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7)
2023(9351)
2022(7587)
2021(6866)
2020(5951)
2019(13056)
2018(13145)
2017(25345)
2016(13646)
2015(15142)
2014(15093)
2013(14998)
2012(13502)
2011(12014)
2010(12369)
2009(12033)
2008(12305)
2007(11431)
2006(10307)
2005(9655)
作者
(38372)
(32314)
(32250)
(30331)
(20716)
(15118)
(14488)
(12399)
(12088)
(11690)
(11010)
(10781)
(10602)
(10378)
(10149)
(9630)
(9622)
(9393)
(9331)
(9103)
(8129)
(8009)
(7816)
(7514)
(7451)
(7259)
(7243)
(7043)
(6443)
(6394)
学科
(80252)
(76078)
企业(76078)
管理(66789)
(61348)
经济(61232)
业经(27476)
(26656)
方法(24181)
(22745)
(20232)
财务(20214)
财务管理(20194)
企业财务(19154)
(18555)
技术(17444)
农业(16972)
数学(15847)
数学方法(15744)
(14446)
(14192)
(14033)
(13345)
中国(13240)
体制(12898)
企业经济(12834)
理论(12830)
经营(12303)
技术管理(12006)
决策(9717)
机构
学院(205759)
大学(200232)
(88770)
管理(87807)
经济(87153)
理学(75050)
理学院(74398)
管理学(73650)
管理学院(73263)
研究(60168)
中国(50002)
(46126)
(40818)
财经(35384)
(33067)
科学(32867)
(32324)
(31899)
(29233)
中心(27905)
业大(27307)
经济学(26133)
财经大学(25765)
商学(25591)
(25541)
研究所(25524)
商学院(25366)
农业(25122)
北京(25034)
经济学院(23504)
基金
项目(128122)
科学(104383)
研究(98002)
基金(95613)
(80466)
国家(79671)
科学基金(71818)
社会(65237)
社会科(61874)
社会科学(61860)
(51196)
基金项目(51001)
自然(45094)
自然科(44098)
自然科学(44087)
教育(43931)
自然科学基金(43420)
(40520)
编号(39758)
资助(37522)
(32510)
成果(32166)
(31454)
(30898)
(28898)
创新(27887)
重点(27740)
国家社会(27013)
(26888)
课题(26084)
期刊
(107730)
经济(107730)
研究(61092)
中国(41883)
(41426)
管理(39330)
(32309)
科学(26085)
学报(24214)
农业(21898)
业经(20209)
大学(20201)
(20072)
金融(20072)
技术(19762)
学学(19333)
财经(18699)
教育(16807)
(16124)
经济研究(15807)
问题(13653)
(13411)
技术经济(12799)
财会(12699)
现代(11556)
会计(10635)
商业(10535)
世界(10489)
(10235)
经济管理(9971)
共检索到316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蕙馨  李贞  
在企业知识观下,企业成长可以被界定为企业在已有知识存量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不断增加知识和提高知识质量的过程。因此,集群企业有意识地进行知识转移对企业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依据集群内知识转移主体的性质把集群内知识转移分为集群和企业两个层次。集群内的显性知识主要通过集群层的支持性机构进行转移,而隐性知识主要通过集群内组织间和个体间的频繁接触进行转移。通过集群内知识转移情境分析得出结论:集群企业通过控制与知识转移主体间愿望差异、关系(类型、强度、持久度)和知识势差,可以实现知识转移对企业成长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蕙馨  李贞  
随着集群在世界范围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从知识转移角度研究集群内的企业成长成为一个更为深入的视角。通过综合分析集群内知识转移主体、转移内容、转移情景、转移途径和转移对象五要素对企业知识增量的影响过程,弄清集群内知识转移要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群林  吴花平  邵云飞  
基于演化博弈方法 ,以有核网络集群为背景,从知识转移过程视角,将大企业分为知识共享者和知识保护者,将中小企业分为知识免疫者和知识学习者,构建集群中企业知识转移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之间知识转移过程。结果表明:集群内大企业的知识共享意愿和倾向是由中小企业的知识学习意愿和能力决定的,取决于大企业对知识保护成本和知识转移导致的知识优势损失的权衡;双方合作带来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一种不完全、不完美的动态博弈;当中小企业处于较低知识学习能力时,双方合作是"非零和"的动态博弈;反之,则表现为"零和"动态博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大丽  赵继新  
尽管不少文献研究了企业跨项目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但尚未研究组织知识治理策略与项目团队成员认知对跨项目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本文对两家我国IT服务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并得到,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制定正式制度、设置专职机构和合理配置项目间资源对跨项目知识转移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其中,组织文化氛围主要包括领导支持和知识共享文化,组织正式制度主要涉及工作惯例、文档规范化管理和考核奖励机制,项目间资源配置主要指人力资源的跨项目调配,同时还涉及会议室等其他软硬件资源的调配。同时,这些组织知识治理策略也通过知识源项目团队成员和知识接收方项目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期望两方面的认知而时跨项目知识转移效果产生间接的影响,即项目团队成员认知因素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是,信息技术使用对企业跨项目知识转移并无明显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大丽  赵继新  
尽管不少文献研究了企业跨项目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但尚未研究组织知识治理策略与项目团队成员认知对跨项目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本文对两家我国IT服务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并得到,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制定正式制度、设置专职机构和合理配置项目间资源对跨项目知识转移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其中,组织文化氛围主要包括领导支持和知识共享文化,组织正式制度主要涉及工作惯例、文档规范化管理和考核奖励机制,项目间资源配置主要指人力资源的跨项目调配,同时还涉及会议室等其他软硬件资源的调配。同时,这些组织知识治理策略也通过知识源项目团队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慕静  李爽  王仙雅  
基于知识转移视角,引入表征企业内生力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沟通质量两个中介变量,分析制造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通过SPSS19.0和AMOS19.0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就总效应而言,制造企业内生力以及科技服务业的知识转移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显著,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知识深度距离负向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就中介效应而言,知识吸收能力不能在知识保护程度与服务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应重视自身内生力的建设,选择知识转移能力较强以及与其有较低知识深度距离的科技服务业,以促进其服务创新能力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燕红  
如今网络关系在电商企业资源获取以及成长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所以充分利用企业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能够充分提升非头部电商企业创新效益。而非头部电商企业由于创新资源与能力不足、知识水平较低,通过企业网络中知识交流与资源共享,能够获得所需知识与资源,助力创新活动的开展;而企业网络中不同的关系强度是决定非头部电商企业创新效益的核心。基于此,本文探究了网络关系强度对非头部电商企业创新效益的作用机制,并考虑了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旨在促进非头部电商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强度能够促进非头部电商企业创新效益;网络关系强度能够促进非头部电商企业知识转移;知识转移能够促进非头部电商企业创新效益;在网络关系强度和非头部电商企业技术创新效益之间,知识转移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玲  
本文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入手,对基于社会网理论的知识转移和企业知识转移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笔者从社会网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究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知识转移机制,及其对实现系统整体战略目标的影响,不仅是对以往知识管理理论的丰富,而且能对战略转型中中国企业的生态系统成长之路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建军  曹宁  叶明海  
从知识转移视角提出核心企业不同治理机制对模块化网络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结合268家以模块化方式运行的样本企业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核心企业规则治理机制、合同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对模块化网络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规则治理机制的影响最为显著;显性知识转移在规则治理机制、合同治理机制与模块化网络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隐性知识转移在关系治理机制与模块化网络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核心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运用模块化创新网络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赤平  彭仲耀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服务外包兼取市场合约与企业内部合约的优势,能够很好地促进发包商与承包商之间的隐性知识转移,因而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成长。在此基础上,分析服务外包中隐性知识转移的路径和微观机理以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正安  钟素芳  
按照企业知识理论,知识决定企业能力,而外部知识转移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知识状态"。通过引入网络嵌入因素,探讨了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的特殊性及相关操作。研究发现,国际代工企业所嵌入的网络,具有"双重网络"与"俘获型网络"两大突出特征。受这两大特征的影响,与一般企业比较,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模型也是特殊的,其特殊性在"知识源"和"知识转移界面"两个部分都具有显著表现。进一步分析,由于知识转移模型的特殊性,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在具体操作上,也应有相应的特殊安排,如"变内部化代工为专业化代工""、建立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等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清华   吴晓波  
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而区域性的特色中小产业集群巨大的成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指出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灵活的机制 ,促进了知识转移和信息互动的高效性 ,为产业群中的中小企业赢得了竞争优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阮国祥  阮平南  
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和持续性发展。将集群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策略分为"转移"、"不转移"和"回敬"三类,建立知识转移博弈支付矩阵,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并运用Netlogo平台构建演化博弈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收益值情况下知识转移博弈达到的演化均衡状态,通过仿真说明信任、沟通和惩罚机制是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重要治理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晓霞  李庆杨  
随着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集群内企业已成为一个更深入的视角。在综述知识转移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转移相关变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指出了集群中心企业知识转移的途径及政府在集群中心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集群中心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具体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叶舒航  郭东强  葛虹  
以从事企业转型的225名知识员工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变革管理、知识转移战略和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变革管理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正的显著影响,知识转移战略在变革管理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其中,变革管理中的组织激励、沟通交流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明显影响;冲突协调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