的澄清,结合对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实例的分析,指出地方产业集群的创新瓶颈;提出了制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以及加大基础研究资助力度等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关峻  徐泽磊  邢李志  
投入产出表数据都以矩阵形式给出,能够描述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间经济技术关联紧密程度,通过直接或间接处理后可作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从而形成有向加权网络。依据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了全球产业强关联网络(GISRN)模型,然后,以特定的产品部门为核心产品部门,构建了全球产业集群发展关联网络(GICDN)模型,最后,采用紧密中心性网络特征值,研究了汽车制造业作为核心产品部门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及地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斌  邵鲁宁  尤建新  
根据创新扩散理论,通过对广义Bass模型的扩展,提出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和价格下降影响的中国电动汽车的创新扩散模型。利用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扩散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通过该模型,预测了在自由、基本和理想三种市场效能情景下2012~2020年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情况。结果表明,对电动汽车的创新采用者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比价格更能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在理想情景下,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在2019年达到最高点,2020年累计销量达到635万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琳  杨田  
多维邻近性与创新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但国内研究明显滞后。本文创造性地将组织邻近划分为横向组织邻近和纵向组织邻近两个维度,结合产业集群创新理论,探讨了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了5个待验假设;选取我国6大汽车产业集群的12家典型汽车生产集团近5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地理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产生正效应;纵向组织邻近对集群创新绩效产生负效应,而横向组织邻近为正效应;地理邻近与纵向组织邻近对集群创新绩效影响呈替代关系,与横向组织邻近呈互补关系;直接创新投入和集群发展水平都促进集群创新绩效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礼龙  周德群  
本文介绍了自主创新下安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状况,分析了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三条道路,即走开放式创新之路,坚持自我主导下的国际化战略;走集成式创新之路,坚持产品主导下的市场化战略;走跨越式创新之路,坚持自主产权下的品牌化战略。最后,提出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三点启示,即创建特色企业文化,增强自主创新意识;以人为本,实施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高长元  王京  
基于传统创新扩散理论和方法,从网络视角出发与传染病模型相结合,探讨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扩散机理。由于软件产业虚拟集群的地域分散性,使其创新扩散活动更加复杂,按照集群成员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将成员间创新扩散关系划分为邻居间的创新扩散、同一子集群内的创新扩散和不同子集群间的创新扩散3个层次。借鉴传染病传播思想,考虑创新扩散潜伏期,将软件产业虚拟集群成员分为潜在创新采纳成员、正在进行创新吸收和转化的成员、采用创新并且可将创新扩散给其他企业的成员和自主创新成员4种类型。基于传统的传染病模型,构建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扩散模型,讨论不同参数对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揭示集群创新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邻居关系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丽芳  张福进  尚洁  
基于网络结构和优先连接模型,构建了集群网络扩张中的知识扩散、集群创新模型,并经数值模拟发现:集群网络结构随着转移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并在转移因子δ∈[0.3,0.9]时基本保持稳定;集群的效率与集群的集聚程度正相关;在集群形成中期培育领军企业能有效影响集群的网络结构和收益。研究证明,提高知识溢出效率、优化集群网络结构、适时培育领军企业是提高产业集群平均收益行之有效的办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创新合作网络是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为适应创新复杂性的一种自组织涌现,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功能并进而影响发生于网络上的集群知识扩散过程。建立基于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在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上,运用仿真方法研究集群知识扩散规律。将知识扩散效率与创新合作关系距离相联系,考虑知识的全局扩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创新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集群知识扩散深度、知识扩散速度、整体知识水平增长效率以及具有最高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合作网络中存在空间聚集的集群主体间倾向于具有相近的知识水平。最后给出促进最优创新合作网络安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德茗  杨楚欣  
企业隐性知识作为一种关键的要素和资源,已经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企业隐性知识扩散对于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隐性知识扩散的特性及隐性知识扩散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扩散效果的因素集合,然后运用ISM方法,建立了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扩散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以帮助企业提高隐性知识扩散效率,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发展组织能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昌奎  
揭示了促使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因素、基本因素和市场因素,并以北京顺义汽车产业集群为例,详细阐述了产业集群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燕群  何永芳  
为研究企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采纳企业微观决策对宏观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文章以企业合作专利创新网络为载体,研究企业间个体技术创新采纳博弈及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以及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合作专利的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特性;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规模与网络结构、网络规模、选择强度、采纳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收益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