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7)
- 2023(12950)
- 2022(10490)
- 2021(10069)
- 2020(8487)
- 2019(19696)
- 2018(19582)
- 2017(36904)
- 2016(19111)
- 2015(21324)
- 2014(21105)
- 2013(20516)
- 2012(18519)
- 2011(15998)
- 2010(15877)
- 2009(14378)
- 2008(14178)
- 2007(11646)
- 2006(9928)
- 2005(8263)
- 学科
- 济(78911)
- 经济(78811)
- 管理(60116)
- 业(56800)
- 企(47539)
- 企业(47539)
- 方法(39799)
- 数学(36417)
- 数学方法(36011)
- 财(34908)
- 农(24419)
- 中国(21527)
- 制(19765)
- 业经(19009)
- 务(18095)
- 财务(18045)
- 财务管理(17983)
- 企业财务(17185)
- 农业(16501)
- 地方(16453)
- 体(14205)
- 银(14109)
- 银行(14105)
- 财政(13922)
- 融(13452)
- 金融(13450)
- 行(13337)
- 贸(12622)
- 贸易(12617)
- 易(12278)
- 机构
- 学院(255139)
- 大学(254110)
- 济(107774)
- 经济(105753)
- 管理(104538)
- 理学(90776)
- 理学院(89974)
- 管理学(88582)
- 管理学院(88101)
- 研究(75961)
- 中国(61077)
- 财(60684)
- 京(50319)
- 财经(44831)
- 科学(42084)
- 经(41060)
- 中心(37600)
- 江(37448)
- 经济学(34553)
- 所(34396)
- 农(33810)
- 财经大学(33584)
- 业大(33252)
- 经济学院(31396)
- 范(31387)
- 师范(31028)
- 北京(30993)
- 研究所(30472)
- 州(28627)
- 院(28236)
- 基金
- 项目(176386)
- 科学(141229)
- 研究(133169)
- 基金(130548)
- 家(111436)
- 国家(110496)
- 科学基金(97964)
- 社会(87023)
- 社会科(82665)
- 社会科学(82644)
- 基金项目(69154)
- 省(68183)
- 教育(63428)
- 自然(61805)
- 自然科(60298)
- 自然科学(60281)
- 自然科学基金(59224)
- 划(56420)
- 编号(53507)
- 资助(52912)
- 成果(42528)
- 部(40462)
- 重点(39226)
- 创(37699)
- 国家社会(37003)
- 发(36801)
- 课题(36473)
- 教育部(36205)
- 创新(35189)
- 人文(35047)
- 期刊
- 济(111917)
- 经济(111917)
- 研究(76443)
- 财(52975)
- 中国(49434)
- 管理(39145)
- 学报(32501)
- 科学(31212)
- 农(30910)
- 教育(28146)
- 大学(27422)
- 融(26526)
- 金融(26526)
- 学学(25875)
- 技术(25040)
- 财经(23063)
- 农业(20652)
- 经(19671)
- 业经(19132)
- 经济研究(18816)
- 问题(14632)
- 财会(14055)
- 会计(13240)
- 统计(12254)
- 理论(11931)
- 版(11910)
- 技术经济(11485)
- 商业(11432)
- 策(11254)
- 贸(10806)
共检索到372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王超
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解决乡镇财政困难,中国在垂直不平衡的财政体制下选择了"乡财县管"改革,那么这一改革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吗?本文基于安徽省"乡财县管"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在分析其集权特征基础上,识别了"乡财县管"这一集权式财政支出改革的影响。研究发现,"乡财县管"改革通过赋予县级政府统筹全县乡镇财政资源权力,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乡财县管"改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通过农村道路、电力两类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和教育、医疗卫生和农村科技服务三类公共服务的显著提高,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增收能力,使农村居民收入和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在"乡财县管"改革后获得显著增加。而农村两类基础设施改善和三类公共服务提高,源于县级政府利用了"乡财县管"改革赋予的权力对乡镇财政做出了符合自身需要的支出安排。本文在两个方面扩展了现有"分权—集权"的相关研究:一是本文对"乡财县管"这一集权式改革激励效应的识别不是针对乡镇政府,而是改革实施者—县级政府;二是本文将集权视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自主权的一种干预,识别"乡财县管"这种干预方式形成的集权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鹏 李金泽 孙久文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期,如何补齐基层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成为打好乡村振兴战役的关键问题。本文围绕行政性监管和公共品竞争双重视角,阐述财政支出集权影响地方民生性支出的逻辑机理。基于安徽省“乡财县管”改革,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其财政支出集权效应。研究表明:“乡财县管”财政支出集权,提高了县级政府统筹全县财政支出安排的权力,弱化了乡镇政府财政支出的自由裁量权,加剧了财政支出结构扭曲,挤占了地方民生性支出。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财县管”财政支出集权通过强化地方政府“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人力资本与社会保障”的财政资金错配行为,进而挤占地方民生性支出。研究认为,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应加快构建县乡两级政府间的新型财政关系,适当提高乡镇政府的自由裁量权,以县乡财政“分灶吃饭”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涵盖民生保障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基层民生保障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穷志 苗高杰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行政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推进,精简行政机构就是其中重要的方向之一。文章基于河南省2005年"撤乡并镇"的精简行政机构改革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乡镇机构的精简对于县级财政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精简乡镇行政机构能够削减政府行政成本,提高人均财政收支水平,有助于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起到财政解困的效果。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精简乡镇机构的财政解困效应在经济发达县市更为明显,同时改革也使得民生性财政投入有所增加。因此,在目前城市化、财政扶贫和乡村振兴计划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合理调整乡镇政府的数量和规模是一条改善县级财政状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义武 林万龙
本文基于2000-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使用交错双重差分方法估计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能显著促进县域粮食生产。省直管县财政改革通过提升县级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引导粮农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化肥施用量等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和强化省级政府粮食注意力分配机制,促进县域粮食生产。异质性分析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粮食增产效应在非强县扩权试点县、经济欠发达县、财政弱县、粮食主产区县域以及产粮大县更为明显。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实施时间越长,其粮食增产效应越明显。本文拓展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成效的研究,为新阶段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方向。应适度增强省级财政统筹调控能力,逐步优化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实施范围与实施方式,合理划分省级和县级政府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提升县级政府粮食安全保障的财政治理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洪源 杨司键 秦玉奇
在考察民生财政的运行现状及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从时空整合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动态面板、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方向、路径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民生财政收支活动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民生财政支出的增长及其资金投向的"农村倾向"特征,将会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民生财政所引致的税收增长以及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将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民生财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税制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建徽 张明 张芳芳 周志波
本文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采用中国200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次估算了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效率,以及这一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财政支出在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效率较低,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关。另外,各地区间财政支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效率出现了收敛趋向,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带内部,各经济带之间的效率差异显著,中部地区效率最高且有上升的趋势,西部地区的效率最低且有下降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则比较稳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 祝秋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共同富裕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社会保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直接性,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运用2009—2019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面板数据,基于包含财政社保水平和社会保险水平的数理模型分析了二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空间相关性和非线性假设对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表明,省际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财政社保水平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随着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其政策效果将会逐步凸显。社会保险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较弱,主要原因在于养老保险制度难以适配劳动力市场化进程,而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水平则相反。基于以上研究,我国应当增加财政社保支出,因地制宜地调整社会保险制度,形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合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为民 李光龙
本文运用1995—2013年中国各省(直辖市)的数据,对财政转移支付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引起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是稳定的,反之则不成立,即数据不支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发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明显。虽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正向影响地方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支农投入也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但是农业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抑制财政支农投入,导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也是效果不显著,因此更有效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必须重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分权式改革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在致力于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会对区域内部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何种影响?文章通过理论模型和静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经济分权和行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三种分权式改革均有利于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收敛,但其影响效应具有的"政府城乡行为偏向性"特征会进一步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对不同经济赶超省份的分组比较还发现,地区经济赶超水平越高,分权式改革将更大程度地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且以分权式改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代表的中央政府战略统筹决策对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乔俊峰 齐兴辉
本文基于2002年和2007年的全国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探究省直管县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因果处置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之后,改革使得直管县相对非直管县而言城乡收入差距平均扩大了26.98个百分点,该结论具有良好的稳健性;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这主要是由于省直管县改革加剧了政府间的财政竞争,强化了县级政府财政支出的内在城市偏向激励,进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井远 王金秀
目前为止,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的研究文献多集中于评估该项政策的经济发展效应等,而城乡收入差距效应未能引起足够关注。本文基于西部大开发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DID和PSM-DID评估了西部大开发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DID还是PSM-DID模型,均表明西部大开发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在经过一系列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西部大开发仅是通过提高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柱的第二产业占比为机制,并未有效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异质性分析表明,省会等较高行政级别城市的政策效应比一般地级市要高。最后,本文从产业升级、公共品供给、就业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美喆
将"省直管县"改革的制度冲击作为财政分权的指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配置的扭曲大于矫正作用,制约了要素在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从不同形式的分权效应来看,事权下放相对于财权下放更显著影响资源空间错配;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正向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体现为中西部地区和高错配地区的影响效应显著,而东部地区和低错配地区不显著;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作用力度持续增强。据此,从创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实施多元化的考核目标、强化自下而上的考核力量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改善资源空间错配的局面。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慧 孙革 周加来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缩小城乡差距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数字经济能否减小城市差距并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基于"虹吸效应"和"数字鸿沟"的典型事实,以资源优化配置的视角,解释数字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缩小城乡多维差距,这种作用在长期也表现出条件收敛。低经济水平与高水平区域改善路径有所不同,低经济水平地区数字经济通过改善劳动力配置缩小城乡差距,高经济水平区域则通过优化资本配置缩小城乡差距。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改善城乡劳动力配置扩大周边地区城乡差距。本文的研究为评估城乡资源错配与城乡多维差距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分析视角,也为探寻数字经济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和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路径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劼
营商环境为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但是否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需要考察。利用我国2015—2022年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营商环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尤其在西部和低线城市的效果显著;营商环境优化主要通过破除就业机会不平等和制度固化,实现要素流动和薪酬平等,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随着营商环境的优化,其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影响,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水平的营商环境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立勇 高玉胭
本文将山西省"省直管县"改革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2—2015年县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财政分权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省直管县"改革赋予直管县更多的财政收支权及经济自主权,大大激活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活力,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即财政分权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第二,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效应具有动态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即"省直管县"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显著。第三,财政分权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验证了本文实证结论的稳健性。最后,本文给出基本结论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