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8)
2023(7051)
2022(5618)
2021(5299)
2020(3856)
2019(9305)
2018(9347)
2017(15565)
2016(8855)
2015(9614)
2014(10012)
2013(9320)
2012(8319)
2011(7651)
2010(8016)
2009(7080)
2008(7263)
2007(6374)
2006(6002)
2005(5520)
作者
(23456)
(19304)
(19261)
(18573)
(12282)
(9242)
(9058)
(7545)
(7422)
(7249)
(6646)
(6644)
(6339)
(6253)
(6119)
(6037)
(5830)
(5633)
(5577)
(5514)
(5024)
(4731)
(4692)
(4673)
(4656)
(4433)
(4421)
(4350)
(4015)
(3940)
学科
(29514)
经济(29456)
管理(21284)
(18512)
(15518)
企业(15518)
(13979)
中国(11828)
业经(11350)
(10772)
(10349)
农业(9578)
理论(8495)
地方(8239)
教学(7721)
教育(7679)
(7482)
方法(6727)
(6707)
(6503)
银行(6497)
(6240)
体制(6199)
(6018)
(5952)
金融(5951)
发展(5661)
(5637)
农业经济(5523)
(5208)
机构
学院(113573)
大学(110766)
研究(40256)
(39159)
经济(37803)
管理(37366)
中国(32265)
理学(30035)
理学院(29640)
管理学(28948)
管理学院(28704)
(24625)
科学(23692)
(23472)
(21027)
(20119)
(19250)
师范(19077)
中心(18771)
研究所(17509)
(17465)
(16860)
北京(16243)
财经(15908)
技术(15889)
(15116)
职业(15080)
师范大学(15075)
(15001)
教育(14302)
基金
项目(66018)
研究(56180)
科学(50278)
基金(42522)
(36101)
国家(35631)
社会(32439)
社会科(30260)
社会科学(30251)
科学基金(29832)
(28002)
教育(27985)
编号(26330)
成果(23539)
(22649)
基金项目(21288)
课题(19744)
(17519)
资助(16293)
自然(15992)
项目编号(15526)
自然科(15517)
自然科学(15514)
重点(15487)
自然科学基金(15211)
(15161)
(15156)
(14151)
规划(14105)
(13838)
期刊
(57446)
经济(57446)
研究(40317)
中国(35684)
教育(28718)
(20349)
(19021)
管理(15882)
学报(15851)
科学(13969)
技术(13413)
大学(12820)
(12627)
金融(12627)
农业(12471)
学学(11080)
业经(10787)
图书(9532)
职业(9422)
经济研究(8054)
财经(7385)
书馆(7090)
图书馆(7090)
(6756)
(6503)
问题(6463)
技术教育(6362)
职业技术(6362)
职业技术教育(6362)
(6311)
共检索到199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衡霞  
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推进到"怎样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为谁发展"的价值诉求阶段,更加强调改革的集中集成,这既是国家治理思维转变的战略要求,也是各地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多地以管理、技术、资源要素、产业等的集成为重点进行集成改革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换、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产村相融和三产联动,但制度协调与集成、激励与评估、风险防范与集成管理方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推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纵深推进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实现集成改革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衡霞  
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推进到"怎样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为谁发展"的价值诉求阶段,更加强调改革的集中集成,这既是国家治理思维转变的战略要求,也是各地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多地以管理、技术、资源要素、产业等的集成为重点进行集成改革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换、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产村相融和三产联动,但制度协调与集成、激励与评估、风险防范与集成管理方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推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纵深推进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实现集成改革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本文对当前我国城乡教育统筹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一改革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困惑,同时提出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总体性分析框架,以期对推进统筹城乡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邬志辉  
自2000年起,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经过十年的探索,初步实现了教育发展由效率驱动型向结构调整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轨。未来十年,重庆教育将坚持以"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为核心抓手,坚持"一体重庆"的教育发展理念,全面建构城乡教育立体多元、协调互动的"点-力-链-网-面-群-体"统筹模式,加快推进重庆教育发展战略从单纯"规模-精英-效率"型向"效率-人本-公平"型的转变,实现重庆教育"西部地区教育高地"与"长江上游教育中心"的现代化战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如俊  
"技"乃学生生存意义所在,"道"乃学生生命价值所系。职业教育教学的"灵魂"核心在于"技道融合",必须以"融技于道""融道于技"和"技道合一"主张为指导,施行发展个性、触及灵魂的教育。逻辑是对主张认识的规范,从产业、社会、教育三个视角阐述主张的逻辑意蕴;概念是主张的思维工具,从"技""艺"和"道"三个层级界定主张的基本内涵;学理是主张理论上的解释,从哲学、技术、科学三个维度诠释主张的学理要义;模式是主张的实践行动"范型",从导向实践、课程实践、教学实践三个路径总结出主张的实践模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顺湘  
欠发达地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刻不容缓,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必须大力发展内陆型开放经济。重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为欠发达地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极具普适价值的经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鑫  
土地及其制度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近些年,各地在土地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推动了统筹城乡的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和流转,因征地、流转而引起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推进改革、加快土地制度创新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娟  宋豫辉  王莹  张克慧  王莎莎  伍李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辉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决策选择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本文从决策的价值选择、结构选择和战略选择三个层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森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两年前,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姜凝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变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与环节,对于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詹学齐  潘子凡  黄尚才  
三明市正在积极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托管经营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新型林业经营体系,推动林权在旧"分"的基础上实现新"联"。主要做法:组建收储机构,首推新型贷款,建立风控机制,探索建立重点区位林赎买新机制,注重与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结合,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林业金融产品。指出深化林改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林改的工作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中林  
介绍了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林改特点:集体统一经营调整,保护区推行均股、均利,林业大户调整;维特林业"三定"政策等模式。总结了配套改革成效:示范带动林下经济蓬勃发展;探索林业抵押贷款登记模式,加快林业保险发展步伐,提升涉林社会化服务水平。指出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目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顺湘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性。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特性出发,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则走的是渐进之路。两地改革的有效推进,将在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以点带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