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8)
- 2023(15462)
- 2022(13049)
- 2021(11803)
- 2020(9881)
- 2019(22652)
- 2018(22424)
- 2017(43840)
- 2016(23458)
- 2015(26554)
- 2014(26653)
- 2013(26298)
- 2012(24154)
- 2011(21943)
- 2010(22035)
- 2009(20227)
- 2008(19402)
- 2007(17067)
- 2006(15360)
- 2005(13758)
- 学科
- 济(117921)
- 经济(117807)
- 管理(67063)
- 业(62388)
- 企(51672)
- 企业(51672)
- 方法(47740)
- 数学(41365)
- 数学方法(40975)
- 中国(28425)
- 农(26692)
- 地方(25730)
- 业经(24321)
- 财(23510)
- 学(23027)
- 农业(18198)
- 理论(17870)
- 制(17641)
- 贸(16805)
- 贸易(16792)
- 易(16151)
- 和(15965)
- 环境(15472)
- 地方经济(15263)
- 融(14828)
- 金融(14827)
- 技术(14599)
- 银(14377)
- 务(14340)
- 银行(14337)
- 机构
- 大学(342594)
- 学院(340178)
- 济(145875)
- 经济(142984)
- 管理(133920)
- 研究(116324)
- 理学(115951)
- 理学院(114705)
- 管理学(112766)
- 管理学院(112149)
- 中国(85042)
- 京(72688)
- 科学(69402)
- 财(64701)
- 所(57706)
- 研究所(52312)
- 财经(52213)
- 农(51627)
- 中心(51155)
- 江(50014)
- 业大(48385)
- 经(47476)
- 北京(46043)
- 经济学(45381)
- 范(45119)
- 师范(44744)
- 院(42049)
- 经济学院(40634)
- 州(40202)
- 农业(39992)
- 基金
- 项目(229910)
- 科学(181309)
- 研究(170245)
- 基金(167169)
- 家(144544)
- 国家(143361)
- 科学基金(123812)
- 社会(108778)
- 社会科(103145)
- 社会科学(103118)
- 省(89224)
- 基金项目(88262)
- 自然(78821)
- 教育(78419)
- 自然科(76999)
- 自然科学(76984)
- 自然科学基金(75606)
- 划(74246)
- 资助(69292)
- 编号(68978)
- 成果(56145)
- 重点(51289)
- 部(50991)
- 发(49642)
- 课题(47737)
- 创(47184)
- 国家社会(45151)
- 教育部(44425)
- 创新(43988)
- 大学(43414)
- 期刊
- 济(163667)
- 经济(163667)
- 研究(106300)
- 中国(63830)
- 学报(51825)
- 管理(50666)
- 财(48068)
- 科学(47832)
- 农(47248)
- 大学(39970)
- 教育(39135)
- 学学(37350)
- 农业(32305)
- 技术(31254)
- 融(29414)
- 金融(29414)
- 经济研究(27314)
- 财经(26795)
- 业经(24713)
- 经(22964)
- 问题(21388)
- 技术经济(18078)
- 图书(17705)
- 业(16458)
- 理论(16444)
- 贸(15654)
- 现代(15402)
- 统计(15258)
- 科技(15193)
- 商业(14951)
共检索到505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鹏 张孝锋 李胜兰
分工的深化是集群规模得以不断壮大的原因。本文以江西星火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案例为背景,通过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对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循环经济园区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园区内的企业以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原料,发展新的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网,节省了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全面合作,集群内的企业充分享受到了报酬递增带来的效益。
关键词:
集群 分工 循环经济 产业网 报酬递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绍东
西方经济学对新古典范式的反思主要体现在重新将分工引入研究视野,而社会分工理论同样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流派主要研究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层次或生产关系层次上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像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那样将社会分工看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环节。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不仅从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方面考察分工,更把社会分工看做一种制度关系,从而取得了相对于西方经济学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克 曲祉宁 洪德芳 张超群 李松林 方勇
文章以内生性的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内生性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网络发展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网络和专业化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规律。模型的结论认为,国家(产业)间的制度效率与竞争强度之间存在着循环效应,而这种循环效应能够决定产业集群的布局和配置,决定各国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并最终决定经济增长的状态。尤其是,一国技术(经济)系统的制度效率的进步将会增加市场交易的需求,进而扩展产业分工的网络规模;而这又将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产业网络的范围,提升该国在产业生产价值链上的位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健 刘海燕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从本土经济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的地区专业化演进视角,探讨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表明:在国际分工格局演化过程中,我国不同地区对外开放也形成了不同地区专业化特色,其中东部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特点更加突出。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相比产业间、产业内分工下所形成的地区专业化,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发展,更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水平提升。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地区专业化 增长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健
本文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新地区专业化角度,探讨了新地区专业化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国际分工格局演化过程中,各地区对外开放也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化道路。东部新地区专业化特色更加明显,中西部基于产业间、产业内国际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特点则更为突出。考虑到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新地区专业化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等,呈现对区域经济增长更稳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地区专业化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雄浪
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是专业化劳动分工本身的产物,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文章由此对我国的地区分工水平、区域间贸易成本的变化以及地方优势的形成作了详尽的实证分析,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趋于加快,从而各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有所上升,地方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
关键词:
专业化分工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地方优势产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益言 李毅
学术界关于李约瑟之谜的讨论不胜枚举。目前国内学界依照着一种按学科领域精细分工的研究方式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因而他们关于李约瑟之谜这个宏大、动态、复杂的社会话题的探讨,就会陷入盲人摸象即"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逻辑陷阱之中。若以专业化分工为切入点,可对李约瑟之谜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和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慧波 黄祖辉
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已经超出了单一业务单元规范化管理,竞争的范围逐步扩展到整个产业链,乃至多个产业链系统的交错关联中。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的视角,对企业产业链整合中创造协同效应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产业链 协同整合 循环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兴 张炜
笔者认为,中美当前这场人民币汇率博弈将是一个混合战略均衡,即双方以某一概率值选择博弈策略,而该概率值又是一个多变量的函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宏艳 齐俊妍
近年来国际分工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垂直专业化,但现有理论分析未能考虑在垂直专业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跨国公司的跨国生产因素,而且未能考虑跨国跨产业的投入产出的垂直关联。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加入投入产出垂直关联因素的跨国跨产业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得出完全垂直专业化是国际生产和分工的稳定均衡点的结论,并分析了垂直专业化的两个决定因素运输成本和投入产出关联以及不同垂直关联程度和运输成本对不同国家要素收入的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崔兆财 周向红 王俐
本文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30个省份16个行业、66种职业的就业数据,通过本地就业份额的加权相关性,对原理论的关联度和复杂性测度方法做进一步拓展,并将其嵌入"精明专业化"分析框架中,探讨经济活动关联度和复杂性对中国区域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潜在的增长机会高于东部地区,但实现的风险很高,而东部地区具有更多的"精明专业化"发展机会;经济活动的关联程度越高,地区的就业增长越快;经济活动关联度和复杂性对就业的强且正向效应显著存在于本地表征不足和复杂区域的经济活动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贺刚
运用工业化指数与综合二元反差系数对中国各省级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分别加以测度,在构建个体固定效应Panel Data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工业化进程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化进入了优化二元经济结构阶段;各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个体固定效应明显,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其他地区弱;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的一大难题,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重点在西部,难点也在西部。
关键词:
工业化 二元经济结构 面板数据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肖为群 王迎军
集群社会资本包含了个体社会资本(资源)和集体社会资本(能力)两个部分,是集群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集群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企业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对我国西部某童鞋企业集群的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集群社会资本在集群内企业成长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集群内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可以从企业家的个体社会资本网络中获取关键客户、人力资本等资源,从而推动企业成长。但个体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存在局限性,如果集群内未能形成信任、合作规范和紧密网络等有效的集体社会资本,则群内企业成长所依赖的集群环境无法真正形成,企业的成长也将受到限制。为促进集群内企业成长,需要实现集群内个体社会资本与集体社会资本的融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媛媛
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两个层面剖析中国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运用全域专业化指数对中国地区专业化进行整体测度,考察中国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演变规律;设计地区加权区位商指数,分析各省区市专业化部门综合实力的演化趋势。进而,直接测度中国各地区专业化部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分别对四大区域专业化部门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进行测算和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地区专业化 经济增长 偏离份额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