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0)
- 2023(6466)
- 2022(5504)
- 2021(5236)
- 2020(4336)
- 2019(10442)
- 2018(10290)
- 2017(19802)
- 2016(10805)
- 2015(12404)
- 2014(12217)
- 2013(12367)
- 2012(11190)
- 2011(9850)
- 2010(9890)
- 2009(9291)
- 2008(9404)
- 2007(8505)
- 2006(7838)
- 2005(7250)
- 学科
- 管理(38562)
- 业(35388)
- 济(33626)
- 经济(33593)
- 企(29098)
- 企业(29098)
- 银(18470)
- 银行(18325)
- 制(17826)
- 行(16942)
- 方法(14616)
- 财(13219)
- 度(12317)
- 制度(12313)
- 数学(11861)
- 数学方法(11722)
- 业务(11012)
- 融(10509)
- 金融(10507)
- 中国(10143)
- 务(9712)
- 财务(9679)
- 财务管理(9658)
- 业经(9615)
- 银行制(9432)
- 农(9187)
- 地方(9145)
- 企业财务(9111)
- 理论(7251)
- 服务(7234)
- 机构
- 大学(136061)
- 学院(135379)
- 管理(57009)
- 济(49897)
- 经济(48088)
- 理学(45647)
- 理学院(45097)
- 中国(44557)
- 管理学(44540)
- 管理学院(44207)
- 研究(40900)
- 京(30967)
- 财(29042)
- 江(24410)
- 银(24369)
- 科学(24003)
- 银行(23383)
- 中心(23370)
- 行(21867)
- 农(20962)
- 财经(20877)
- 州(20546)
- 所(19656)
- 北京(19508)
- 经(18743)
- 范(17414)
- 业大(17335)
- 研究所(17312)
- 师范(17261)
- 省(16431)
- 基金
- 项目(83990)
- 科学(65315)
- 研究(64077)
- 基金(59384)
- 家(50354)
- 国家(49882)
- 科学基金(43695)
- 社会(38846)
- 社会科(36677)
- 社会科学(36660)
- 省(33469)
- 基金项目(32062)
- 教育(29146)
- 自然(28236)
- 编号(27776)
- 自然科(27540)
- 自然科学(27537)
- 划(27536)
- 自然科学基金(27048)
- 资助(24153)
- 成果(23139)
- 课题(18652)
- 重点(18156)
- 部(17834)
- 项目编号(17546)
- 发(17540)
- 创(17361)
- 创新(16215)
- 科研(15975)
- 性(15957)
共检索到237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苏奎武
企业集团具有股权关系多层次、产业分布多元化、信息透明度不高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等外部债权人控制风险敞口的难度较大。商业银行如何借助外部评级机构的集团评级服务,对集团客户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评价,以实施信用敞口的事前控制。集团评级的关键是,突出以现金流分析为主线的评级理念,研究风险在集团内部的传导机制,关注集团财务弹性分析。
关键词:
集团评级 信用风险 评级机构
[期刊] 征信
[作者]
董建萌 朱瑞博
企业集团具有与单一企业不同的公司治理、控制机制、空间组织结构以及融资特征,这使得商业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评级更为复杂。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防控的主要障碍。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风险防控应以控制权为基准对集团客户进行整体信用评级,建立统一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大力发展银团贷款,建立银行信息共享合作机制;探索供应链金融创新,逐步化解非关联担保;强化贷后资金用途管理,建立健全集团客户信用预警预控机制。
关键词:
集团客户 信用评级 风险防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葛兆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彦明
近几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对借款企业的外部评级工作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展开,这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健全金融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也是一项利国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杰 孟祥军
本文结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我国银行监管当局以及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关于银行监管机构和外部审计师关系规定的最新发展,以目前在我国外资银行分析监管中使用的ROCA评级体系为基础,深入分析了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日益复杂,监管机构和外部审计师之间应如何增强相互理解和合作。
关键词:
银行监管机构 注册会议师 合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夏芸 应娟 杜宇玮
近年来,IMF、BIS和许多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都不同程度的运用信用评级方法来加强金融监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人民银行也开始着手将信用评级制度引入对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管过程。本文旨在结合信息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运用申农的信息量计算公式,提出一种新的评级方法,为完善我国银行业的评级制度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关键词:
信息量 商业银行 评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方法。主要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要求,重点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内部评级模型计算出的关键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评级法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欧志伟 马文洛
该文以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商业银行最近的信用评级为例,说明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主权及商业机构的评级在评级理念、评级方法、评级程序等方面脱离了客观公正性,最后指出了要消除这种评级的负面影响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银行信用评级 主权上限原则 主权评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奕 艾春荣 洪占卿
本文利用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数据,研究信用评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以及国内银行如何运用信用评级进行风险管理。结果发现,债券评级和主体评级均对债券市场有显著影响,但债券评级比主体评级作用更显著,后者对前者起补充作用,当债券评级不足以刻画债券质量时,主体评级作用更加凸显;另外,信用评级在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中的作用有所不同:由于投资者吸收了债券发行后市场的新信息而减少了对信用评级的依赖,因而在交易市场中信用评级的影响力低于发行市场。因此,银行应全面利用各种评级信息,并且结合被评级资产所处市场来进行风险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曼莉
文章从国际较为流行的话题:商业银行信用评级这个主题入手,特别是美国权威评级机构在经历次贷危机之后,这种一言堂的局面开始遭到质疑。我国随着国家实力增强,经济、金融环境越来越得到改善和认可,经济地位日益增强,我国应该研究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模型。文章首先对信用评级和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的定义以及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依据骆驼评级模型(简称CAMEL模型)的研究模型为基础,尝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5A商业银行评级理论,包括对资产的控制能力(Ability o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信用 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健 陈俊芳
新巴塞尔协议确定了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的资本监管方法,新兴市场由于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水平尚未成熟,外部信用评级的应用与有效性的监控成为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结合新兴市场信用评级的特点,就影响新兴市场信用评级有效性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外部评级结果的验证、内外部评级方法的差异与影响以及违约率的估算等.并对新兴市场中信用评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新兴市场 外部信用评级 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莺
本文拟通过对美国资本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国际评级原则的分析对比,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信用评级工作发展的相关建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著名评级公司评级方法原则,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评级指标体系,加强信用评级结果应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客户评级 债项评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颖 廖肇辉
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对银行信用风险的衡量和计算进行了重大修改,内部评级法 成为其中的核心。在重新认识风险和违约等基本概念的同时,我们将重点了解内部评级法的思想,时新 的评级模式提出新的理念。在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信用评级的缺陷,为此,本文提出一些基础改进意 见和建议,特别强调要让银行认识到数学化、模型化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让经过分析加工过的数 字说话逐渐成为银行业务开拓、项目评审、授信审批等业务的基本准则而进入一线信贷人员和各级管理 人员的头脑。
关键词:
内部评级法 信用评级 违约 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