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
2023(105)
2022(86)
2021(87)
2019(160)
2018(155)
2017(374)
2016(204)
2015(196)
2014(211)
2013(249)
2012(215)
2011(222)
2010(220)
2009(221)
2008(188)
2007(164)
2006(149)
2005(134)
2004(138)
作者
(637)
(592)
(565)
(527)
(391)
(304)
(271)
(246)
(241)
(219)
(212)
(194)
(192)
(188)
(188)
(182)
(170)
(169)
(168)
(142)
(138)
(138)
(138)
(136)
(132)
(129)
(123)
(123)
(120)
(120)
学科
(1387)
经济(1387)
土地(1326)
城市(816)
(685)
(616)
开发(572)
利用(554)
经济学(551)
管理(518)
城市经济(358)
资源(339)
地方(282)
经济管理(278)
问题(278)
中国(274)
(250)
方法(214)
环境(209)
数学(204)
数学方法(204)
农业(170)
(150)
(132)
地方经济(119)
发展(116)
(116)
生态(107)
业经(106)
(95)
机构
大学(3023)
学院(2935)
管理(1248)
研究(1241)
(1051)
中国(1024)
理学(1013)
经济(1010)
理学院(998)
管理学(990)
管理学院(985)
(933)
科学(890)
(868)
资源(833)
农业(727)
业大(714)
(659)
研究所(598)
(591)
(570)
中心(568)
(562)
农业大学(552)
土地(543)
(511)
师范(506)
北京(502)
环境(493)
国土(474)
基金
项目(2049)
科学(1628)
基金(1558)
(1444)
国家(1436)
研究(1254)
科学基金(1237)
自然(919)
基金项目(901)
自然科(893)
自然科学(893)
自然科学基金(868)
社会(850)
社会科(803)
社会科学(803)
(722)
(694)
资助(550)
教育(549)
编号(524)
(503)
(501)
计划(433)
重点(421)
科技(398)
科研(392)
国家社会(372)
教育部(357)
发展(350)
(348)
期刊
(1361)
经济(1361)
中国(1226)
国土(883)
土地(807)
科学(751)
研究(730)
资源(654)
(639)
学报(506)
农业(449)
城市(330)
图书(306)
(286)
问题(282)
管理(280)
地理(271)
大学(268)
学学(252)
书馆(235)
图书馆(235)
环境(221)
(217)
经济地理(217)
(215)
业经(212)
(187)
现代(174)
自然(159)
科技(155)
共检索到4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若时  
我国优良土地资源短缺,现有的城镇结构不适应整体规模化、区域均匀化产业格局的形成。笔者认为,为了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应该发展中型城市(100万~200万人),而不是盲目地发展小城镇。可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相对短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芳  魏静  
城市的优势很明显——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地等资源,有完备的公共设施,能承受更多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 1800年,世界人口的 3%在城市, 1950年增加到 29%, 1990年增至 43%,达 24亿人。   近 50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更为迅猛。 1949年,我国只有 136座城市。 1995年年底,我国城市发展到 640座。 1999年,我国城市发展到 668个,城市人口达 4亿。城市化水平由 1978年的 17 9%上升到 1999年的 30 9%。   在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同时,我们还须关注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的现象。我国城市市区面积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杜国明  宋戈  李静  
土地资源大面积浪费和土地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分析了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弊病,指出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并就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陈逸  陈志刚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过程和效应,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带给城市发展的压力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从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①研究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②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相关理论、集约利用评价、集约利用驱动机制、集约利用效应、集约利用途径;③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方法、G IS空间分析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多尺度、多层次、时间序列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筱明  吴泉源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但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也应注重保护耕地 ,合理用地 ,节约用地。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华玉  沈镭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稀缺是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集约利用土地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作者从深圳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入手,简要分析总结了深圳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分别计算了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以及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效益指数,并按照综合指数对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提出若干有益于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较,深圳市集约用地水平较高。但相对于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其土地集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莉  
文章通过对案例点贵阳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以及该地区的土地集约状况研究,总结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初步探讨了城市化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并就调整该地区城市内部结构、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加强城市土地用途管制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使得大量的农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从中国的国情来看,通过城市空间的扩张来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条有效的路径。而从现有城市空间出发,分析城市化对不同行为主体选择的影响,提高现有城市空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充分提升现有城市空间的经济社会承载力,是解决中国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土地问题的有效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卞兴云  冉瑞平  贾燕兵  
结合山东省区域发展实际,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投入和土地利用效益等方面出发构建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以山东省地级城市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省内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时间和区域变化情况,为宏观指导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5年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高,而2006年比2005年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稍有下降;(2)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从沿海城市向内地递减,尤其以山东省西南部边缘城市集约度水平最低;(3)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重要的外部因素,济南和青岛等经济发达地区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换兆  郝寿义  
我国自1996年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经济总量的提升加速城市空间的扩大,大量占用非城市建设用地,而现有自然承载力的限制使得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城市空间的扩张对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文章构建了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模型,分析动态城市化对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提出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概念,以推动和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健康、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渠丽萍  胡伟艳  
本文从分析当前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的缺陷出发,构建了由市场、宏观调控与公众参与共同构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并从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发挥地价杠杆作用,紧缩土地供应政策、加快税收制度改革、加大规划力度,以及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等方面提出加强机制建设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家庭  季凯文  
通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将其划分为内在动力机制和外在动力机制两种类型。其中,内在动力机制主要由聚集效应机制和要素替代机制两方面组成,外生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机制、政府导向与激励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等方面。城市土地就是在内、外在动力机制的共同作用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下,逐步从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晓斌  赵小风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城镇化备受世界瞩目,成就举世公认。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6年的57.35%,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然而,中国城镇化发展依赖于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的投入,发展模式粗放、效益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盲目追求地方政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士可  王莉  
分析研究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涵义及其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指出城市人口规模增加是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前提,城市经济规模发展是土地集约利用的保障,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使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必然。结果表明:城市现代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还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化用地结构和推行新的用地模式,才能有效地防止城市土地的低效利用和粗放经营,把集约化经营不断推向更高的水平,缓解和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地矛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