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6)
- 2023(15117)
- 2022(12218)
- 2021(11658)
- 2020(9478)
- 2019(21641)
- 2018(21686)
- 2017(39757)
- 2016(22508)
- 2015(24918)
- 2014(25179)
- 2013(23652)
- 2012(21346)
- 2011(18644)
- 2010(18756)
- 2009(16847)
- 2008(16320)
- 2007(14022)
- 2006(12421)
- 2005(11178)
- 学科
- 济(84897)
- 经济(84798)
- 管理(60735)
- 业(54458)
- 企(44076)
- 企业(44076)
- 方法(34747)
- 财(31992)
- 数学(31049)
- 数学方法(30568)
- 中国(30105)
- 农(25691)
- 地方(23631)
- 教育(21775)
- 业经(20066)
- 制(19790)
- 学(16997)
- 农业(16968)
- 务(15751)
- 财务(15703)
- 财务管理(15641)
- 理论(15515)
- 企业财务(14916)
- 体(14499)
- 财政(14287)
- 银(13581)
- 银行(13567)
- 技术(12945)
- 行(12843)
- 融(12774)
- 机构
- 大学(288578)
- 学院(285533)
- 济(112878)
- 经济(110375)
- 管理(106877)
- 研究(97825)
- 理学(91834)
- 理学院(90803)
- 管理学(88997)
- 管理学院(88434)
- 中国(70914)
- 京(61137)
- 财(60996)
- 科学(57388)
- 范(46907)
- 所(46899)
- 江(46802)
- 师范(46575)
- 中心(46365)
- 财经(44395)
- 研究所(42108)
- 农(42047)
- 经(40375)
- 业大(38388)
- 北京(38203)
- 师范大学(37987)
- 教育(37101)
- 院(35978)
- 州(35912)
- 经济学(35102)
- 基金
- 项目(194049)
- 科学(155884)
- 研究(150502)
- 基金(139058)
- 家(119170)
- 国家(118070)
- 科学基金(102910)
- 社会(95625)
- 社会科(90464)
- 社会科学(90443)
- 省(78915)
- 教育(75420)
- 基金项目(72748)
- 划(65938)
- 自然(63551)
- 编号(63355)
- 自然科(62122)
- 自然科学(62109)
- 自然科学基金(60930)
- 资助(55298)
- 成果(53184)
- 课题(45665)
- 重点(45057)
- 部(43948)
- 发(43413)
- 创(40857)
- 国家社会(39322)
- 教育部(38826)
- 项目编号(38460)
- 创新(38054)
共检索到446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姚继军 许芸
本文综合考虑了财政收入分权、支出分权以及教育事权因素,利用相关年份的县级数据,对集权化教育财政改革实现省域内教育经费均等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泰尔系数分析表明,集权化的教育财政制度改革无论在全国、区域间、还是区域内部,均使基础教育经费均等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教育经费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及省域内部差异。回归结果表明,在省域内下放财权有助于缩小教育经费差距。为使省域内教育经费更加均等,应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教育财政保障责任,充分发挥省内统筹作用,给予基层财政更大自主权,强化对基层政府教育投入的问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丽
本文采用一般函数形式,使用还原性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新机制"改革中不同地区的财政行为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这次改革在某些地区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但在各地也普遍产生了挤出效应。另外,这种挤出效应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改革成效还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别,经济落后地区反而更加倾向于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由此,本文使用县级财政收支数据,通过DDD方法来剥离经济增长以及其它政策和非政策因素的影响,从经验事实上进一步验证了这次改革的地区成效差别。
关键词:
农村 义务教育 改革成效 地方财政行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美多 张彭
社会保障作为基层政府的一项公共服务职能,其支出的水平和辖区间均等化程度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分税制以后,中国基层政府的财政支出越来越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可以同时测量上级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效应"和"均等效应"。2007年25个省的县级数据分析表明,转移支付对省内县级社保支出的"综合效应"在18个省表现为"均等-引致"型,而在其余7个省则表现为"均等-挤出"型。转移支付在各省对社保支出的优化作用不尽相同,需要针对不同的省情有的放矢地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瑞民 陶然
利用中国县级财政数据,本文基于Lerman与Yitzhaki(1985)提出的方法对财政收入来源进行分解,考察不同类别的转移支付边际意义上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表明,在县级层面,无论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还是专项转移支付,其分配效应都更多地促进了财政供养人口财力均等化,其目的更多是"保运转"与"搞建设",而其对辖区人口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效应则相对微弱;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效应在2005年以后才逐渐显著;专项转移支付则总体上增大了地区公共服务不均等。此外,转移支付的不断增加加剧了不同层级政府间的纵向财力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力均等化 财政体制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宗晓华 张绘 叶萌
西部地区由于省情复杂,一直是"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点。本文基于贵州省2006-2014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该省2009年和2013年两次"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县级财政教育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案例省份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县级财政教育投入水平,这与试点县对上级转移支付高度依赖,以及改革限制了地级市对上级对县转移支付的截留等因素密切相关。与第一次改革相比,案例省份第二次改革对新增试点县的财政教育投入的正向影响较为微弱。比较两次改革内容和试点县的差异可以发现,第二次改革取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华春 刘栓虎
通过以省级政府内各级政府间财政分权为研究对象,利用省、地市、县级连续财政数据,结合转移支付制度影响省内财政分权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一般性转移支付、县级财政收入占比、地区GDP、预算内教育和卫生支出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都促进了省内财力下移,形成有利于财力下移的财政分权;而专项转移支付由于其特定的目的性和配资要求不利于省内财力下移。为促进包括全国县级政府财力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需要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并匹配相应的转移支付,而且需要省级政府内部进行合理有效分权和匹配相应的转移支付,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华春 刘栓虎
通过以省级政府内各级政府间财政分权为研究对象,利用省、地市、县级连续财政数据,结合转移支付制度影响省内财政分权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一般性转移支付、县级财政收入占比、地区GDP、预算内教育和卫生支出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都促进了省内财力下移,形成有利于财力下移的财政分权;而专项转移支付由于其特定的目的性和配资要求不利于省内财力下移。为促进包括全国县级政府财力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需要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并匹配相应的转移支付,而且需要省级政府内部进行合理有效分权和匹配相应的转移支付,着重发挥省级政府利用转移支付在"承上启下"过程中促进合理的财政分权和财力下移的主导作用,以此发挥转移支付在省级政府内部向下的财政分权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建福 宗晓华 叶萌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增强县级政府财政自主权,提高县级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水平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基于湖南省2006~2013年的县级面板数据,采用DID和DID-PSM方法评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县级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降低了县级财政的教育支出比例,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在有效控制选择偏差后,改革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果。通过对制度和政策的分析发现,这与湖南省特殊的激励机制设计等有密切的关系。未来深化改革时,需进一步加强对县级财政的监管力度,在保证转移支付分配机制公平的同时,依据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等方面进行挂钩奖励,在省内民族地区保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慧玲 丁志同
文章以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指标,分析了我国各地区成人高等资源分配的均衡状况,探讨成人高等教育财政中立性以及地方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研究表明,各地区成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绝对差距在扩大,相对性差距在缩小,总体差距和局部差距改善不明显;成人高等教育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相关性较低,财政中立性较强,但地方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努力程度还很不足。对此,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均衡发展 财政中立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卜紫洲 侯一麟 王有强
本文利用2000年-2006年全国2150多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Evidence-based方法,考虑了教育需求、教育目标和标准、教育生产要素及价格、以及财政收入水平对基础教育支出最低标准的影响,建立了县级教育最低支出标准测算模型,计算了县级教育财政充足度,发现中国县级教育财政充足度在统计分布、时间和空间上的一些特征,并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姗 张文彬
文章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效率的影响,认为FDI既对生态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也会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环境技术进步对生态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其影响的净效应取决于两种影响的方向与大小。随后,文章构建由经济增长方程、环境技术进步方程和生态效率方程共同组成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2000~2012年我国省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直接提高生态效率,还能够提高经济增长和环境技术进步间接提高生态效率,后者的效应大于前者,并且各区域的影响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
关键词:
生态效率 FDI 经济增长 环境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英华
教育公共服务具有外部性,提供者不能得到其全部收益,因而地方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而某地提供劣质的教育公共服务,则可能影响当地乃至全国的劳动力素质状况。从上述两种情况看,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是影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改善的重要指标。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和财政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侠 刘小川
义务教育是社会公平和社会流动的基本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生师比和文盲比三方面对我国省际间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考察,进而深入分析造成省际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促进省际间义务教育均等化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等化 实证考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成刚 萧今
本文利用BOCD项目库中1994-2001年江西省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视角讨论了省内财政制度安排对基础教育供给的影响,发现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不利于县级基础教育的投入,分权导致地方福利损失;转移支付总体影响不明显,但税收返还显著正向增加基础教育供给。本文结论得出的政策含义是对基础教育的供给应当实行适当的集权,省级政府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最主要的教育财政责任承担者。通过上收基础教育事权,尽可能保证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来源,减弱县区基层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程度。有必要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一定系统的改革,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美华 张慧 王静 黄斌
本文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化方法和成本函数法,甄别义务教育成本影响因素,构建并测算了江苏省各市县义务教育成本指标。研究发现:生均自有财政收入、学生人数、地区类别变量、教育财政程度与生均教育事业费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成本调整之后的生均教育事业费在各市县之间差异缩小,说明考虑义务教育财政成本指标对地方教育支出需求的影响,并将其纳入财政转移支付设计之中,将有助于义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成本差异 财政转移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