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4)
- 2023(17328)
- 2022(14030)
- 2021(13158)
- 2020(10535)
- 2019(24159)
- 2018(24238)
- 2017(45786)
- 2016(25241)
- 2015(28451)
- 2014(28546)
- 2013(27896)
- 2012(25987)
- 2011(23795)
- 2010(24252)
- 2009(22098)
- 2008(21982)
- 2007(19899)
- 2006(18016)
- 2005(16472)
- 学科
- 济(108892)
- 经济(108785)
- 业(67939)
- 管理(62665)
- 农(50215)
- 企(44218)
- 企业(44218)
- 方法(39382)
- 数学(34225)
- 中国(33898)
- 农业(33626)
- 数学方法(33580)
- 地方(29888)
- 业经(27402)
- 学(23600)
- 制(20480)
- 财(20311)
- 发(18969)
- 贸(18054)
- 贸易(18036)
- 银(17800)
- 银行(17769)
- 易(17386)
- 融(17340)
- 金融(17336)
- 行(17211)
- 环境(16892)
- 理论(16862)
- 技术(16234)
- 和(15581)
- 机构
- 学院(359093)
- 大学(354296)
- 济(142325)
- 经济(139048)
- 研究(131177)
- 管理(130581)
- 理学(110982)
- 理学院(109589)
- 管理学(107153)
- 管理学院(106516)
- 中国(100732)
- 科学(83836)
- 农(80410)
- 京(78158)
- 所(68338)
- 财(63399)
- 研究所(62112)
- 农业(61958)
- 中心(60534)
- 业大(60366)
- 江(58178)
- 范(51395)
- 师范(50861)
- 北京(49283)
- 财经(49111)
- 院(47164)
- 州(46478)
- 经(44540)
- 省(43806)
- 经济学(42091)
- 基金
- 项目(238667)
- 科学(186257)
- 研究(174432)
- 基金(169044)
- 家(149759)
- 国家(148459)
- 科学基金(124957)
- 社会(108550)
- 社会科(102429)
- 社会科学(102398)
- 省(96070)
- 基金项目(88834)
- 自然(80501)
- 划(80482)
- 教育(79359)
- 自然科(78455)
- 自然科学(78428)
- 自然科学基金(76955)
- 编号(72310)
- 资助(68870)
- 成果(58820)
- 发(56840)
- 重点(54818)
- 部(51559)
- 课题(51416)
- 创(48995)
- 创新(45869)
- 科研(45085)
- 发展(44865)
- 国家社会(44652)
- 期刊
- 济(170615)
- 经济(170615)
- 研究(105637)
- 中国(85086)
- 农(79988)
- 学报(61248)
- 科学(56866)
- 农业(54326)
- 管理(47005)
- 财(46343)
- 大学(46226)
- 教育(46194)
- 学学(43184)
- 融(37252)
- 金融(37252)
- 技术(33518)
- 业经(33004)
- 业(28503)
- 经济研究(25140)
- 问题(23407)
- 财经(23298)
- 资源(20504)
- 经(20144)
- 图书(19831)
- 版(19712)
- 世界(17558)
- 技术经济(17556)
- 科技(17252)
- 业大(16831)
- 统计(16406)
共检索到561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重 张凤荣
保护耕地资源生态多样性与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效益,对集约化农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5团灌区为例,对集约化条件下耕地资源生态多样性及其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2005年灌区耕地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趋势,且与生态承载力基本协调;灌区耕地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发展能力有待提高;耕地资源发展能力与多样性指数、GDP足迹三者之间关系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因此,积极稳妥的搞好集约化农区农业结构调整,走农林牧复合型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耕地资源生态多样性、提高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益的有效手段,最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晓兵 孔祥斌 温良友 胡莹洁
科学准确地揭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因地制宜地构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是降低耕地细碎化的重要手段。以华北集约化农区典型县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方法,在阐释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结果表明:基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的曲周县各乡镇耕地细碎化指标与耕地细碎化程度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但耕地细碎化程度总体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趋势,其中,曲周镇、河南疃镇和第四疃镇耕地细碎化程度较高,依庄乡耕地细碎化程度较低;基于自然细碎化和产权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构建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等土地整治工程与地块互换、地块合并和土地流转等土地权属调整方式为核心的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耕地细碎化整治过程应以村集体为基本单元,重点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还需通过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总体控制、县级政府的指导落实、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等过程。因此,耕地细碎化整治应针对细碎化类型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进行综合评判,基于耕地细碎化成因从土地整治和权属调整角度进行耕地细碎化整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捷 龚新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构建指标体系测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有助于明确转变的阻力和动力,进而确定转变路径。本文建立以经济增长、发展动力、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框架的指数评价体系,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文简称兵团)为例,测评了2004-2011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研究发现发展动力尤其是消费动力不足、资源环境制约、城乡协调程度低是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阻力,金融危机后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测评 指数 兵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徐艳 齐伟
根据曲周县历年耕地数量变化统计数据和1986年土地利用现状以及1986~200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曲周县耕地面积经历了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上升→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1949~1957年为耕地增加期,全县年平均递增率达到0.43%;1958~1961年为耕地急剧减少期,年均递减1.55%;1962~1974年为耕地缓慢减少期,年均递减0.47%;1975~1985年为耕地数量快速增加期,年均递增0.63%;1986~1999年为耕地数量相对稳定的阶段,耕地年均递减0.026%。人口变化、自然因素变化、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演变共同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系统。...
关键词:
集约化农区 耕地数量变化 驱动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徐艳 齐伟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典型样区 ,利用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数据 ,对该县 1 973年到2 0 0 0年耕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县域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 ,曲周县耕地面积年均递减率为 0 0 2 6% ,但高产田面积、水浇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分别增加了 4 91倍、2 1 5倍和 7 2 6倍 ;耕地内部种植结构表现为小麦播种面积稳定 ,玉米和棉花面积变化起伏大 ,蔬菜面积不断上升。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建设占用 ,耕地质量提高主要是中低产田改造的结果 ,粮食产量提高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科学技术进步 ,间接驱动因素是农用土地政策的改革
关键词:
曲周县 耕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杨近娇
[目的]农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是否适度经营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如何有效地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开展农地适度规模的定量研究,在分析农八师农地规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计量模型,系统性地对农八师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农八师在新疆建设兵团中有较好的经济优势,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得出农八师土地产出弹性为4.002 5,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721 4,每位兵团职工使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杨近娇
[目的]农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是否适度经营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如何有效地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开展农地适度规模的定量研究,在分析农八师农地规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计量模型,系统性地对农八师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农八师在新疆建设兵团中有较好的经济优势,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得出农八师土地产出弹性为4.002 5,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721 4,每位兵团职工使用土地的最佳规模为9.79hm~2。[结论]新疆建设兵团农地规模经营要想达到适度规模要求,需要转移出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尽早实现兵团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金存 李豫新 梅晓庆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在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采用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周边省区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兵团农业产业在效率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在规模方面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综合效率和规模,棉花、番茄、葡萄和羊产业显示出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因此可将其作为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个方面为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长林 龚新蜀
本文通过构建金融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建立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测定模型,通过因子分析得出金融与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并利用2002-2011年度数据对兵团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兵团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兵团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度除2008年达到了基本协调之外,其他年份均为不协调状态,并且协调类型由经济发展滞后逐渐转变为金融发展滞后。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兵团金融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发展 协调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倪超军 赵雪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具有特殊管理体制的组织,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作用。兵团城镇化具有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兵团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具有国际和国内的双重特性;兵团城镇化发展的环境具有资源丰富和生态脆弱的双重特性;兵团城镇化动力机制具有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双重特性。兵团特色城镇化是壮大兵团屯垦戍边职工队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兵团经济实力,有利于兵团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维护新疆社会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康华 赵丹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猛,涌现不少国家级、兵团级重点龙头企业,创造了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知名品牌。但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较弱,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企业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不足、品牌结构不合理及龙头企业人才匮乏、品牌意识弱、品牌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对此,兵团应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的力度,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龙头企业应与农户建立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并制定吸引人才政策,加强品牌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品牌化发展,扩大信贷支持,扩展融资渠道等。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竞争力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路欣怡 杨智慧 张璐 温良友 廖宇波 陈文广 孔祥斌
[目的] 研究适用于集约化农区县域尺度的耕地健康评价方法,为指导县级耕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系统观构建了以耕地本底宜耕性、产品可接受性及环境可承受性为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指数和法、最小限制因子法,计算得各子系统对应指数;借助系统协调性分析模型评价县域耕地健康状态,分析各子系统状况、子系统间的协调性程度及综合协调性水平高低,并以河北省曲周县为典型区域进行案例研究。[结果] 1)曲周县耕地系统的协调性整体状况较差,其中中部及东部区域系统不协调明显,以曲周镇为代表的地区协调性处于高等综合水平,但面积仅占曲周县耕地总面积的10.1%。2)全县耕地本底宜耕性较好,受土壤质地等要素限制,较差耕地主要集中在东南区域,仅占全县耕地的12.07%。3)全县耕地输出产品可接受性从优至差占比依次为37.32%、36.27%和26.40%,其中白寨镇、南里岳乡等乡镇粮食生产处于弱稳定状态。4)在耕地总体环境风险较小的同时,呈现出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其中伊庄乡环境可承受性差的耕地面积占比可达本区域耕地面积的61.33%。[结论] 文章构建的基于系统协调的耕地健康评价框架及协调度分析模型可有效识别各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综合反映耕地健康状态及其在县域尺度内的空间分异情况,丰富了耕地健康评价方法研究,可为县域耕地健康评价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可依据评价结果选择县域耕地健康提升路径,针对性采取退耕、休耕等措施,落实国家耕地休养生息规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力 支小军 施勇杰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增长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兵团处于经济决策多层次、多元化的状态,经济运行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面临这一形势,需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傅仲保
2006年9月和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分别来到新疆视察指导工作,对新疆和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近期,国务院又下发了32号文件,对新疆和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32号文件的具体要求,结合兵团煤炭工业和电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钰清 戴菲
我国西北干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限制了绿地的成片建设,许多城市目前未形成功能完整的绿地系统。本文提出将绿洲地区用于灌溉的渠网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中,强调林网水网一体化设计,并以新疆建设兵团农三师河东新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干旱区 绿地系统规划 林网化水网化 绿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就业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农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中国边疆地区引进劳动力的实证分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新型金融组织创建条件的实证分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适度人口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解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市公司为例
西部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及经济效率评价——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效率分析——基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