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33)
2023(17360)
2022(14523)
2021(13374)
2020(11495)
2019(25542)
2018(25232)
2017(48520)
2016(25900)
2015(28415)
2014(27320)
2013(27023)
2012(24384)
2011(21517)
2010(21322)
2009(19524)
2008(19150)
2007(16942)
2006(14472)
2005(12546)
作者
(73407)
(61441)
(61188)
(57444)
(38902)
(29433)
(27431)
(24078)
(23280)
(21611)
(20817)
(20542)
(19459)
(19343)
(18987)
(18750)
(18392)
(18248)
(17668)
(17659)
(15229)
(14989)
(14776)
(14152)
(13783)
(13608)
(13526)
(13458)
(12252)
(12169)
学科
(109202)
经济(109087)
(100024)
(90183)
企业(90183)
管理(88074)
方法(50713)
数学(41163)
数学方法(40704)
业经(33368)
(33057)
(32670)
中国(26056)
技术(24421)
(23846)
财务(23807)
财务管理(23774)
农业(23285)
企业财务(22586)
(20712)
(20015)
贸易(20002)
(19424)
理论(19114)
(18577)
地方(18264)
(18029)
(17768)
(17060)
(16172)
机构
学院(360584)
大学(355776)
(150372)
经济(147675)
管理(146645)
理学(127558)
理学院(126290)
管理学(124228)
管理学院(123591)
研究(115828)
中国(88555)
(73332)
科学(71948)
(67049)
(67021)
(57521)
业大(57476)
财经(54023)
中心(53803)
(53789)
农业(52952)
研究所(52471)
(49404)
经济学(45265)
北京(44852)
(42534)
(42038)
(41784)
师范(41190)
经济学院(41054)
基金
项目(250603)
科学(199444)
基金(184665)
研究(178088)
(163144)
国家(161740)
科学基金(140241)
社会(115862)
社会科(110046)
社会科学(110020)
(99349)
基金项目(98172)
自然(92959)
自然科(90943)
自然科学(90914)
自然科学基金(89380)
(82870)
教育(81367)
资助(74098)
编号(69121)
(57613)
重点(56392)
(55024)
(53866)
创新(53150)
成果(52747)
(50875)
科研(48639)
国家社会(48626)
课题(47216)
期刊
(160982)
经济(160982)
研究(97003)
中国(68024)
(60778)
管理(59276)
学报(58319)
科学(55118)
(54952)
大学(44680)
学学(42905)
农业(41605)
技术(34593)
教育(32103)
(29989)
金融(29989)
业经(28809)
财经(26789)
经济研究(25760)
(25079)
(23211)
问题(21009)
技术经济(20522)
科技(19388)
(17751)
商业(17593)
现代(17060)
(16558)
财会(16298)
(16206)
共检索到521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皎平  张恒俊  侯楠  
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强度对合作技术创新具有何种影响,一直存在争论。为了进一步分析该问题,文章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将集群企业分为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将技术创新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合作创新的博弈论模型。文章研究得出:核心企业之间的弱关系有利于探索式创新,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的强关系有利于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贵川  揭筱纹  
本文对103家资源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动机和模式两个方面对资源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分类,讨论了不同合作关系类型对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我国资源型企业间寻求适合的合作关系,继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良好合作关系是合作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正确预测合作动机是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前提;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选择适合的合作技术创新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甄杰  
创新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模式受到来自个人、组织与集群三个层面的系统影响,并通过影响企业间的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形成企业间的四种合作模式,即社区型、会所型、团队型与集团型。创新集群内企业间的具体合作模式包括不同的表现类型,合作企业在由诸多因素影响并彼此作用的复杂过程中选择相匹配的合作模式。
[期刊] 预测  [作者] 龙勇  王兰  
联盟对技术创新的显著作用已被广泛证实。但是很少文献研究联盟与技术创新关系的中间行为过程以及联盟的类型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RBT)为基础,研究联盟类型对企业能力(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作用以及不同企业能力对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对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方式的作用进行分析。通过对多个地区制造业企业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相关假设,并对研究结论和其具有的管理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卫民,陈继祥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被认为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企业间采取R&D合作策略的背景、模式以及动因,认为鼓励企业间R&D合作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斌  陈岩  
基于经济转型体情境,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所有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基本企业类型的创新表现和财务绩效。研究表明:集中型所有权与研发投入、创新产出负向相关;国有企业具有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但创新产出不高,外资企业在创新产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与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更加注重财务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贵川  张黎明  
本文将借鉴D’Aspremont和Jacquemin(1988)建立的存在技术溢出的两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下简称"AJ模型"),分析资源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的动机决定、模式选择和绩效影响机制,并据此分析各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其具体的影响作用,以解决资源型企业在合作技术创新实践中的各种困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飞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以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中187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不同类型的网络联结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在企业集群中,企业在供应链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对其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而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和相互持股关系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正向调节纵向供应链网络中心性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同时,这两类网络的网络密度也对供应链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金贵  梁静国  
文章对企业间的技术创新集群的概念、类型及特征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对企业间的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企业间的技术创新集群在各个阶段的特点,进一步加深了对企业间技术创新集群的认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丹  杨建君  
结合社会网络和技术创新理论,跨层次分析了网络联结强度与企业间信任的内在联系,揭示企业间信任与技术创新模式对合作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基于陕西、江苏、广东等全国多地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372份调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经济型信任,强联结带来了更多的情感型信任;情感型信任与渐进式创新交互正向作用于合作创新绩效;经济型信任与突变式创新交互正向作用于合作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翁君奕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间结网合作与利己短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不相一致。对此 ,目前经济理论已有所突破。较早的博弈论无名氏定理指出 ,只要有足够的耐心重复进行博弈就可能达到合作的效果。近来提出的网络形成理论则认为网络的形成及稳定完全依赖于结网的直接间接收益与成本的权衡。但是 ,它们都还不能反映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策略行为的影响 ,从而无法解释合作分享为什么会发生在硅谷那样竞争空前激烈、流动异常频繁的地方而在另一些得到政府扶持保护的地方却难现其踪。本文以硅谷为代表的自组织创新网络为研究原型 ,构造了一个基于企业复合实物期权创新合作行为的创新网络模型 ,从中得到了两点新的重要发现 :...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骅  张旭  
考虑到企业的吸收能力和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因素,本文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式。针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时,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和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对产品市场和创新投入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博弈的决策条件和决策效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贵川  揭筱纹  
对103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建立逐步回归模型,讨论了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调节作用,得出若干结论与启示,为各级政府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政策,继而提升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景荣  樊坚强  张文卿  童明余  
利用2010-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不同技术来源对各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各所有制企业对外源性技术来源的吸收效率。结果发现,不同技术来源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所有制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国外技术引进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国内技术购买对民营企业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企业没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作用,对民营企业没有显著影响;自主研发显著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而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考察吸收效率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各种来源技术吸收效率整体较低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丹  杨建君  
关于合作关系对合作创新的影响,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的社会网络视角,对网络层次的关系特征如何通过双边层次的关系质量影响技术创新模式的过程欠缺机理性认识。结合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和知识转移理论,分析网络联结强度、企业间信任以及技术创新模式三者间关系。利用327份来自全国多地的制造及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经济型信任,强联结会带来更多情感型信任;情感型信任更有利于渐进式创新,经济型信任更有利于突破式创新;联结强度对渐进式创新的作用是通过情感型信任传递的,而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