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1)
2023(7627)
2022(6571)
2021(6114)
2020(5032)
2019(11582)
2018(10832)
2017(19202)
2016(10946)
2015(11868)
2014(11591)
2013(11356)
2012(10752)
2011(9851)
2010(9692)
2009(9047)
2008(9057)
2007(7407)
2006(6567)
2005(5878)
作者
(35511)
(29951)
(29843)
(28165)
(19127)
(14658)
(13308)
(11837)
(11541)
(10520)
(10512)
(10132)
(9880)
(9492)
(9430)
(9283)
(9213)
(8896)
(8833)
(8605)
(7814)
(7371)
(7316)
(6883)
(6877)
(6740)
(6625)
(6540)
(6107)
(6054)
学科
(42580)
经济(42533)
管理(28971)
(28671)
(22578)
企业(22578)
方法(19601)
数学(17368)
数学方法(17185)
(12969)
(12782)
中国(11421)
(10885)
(9908)
贸易(9907)
(9661)
业经(9555)
农业(8664)
(7999)
(7420)
金融(7419)
(7012)
银行(6954)
环境(6933)
地方(6820)
(6602)
(6555)
财务(6550)
财务管理(6539)
技术(6503)
机构
大学(161096)
学院(158224)
(62374)
研究(61499)
经济(61327)
管理(56595)
理学(49789)
理学院(49089)
管理学(48026)
管理学院(47766)
中国(45756)
科学(42855)
(41159)
(34507)
(33978)
农业(33087)
业大(32028)
研究所(31728)
(26950)
中心(26829)
(23066)
财经(22048)
(22026)
农业大学(21656)
北京(21258)
(20548)
(20309)
科学院(20178)
师范(20172)
(19388)
基金
项目(115694)
科学(89927)
基金(86263)
(80862)
国家(80232)
研究(72920)
科学基金(66000)
社会(47222)
自然(46774)
基金项目(46361)
自然科(45691)
自然科学(45671)
自然科学基金(44867)
社会科(44758)
社会科学(44743)
(43942)
(39275)
资助(34309)
教育(32515)
重点(27394)
编号(25988)
计划(25471)
(25085)
(24151)
(24067)
科研(23619)
科技(22831)
创新(22739)
(21127)
国家社会(20453)
期刊
(64324)
经济(64324)
研究(42666)
学报(39568)
(36532)
科学(33164)
中国(30071)
大学(27849)
学学(26847)
农业(24566)
(19894)
管理(19243)
(13970)
金融(13970)
(13695)
业大(11638)
经济研究(11218)
教育(11130)
财经(10942)
业经(10769)
(10456)
技术(9936)
农业大学(9687)
资源(9350)
(9335)
科技(8975)
问题(8715)
国际(8693)
(8688)
林业(8519)
共检索到231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艳  姜培坤  许开平  李永夫  吴家森  刘娟  
在浙江临安市雷竹主产区定位监测1年内土壤各组分呼吸动态。结果表明:雷竹林地土壤总呼吸速率、土壤生物异养呼吸速率及根系自养呼吸速率的年平均值分别为5.42,2.24和2.89μmolCO2·m-2s-1;1年中分别在2和7月出现土壤呼吸峰值;雷竹林地土壤年释放CO2量为73.40t·hm-2a-1,其中林地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分别占总呼吸的45.67%和54.33%;土壤呼吸、土壤生物异养呼吸和土壤根系自养呼吸均与土壤温度呈明显的指数关系,以土壤5cm深处温度为依据得到的温度系数(Q10值)分别为1.70,1.86和1.48,土壤总呼吸与土深5cm处土温、8:00气温、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耿平  刘娟  姜培坤  周国模  吴家森  
以粗放经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和常绿阔叶林作为对照,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集约经营对毛竹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个生长季(4-10月),集约经营毛竹林、粗放经营毛竹林和常绿阔叶林之间土壤平均呼吸速率存在差异显著(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达  黄芳  蔡荣荣  秦华  庄舜尧  张妙仙  曹志洪  
2006年,在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主产区浙江省临安市三口镇,选取集约经营下不同栽植年限(1,5,10,15 a)的雷竹林以及与未栽雷竹的邻近水田(0 a)采集土样,旨在分析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磷素随雷竹栽植年限和剖面深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便为雷竹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雷竹林土壤磷素随栽植年限增长而增加。0,1,5,10和15 a的10~20 cm土层全磷质量分数分别是0.39,0.58,0.58,0.85和1.57 g.kg-1;有机磷质量分数为130.16,179.83,183.61,209.46和262.79 mg.kg-1;有效磷为6.78,1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蔡荣荣  黄芳  孙达  秦华  杨芳  庄舜尧  周国模  曹志洪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强度集约经营是大量施用肥料和冬季地表覆盖增温,使竹笋早出高产,给竹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的管理栽培技术。在雷竹主产区浙江临安三口镇,采集种植时间分别为1,5,10,15 a的雷竹林土壤以及水田土壤(该区雷竹林主要是在这些水田上改制发展的)作为雷竹林的起始土壤(0 a),各4次重复,旨在分析雷竹林土壤有机质随雷竹种植时间和土壤剖面深度空间的变化情况,为雷竹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依据。结果表明:雷竹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随种植时间先略微下降,再稳步上升。0,1,5,10和15 a的0~10 cm表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0.96,25.55,2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季海宝  孙晓  桂仁意  庄舜尧  
选择不同种植年限的雷竹林及对照水稻田,分析土壤酸度、土壤提取态铝及植株铝含量。结果表明:在水稻田改种雷竹后,雷竹林地表层土壤酸化严重;集约经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64.2 g·kg-1,较对照提高50%;土壤中提取态铝含量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8-羟基喹啉提取态铝的含量最高为108.0mg·kg-1,是对照的10倍,乙酸提取态铝含量最高为235.4 mg·kg-1,是对照的4倍多;竹根中铝的含量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而竹鞭、竹秆及竹叶则相反。可见,在覆盖栽培的集约经营模式下,雷竹林土壤酸化显著,生物毒性铝和生物可利用铝含量剧增,雷竹根部铝大量积聚,养分转运受阻,从而危害雷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秦华  徐秋芳  曹志洪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长期强度经营虽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导致竹林提早退化。在浙江省临安市横畈镇和西天目乡的雷竹样地采样调查,选取栽植时间分别为5,10,15 a的雷竹林地土壤,以及刚由水稻Oryza sativa田改种为雷竹林的土壤(1 a),旨在研究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横畈镇和西天目乡的雷竹林经过长期集约经营之后,均显著增加了土壤(0~20 cm)中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及有效磷的质量分数,而pH值则随着经营年限的延长而降低。长期的集约经营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以及微生物量碳/有机碳、微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闻  吴家森  许开平  姜培坤  
为了解集约经营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土壤磷素状况及流失风险,从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10块典型的雷竹林地采集土壤样品。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及利用Langmuir等温方程,对雷竹林土壤磷的流失阈值及流失潜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0块雷竹林地的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平均为169.25 mg·kg-1。用Langmuir等温方程来拟合,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2=0.987~0.999)。所有调查样地土壤的磷零点吸附平衡质量浓度(CEPC0)值远远超过了0.02 mg·L-1;磷吸附饱和度(DPS)平均值为46.18%,最高的达82.94%,有7块样地的DPS值明显高出临界值(2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邬奇峰  徐巧凤  秦华  张金林  钱马  钱嘉文  
为确定氰氨化钙对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和合理用量,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不同氰氨化钙施用量对退化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真菌/细菌比值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氰氨化钙施用量0,30,60,90,180 g·m-2,分别在施用后的第1,3,7,14,28天采集0~20 cm土样,测定土壤微生物量以及土壤脱氢酶、转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①土壤中添加氰氨化钙在短期内对微生物产生强烈抑制,第7天时所有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其后又逐渐恢复,但90 g·m-2及180 g·m-2施用量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第28天时仍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华  臧润国  江晓珩  张新平  白志强  郭仲军  张毓涛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Rupr.)Chen et Fu)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天山中部,从天山云杉在此区域分布的底线开始,结合天山云杉自然分布特征,沿每隔约100m的海拔梯度选择典型地段设置样地。根据远红外气体分析原理,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了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在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随海拔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并非随海拔高度呈线性增加或减少的关系,而是有规律的波动,在海拔1950~2110m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是随着海拔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晓鹿  范少辉  漆良华  刘广路  官凤英  杜满义  许庆标  
利用LI-COR-8100土壤CO2通量自动测量系统测定了湖北赤壁幕布山区采伐毛竹林土壤表面CO2通量及5 cm深度的土壤温度、湿度,研究了采伐对毛竹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并用壕沟法区分各组分呼吸。结果表明:采伐显著增加了毛竹林的土壤温度,但对土壤湿度无显著影响;采伐能增加土壤呼吸、凋落物呼吸与矿质呼吸,但降低了根系呼吸;土壤总呼吸及组分呼吸与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R2=32.63%84.50%),与土壤湿度呈线性相关(R2=40.60%93.50%),运用土壤温度、湿度复合模型能提高预测土壤呼吸的准确性(R2=41.40%96.20%)。采伐毛竹林土壤呼吸的增加主要因为采伐后土壤温度升高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再鹏  黄志群  王民煌  胡振宏  万晓华  刘瑞强  郑璐嘉  
研究我国亚热带地区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19年生米老排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米老排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年均值为2.95μmolCO2·m-2s-1,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的2.37μmolCO2·m-2s-1;米老排人工林土壤呼吸的Q10值为1.83,显著低于杉木人工林的1.99;2种林分土壤呼吸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主要受土壤温度的驱动,土壤温度能分别解释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77.0%和81.6%;回归分析显示,2种林分土壤呼吸速率与凋落物量、细根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轻组有机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相关;逐步线性回归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召  严思维  崔羽  罗清虎  林勇明  王道杰  吴承祯  
【目的】土壤呼吸速率是反映生态系统对胁迫的敏感程度和响应模式的重要参数之一,生态恢复过程可引起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研究地震灾区不同生态恢复方式的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准确认识灾害干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区域性碳循环特征至关重要。【方法】选择干旱河谷气候区(汶川县威州镇)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绵竹市汉旺镇)的生态恢复示范区为研究区,以受损治理区(DTA)、自然恢复区(NRA)和未受损区(UA)为处理样地,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对土壤呼吸速率(Rs)、5 cm深土壤温度(T5)、5 cm深土壤湿度(W5)、近地面温度(T0)及近地面湿度(W0)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土壤呼吸的动态特征及其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响应。【结果】(1)日尺度Rs最高值出现在11:00—15:00,最低值出现在10:00或18:00,在2个气候区总体上均表现为UA> DTA> NRA,且表现为明显的单峰曲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季节尺度Rs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不同季节Rs总体上表现为UA> DTA> NRA。(2)干旱河谷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湿度分别 16%时,土壤呼吸主要受土壤温度调控;相对于单因素模型,Rs与T5和W5的双因素模型回归关系更好,T5和W5对Rs的解释量(R2)均有所提高且大于0.762。(3)干旱河谷气候区DTA、UA和NRA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分别为2.34、1.95、2.78,亚热带季风气候区Q10则分别为1.99、1.25、2.90,表现为NRA对土壤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结论】与UA比较,干旱河谷气候区DTA与NRA土壤呼吸速率分别降低41%和5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则分别降低21%和2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金松  范娟  赵秀海  夏富才  倪瑞强  金冠一  郭依秋  李化山  
采用挖壕法测定无根和有根样地的土壤呼吸,确定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群落土壤呼吸中异养呼吸和根系自养呼吸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对照与挖壕样方土壤温度和湿度均呈显著的季节变化;2010和2011年土壤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2.71和2.22μmol·m-2s-1,2010和2011年异养呼吸速率比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下降了13.7%和21.1%;2010—2011年土壤自养呼吸速率为0.01~0.89μmol·m-2s-1,自养呼吸速率均值为0.49μmol·m-2s-1,2年间自养呼吸速率贡献率为0.2%~37.7%,年均自养呼吸速率贡献率为20.2%;土壤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与土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王奇赞  陆贻通  
毛竹集约经营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获得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措施,然而长期集约经营导致土壤质量特别是生物学性质下降。为了探索改善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生物学性质的途径和措施,2007年开展了不同绿肥对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试验。布置了对照、白三叶、大绿豆、黑麦草及大绿豆黑麦草混播、龙爪稷等6个处理的为期7周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绿肥处理均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大绿豆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最高而对照最低,二者分别明显高于或低于其他绿肥处理,其余几个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绿肥处理提高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AWCD),其中最好的是豆、麦混播和白三叶2个处理;大绿豆处理最差;豆、麦混播及白三叶与大绿豆及对照之间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媛  任广鑫  冯永忠  张青  李慧瑛  杨改河  
【目的】探讨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为促进农田高产、节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关中地区,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分别设置施氮、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施氮以及秸秆不还田不施氮(CK,为对照组)4个处理,于2012年6-9月,测定玉米不同生育期4个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温度和含水量,于玉米播种前和收获后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在玉米全生育期,4个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单峰型曲线变化,其中秸秆还田+施氮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4个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秸秆还田+施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