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1)
2023(9621)
2022(7806)
2021(7019)
2020(6007)
2019(12986)
2018(12785)
2017(24802)
2016(13461)
2015(14847)
2014(14720)
2013(14415)
2012(12982)
2011(11322)
2010(11716)
2009(11465)
2008(11943)
2007(10966)
2006(9906)
2005(9535)
作者
(36928)
(30913)
(30835)
(29235)
(19835)
(14444)
(13854)
(11743)
(11609)
(11189)
(10597)
(10319)
(10238)
(9843)
(9817)
(9177)
(9154)
(9027)
(8778)
(8732)
(7630)
(7604)
(7488)
(7160)
(7118)
(6971)
(6872)
(6736)
(6074)
(6052)
学科
(79159)
(75656)
企业(75656)
管理(66724)
(59717)
经济(59599)
(27439)
业经(26936)
方法(22920)
(22245)
(21323)
财务(21305)
财务管理(21282)
企业财务(20221)
(19851)
农业(15909)
技术(15779)
(15402)
数学(15110)
数学方法(15027)
(14417)
(13868)
体制(13766)
中国(12901)
企业经济(12525)
(12092)
经营(11830)
理论(11716)
技术管理(10693)
(9827)
机构
学院(198774)
大学(192068)
(86862)
经济(85294)
管理(83868)
理学(71125)
理学院(70566)
管理学(69957)
管理学院(69577)
研究(58506)
中国(50402)
(46990)
(39433)
财经(35805)
(32293)
(32109)
(30794)
科学(30523)
(28006)
中心(27297)
财经大学(26181)
经济学(25782)
业大(25473)
商学(24923)
商学院(24700)
(24639)
北京(24490)
研究所(24232)
农业(23804)
经济学院(23190)
基金
项目(121622)
科学(98808)
研究(94062)
基金(90527)
(76032)
国家(75279)
科学基金(67720)
社会(63024)
社会科(59722)
社会科学(59706)
(48387)
基金项目(47749)
教育(42137)
自然(41641)
自然科(40684)
自然科学(40675)
自然科学基金(40050)
(38449)
编号(37539)
资助(35458)
(31525)
(31164)
成果(30211)
(29323)
(27807)
重点(26780)
创新(26449)
国家社会(26242)
课题(25600)
(25537)
期刊
(107309)
经济(107309)
研究(60621)
(43240)
中国(40466)
管理(38558)
(31201)
科学(24365)
学报(22411)
(21905)
金融(21905)
农业(21091)
业经(19933)
财经(19157)
大学(19096)
技术(19023)
学学(18433)
(16497)
经济研究(15728)
教育(15363)
问题(13611)
财会(13399)
(13278)
技术经济(12041)
会计(11552)
现代(11330)
世界(10626)
(10122)
经济管理(9907)
商业(9825)
共检索到309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武常岐  钱婷  
本文研究集团控制对国有企业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机制——减轻管理层代理问题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机制——加重股东间代理问题,全面评估国有企业集团控制作为国企治理模式改革的有效性。以2004年至2008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统计结果显示:(1)集团控制会有效减轻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代理问题;(2)当外部监管程度高时,集团控制不会加剧国有企业的股东间代理问题;而当外部监管程度低时,集团控制会加剧国有企业的股东间代理问题。因此,集团控制是一种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管理层代理问题的治理模式,而由此加剧的股东间代理问题应通过强化外部监管加以解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九九  
利用手工搜集的2010~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党委参与治理数据,研究党委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党委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党委以嵌入董事会和经理层方式参与治理能够起到提高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但党委以嵌入监事会方式参与治理未能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党委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质量在党委参与治理与国有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考察党委参与治理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异质性后发现,在商业竞争类国有企业中,党委参与治理对企业绩效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内部控制质量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但在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中,党委参与治理未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党委嵌入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建辉  
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反映了所有权的集中和所有权结构对企业治理的影响。企业价值作为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价值的在现,与殷权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存在密切的关系。在证券所有权流动的情况下,企业控制权的一夺不仅对企业具有外部监督作用,而且可以调整资本结构,反之资本结构的调整也影响企业控制权争夺的结果。实证检验表明,国有企业的股本结构和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了影响,从而支持了有关论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狄灵瑜  步丹璐  
官员交流制度作为中国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安排是否有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行,以实现国有企业的有效治理呢?以2004—2016年控制权发生变化的478例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官员交流制度对低效率国企控制权转让概率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研究表明:官员交流会显著增加低效率国企控制权的转让概率,这一结论在区分不同交流官员类型后仍然成立;官员交流期间实现控制权转让的低效率国企,其经营业绩在转让后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目标;机制分析表明,如果低效率国企控制权发生变更前,企业所在省份的省委书记任期越长,那么交流官员任职后,其控制权被转让的概率越大。由此表明,官员交流有助于打破政企合谋"关系网",有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跃祥  游五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璨  杨德明  曹伟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国企高管的权力配置结构呈现出过度的控制权与残缺的行政权并存的特点。那么,国企高管特殊的权力配置结构是否会影响腐败行为呢?文章利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用高管是否被曝出腐败行为和公款吃喝来度量高管腐败,实证研究发现:控制权和行政权过大是诱发国企高管腐败的重要因素,而且行政权与控制权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即一种权力的提高会强化另一种权力与腐败的正相关关系。不难得出,国企改革的"半市场化"特征及由此派生的国企高管权力配置结构是诱发高管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解决国有企业腐败问题,须进行更加彻底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取消国有企业高管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汝银  
一、理论背景与现实问题在放松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的直接控制方面,随着国有企业享受“三资”企业的政策待遇等改革措施的出台,中国国有企业部门的改革正在逐步向前推进。然而,如果可配套的更深层次的改革措施不能迅速出台,那么,国有企业的改革或者会行之不远,或者虽能普遍展开,但却无法取得成功。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姜丽平; 张肖飞; 伍中信;  
以我国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区分了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该控制程度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包括财政盈余、相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且省级政府更注重相对经济增长率及失业率,市级政府更关注财政盈余水平;三个政绩诉求中相对经济增长率对政府控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与企业税负显著正相关;与省级政府相比,市级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税负更重。这表明,增加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是市级地方政府实现其政绩诉求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胥朝阳  徐菲  赵晓阳  
基于国有企业并购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文章以2010—2014年期间A股市场上国有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为样本,收集其2009—201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高管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内部控制对两者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与国有企业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缓解高管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及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并购过程中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相应减少,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得以增强。因此,强化国有企业高管股权激励,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并购绩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芳伟  
本文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张维迎教授提出的"控制权损失不可补偿性假说",在此基础上指出,由于控制权收益的存在及其诸多特性,国有企业并购面临来自企业管理者的巨大阻力。因此,行政力量介入国有企业并购的过程是必需的,但行政力量介入国有企业并购只能以国有企业的非国有化为最终目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姜丽平  张肖飞  伍中信  
以我国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区分了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该控制程度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包括财政盈余、相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且省级政府更注重相对经济增长率及失业率,市级政府更关注财政盈余水平;三个政绩诉求中相对经济增长率对政府控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与企业税负显著正相关;与省级政府相比,市级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税负更重。这表明,增加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是市级地方政府实现其政绩诉求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垚浩,席酉民,汪应洛  
为了探讨国有企业的代理控制机制,本文主要讨论(1)代理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思路;(2)国有企业中的代理关系及严重的代理问题;(3)国有企业代理控制机制应具有的特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冯浩  胡书君  
近年来,国有企业逐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后,一些由于历史原因所导致的内部控制隐患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违规投资原油期货巨亏5.5亿美元被曝光后,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就成为越来越多国有企业关注的问题。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要求自2009年7月1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定华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兼论内部人控制问题杨定华一、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企业治理结构是一种制度安排,它用于调整在公司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关系人,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现代企业理论中所研究的治理结构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永海  
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财务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应该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可信性 ,可以弥补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和财务责任的不对等性。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的最重要方式是将代理人主导型的内部财务制度转变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均衡制约的内部财务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