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8)
- 2023(11225)
- 2022(9582)
- 2021(8788)
- 2020(7389)
- 2019(16799)
- 2018(16057)
- 2017(31804)
- 2016(16507)
- 2015(18532)
- 2014(17764)
- 2013(17101)
- 2012(15537)
- 2011(13697)
- 2010(13286)
- 2009(11689)
- 2008(11132)
- 2007(9318)
- 2006(7726)
- 2005(6238)
- 学科
- 济(76213)
- 经济(76142)
- 业(48856)
- 管理(48622)
- 企(41196)
- 企业(41196)
- 方法(40116)
- 数学(36353)
- 数学方法(35975)
- 财(19077)
- 农(18596)
- 中国(16961)
- 业经(16835)
- 地方(15483)
- 贸(12291)
- 贸易(12288)
- 产业(12243)
- 农业(12204)
- 技术(12006)
- 易(11935)
- 务(11923)
- 财务(11885)
- 财务管理(11856)
- 制(11750)
- 企业财务(11389)
- 环境(10308)
- 和(9804)
- 理论(9708)
- 学(9637)
- 融(9608)
- 机构
- 学院(225290)
- 大学(224299)
- 济(100154)
- 经济(98642)
- 管理(96451)
- 理学(85606)
- 理学院(84888)
- 管理学(83632)
- 管理学院(83209)
- 研究(66490)
- 中国(48915)
- 财(44963)
- 京(43605)
- 财经(37250)
- 科学(36739)
- 经(34222)
- 中心(32640)
- 经济学(32341)
- 江(30338)
- 业大(30233)
- 经济学院(29675)
- 所(28870)
- 农(28725)
- 财经大学(28266)
- 范(26682)
- 师范(26428)
- 研究所(26311)
- 商学(26237)
- 北京(26120)
- 商学院(26027)
- 基金
- 项目(164939)
- 科学(133860)
- 基金(123933)
- 研究(122916)
- 家(106681)
- 国家(105514)
- 科学基金(93748)
- 社会(82897)
- 社会科(79016)
- 社会科学(78994)
- 基金项目(65803)
- 省(64006)
- 自然(58794)
- 自然科(57492)
- 自然科学(57479)
- 教育(56873)
- 自然科学基金(56500)
- 划(53031)
- 资助(49845)
- 编号(47867)
- 部(37718)
- 成果(36781)
- 重点(36676)
- 发(35937)
- 创(35870)
- 国家社会(35775)
- 教育部(33724)
- 创新(33475)
- 人文(33274)
- 制(32300)
共检索到303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晓峰 邢建国
以产业集群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这两种不同空间尺度的治理为分析视角,分析两者对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提出两者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内生的三个一般性耦合作用阶段。并以家纺产业集群为例,剖析了集群内外耦合治理的动态演变及其对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性。得出结论,地方产业集群要突破国际买家俘获和摆脱国内市场恶性竞争而成功实现升级,必须在内部治理上做到:企业发起,政企互动,协会呼应和支持;在外部治理上做到:加大创新力度,嵌入高端价值环节,建立自己主导的分工体系。在此基础上,注重内外治理的动态耦合,多维度协同推进集群升级。
关键词:
地方产业集群 耦合治理 集群升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华 李新生
产业集群的产生过程伴随着人才集聚,专业集群是人才集聚的表现形式。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专业集群成长。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探究产业集群和专业集群之间的互动机理,提出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推动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的耦合发展,从而给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使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更好地深度融合。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产业集群 专业集群 耦合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金喜
传统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由路径依赖性质主导同时又不断受到外部冲击影响的复杂系统,其升级并非单纯源于集群自身的主动建构,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是外部冲击使然。本文以复杂开放系统中路径依赖与蝴蝶效应的耦合为基础,构建了“(蝴蝶效应一)路径依赖-蝴蝶效应-路径转换与新路径依赖……”的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模型。案例分析表明,这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实际升级过程较为吻合。
关键词:
路径依赖 蝴蝶效应 传统产业集群 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冉庆国
在总结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理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哈堪森和斯涅何塔的网络模型,分析并证明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都具备网络的基本形态。以"网络"作为耦合界面,构建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关系的耦合模型。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链 耦合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凯 李世杰
我国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一直游离于产业集群理论与实证研究之外,本文在国内外研究人员产业集群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装备制造产业特点,提出耦合的研究视角。文章借鉴系统耦合的思想,把装备制造业集群要素间的经济联系和内在产业关联抽象为制造企业耦合、集群产业耦合以及区域社会网络耦合三层结构,构建装备制造业集群耦合结构;结合集群耦合度模型,研究装备制造业集群的耦合机理和影响集群要素耦合度的因素。并以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应提出促进集群要素耦合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洪潮 赵丽洁
研究认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耦合效应,不仅表现在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而且还表现在这种协调作用下的系统耦合效率。文章在分析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DEA模型,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耦合效应进行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雁云 朱丽萌 习明明
基于中国15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的检验证明,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聚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中西部更明显,且东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耦合效应(具有滞后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中西部更大。为缩小中西部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与东部之间的发展差异,文章提出加快构建跨省域城市群、进一步培育中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乃至巨大型城市(如重庆)等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耦合 经济增长 中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丹萍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主要表现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激励效应的耦合,与技术创新网络的耦合,与技术创新文化氛围的耦合,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耦合,与技术创新人才资源的耦合,与技术创新政府体制的耦合。文章提出,产业集群应以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开发中心为核心,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引导与带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经济与科技互动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耦合机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龙笔锋
产业集群与税源集聚的耦合是指产业集群与税源集聚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一种现象。本文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国际化水平四个方面分析产业集群与税源集聚的耦合关系,认为产业集群与税源集聚耦合的最基本理论依据就是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原理。建议首先要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工作思路,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其次要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推行依法治税,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优越的税收环境;最后还要加强产业集群区的税源管理。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税源集聚 耦合 依法治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梅良勇 刘勇
在探讨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十二五"时期承接地产业的配套能力是决定国内外产业转移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据此提出了基于产业耦合的有效承接模式以及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耦合是实现产业耦合的有效机制,并提出了武汉在"十二五"时期金融支持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耦合的产业承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产业链 金融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春友 鲁晓玮
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实现污染密集型产业集群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引入生态系统理论,遵循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产方式逻辑,探究产业活动类型与生态系统耦合模式(自由耦合、固定耦合、约束耦合和自适应耦合)匹配对污染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机理。选取绍兴纺织印染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偏离分析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活动类型与生态系统耦合模式的合适匹配对污染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有积极影响;对于高不确定性、低共享性产业活动,生态系统宜采用自由耦合模式,对于低不确定性、高共享性产业活动,宜采用固定耦合模式,对于中不确定性、中共享性产业活动,宜采用约束耦合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广雄
文章基于系统论角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综合序参量、耦合机制和耦合协调类型等方面来描述这一复合系统耦合机制模型及时空协调性规律,探讨了加强系统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转移 耦合 时空协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茂洋 廖勇
以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耦合的视角,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新余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企业为样本,探索产业生态网络构建的可行路径,如加快企业间信任机制建设,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企业一体化与多元化协同发展等,以期为新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光伏产业构建产业生态网络,实现工业生态化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光伏产业 生态网络 循环经济 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焕金 洪华喜
伴随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与解体,地方产业集群的演进先后经历了地方一体化整合、价值链全球整合与价值链虚拟再整合三个阶段。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尚处于萌芽之中。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将经历三次跃升阶段,已走过了从企业分散到集中、从企业集中到产业集聚两个阶段,并正在走向第三次跃升,其目标是中国地方集群确立在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地位,路径是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延伸,实质是中国地方集群的产业升级。
关键词:
地方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