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5)
- 2023(11793)
- 2022(10232)
- 2021(9409)
- 2020(8219)
- 2019(18984)
- 2018(18812)
- 2017(37027)
- 2016(20402)
- 2015(22903)
- 2014(23188)
- 2013(22901)
- 2012(21455)
- 2011(19455)
- 2010(19813)
- 2009(18558)
- 2008(19068)
- 2007(17417)
- 2006(15149)
- 2005(13938)
- 学科
- 济(84120)
- 经济(84009)
- 管理(67000)
- 业(63799)
- 企(54889)
- 企业(54889)
- 方法(38981)
- 数学(33979)
- 数学方法(33635)
- 财(27231)
- 制(22259)
- 农(21814)
- 中国(20961)
- 业经(18320)
- 务(17791)
- 财务(17746)
- 财务管理(17706)
- 学(17130)
- 企业财务(16895)
- 贸(15657)
- 贸易(15651)
- 银(15230)
- 易(15214)
- 银行(15198)
- 地方(15191)
- 体(14632)
- 行(14408)
- 农业(14034)
- 融(13943)
- 金融(13939)
- 机构
- 大学(299276)
- 学院(297578)
- 济(122649)
- 经济(119926)
- 管理(113745)
- 研究(99846)
- 理学(97624)
- 理学院(96510)
- 管理学(94848)
- 管理学院(94282)
- 中国(76657)
- 京(62507)
- 财(61282)
- 科学(60298)
- 所(51514)
- 农(51027)
- 财经(48000)
- 研究所(46391)
- 江(46093)
- 中心(45839)
- 业大(43891)
- 经(43364)
- 农业(40136)
- 北京(39279)
- 经济学(37799)
- 范(37450)
- 师范(37064)
- 州(36330)
- 院(35625)
- 财经大学(35582)
- 基金
- 项目(192455)
- 科学(151700)
- 基金(140962)
- 研究(138995)
- 家(123023)
- 国家(122024)
- 科学基金(104149)
- 社会(88652)
- 社会科(84090)
- 社会科学(84063)
- 省(74694)
- 基金项目(74450)
- 自然(67870)
- 自然科(66301)
- 自然科学(66280)
- 自然科学基金(65181)
- 教育(65035)
- 划(63360)
- 资助(58078)
- 编号(55875)
- 成果(46743)
- 部(43894)
- 重点(43681)
- 发(40226)
- 创(39888)
- 课题(39014)
- 制(38935)
- 教育部(37751)
- 创新(37334)
- 科研(37234)
- 期刊
- 济(136382)
- 经济(136382)
- 研究(86599)
- 中国(59774)
- 财(51194)
- 学报(47796)
- 农(46345)
- 科学(43866)
- 管理(43185)
- 大学(36223)
- 学学(34314)
- 农业(30332)
- 教育(29728)
- 融(29724)
- 金融(29724)
- 财经(24857)
- 技术(24800)
- 业经(21780)
- 经济研究(21311)
- 经(21230)
- 问题(18211)
- 业(16547)
- 贸(15157)
- 版(15034)
- 技术经济(14709)
- 理论(14432)
- 财会(13782)
- 商业(13407)
- 统计(13384)
- 现代(13155)
共检索到445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素 陈志军
集团如何依据自身的战略选择合适的控制权配置方式来保障组织效率已成为目前集团管控中普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探寻,以2004-2008年深、沪A股隶属于集团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探讨集团战略的业务相关性与集团持股比例的关联关系以及控制权结构和集团持股比例对集团战略的交互效应发现:集团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集团战略的业务相关性越强,并且控制权结构会显著调节不同类型的集团战略业务相关性与持股比例的关系。
关键词:
集团战略 控制权配置 交互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德球 梁媛 胡晴
转轨经济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经济主体家族企业如何在面临信贷歧视的背景下实现成长?本文从商业信用视角,提供了推动家族企业成长的微观机制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家族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强,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越高。这种效果在社会信任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家族控制权异质性特征对商业信用的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商业信用资本配置效率在家族股东大会层面的超额控制越低、家族董事席位控制程度越高和家族总的控制程度越高的企业效果更为显著,股东大会层面上的两权分离度对商业信用的资本配置效率发挥着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而董事席位超额控制和家族总的控制发挥着竞争优势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信用的资本配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素 陈志军
本文以2004~2008年中国隶属于集团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集团和子公司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集团战略异质性和成员公司的战略地位与控制方式的关系及其对成员公司绩效的影响,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集团对成员公司采取完全控制的情况下,集团选择横向和相关多元化战略要比无关多元化战略成员公司绩效好。集团选择完全控制或完全分离的控制方式都不如选择不完全控制带给成员公司的绩效好。随着成员公司战略地位的提升,集团越是采用完全分离或完全控制的方式带给成员公司的影响越负面,绩效越差。
关键词:
战略异质性 战略地位 控制方式 公司绩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树文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异质性"理念建构于传统"股东所有权理论"与"资本信用理论"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异质性"理念主导了公司控制权配置,但这种配置模式忽略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在强调股东利益保护的同时导致了债权人权利保护的相对缺失。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现实已经得到了公司理论与公司实践的有力佐证,并不断地催生着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结构性修正。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 股东 债权人 异质性 同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俊 陈晓芳 王志涛
本文选取2007—2021年沪深A股集团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集团企业控制权配置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人事、财务控制权对企业短期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对长期绩效无显著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事控制权集中配置有利于降低企业集团管控成本,因此对短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人事控制权集中配置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因此对长期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财务控制权集中配置有利于缓解集团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提高集团短期绩效,但对集团经营效率影响为负,因此对长期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集团管理 控制权配置 经营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瑜胜
经验实证对于控制权的性质、控制程度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研究无法获得一致性结论,原因是研究中对企业与制度异质性特征关注不够。本研究基于稳定制度背景下,运用2003~2010年度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就中国企业的公司控制权配置中大股东控制性质与控制规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充分考虑上市企业的异质性,设计丰富的控制变量对异质性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在价值测量中运用多个测量工具,提升研究的稳健性。研究显示,在中国背景下大股东的控制性质与控制规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复合性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新艳
在银企战略联盟中,企业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影响着银企双方的风险承担、利益分配以及联盟的稳定。联盟企业需要将部分控制权让渡给银行,以获得融资的便利;银行需要通过从联盟企业获得控制权,以便有效地监控企业,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型,导出了银行与企业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比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代彬 彭程 刘星
关系型交易和内部权力配置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安排都将对企业的避税决策产生影响,这一观点虽被广泛接受但缺乏经验证据的佐证。笔者以2008—2014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随着与供应商/客户关系型交易比重的提升,公司的税收激进水平越严重,表明企业避税行为越会受商业战略的影响;高管控制权的增强会进一步强化关系型交易与公司激进避税行为的正向关系,揭示企业的财务决策可能蕴含了强权高管的自利性动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公司面临更强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拥有较低的多元化程度时,关系型交易对企业激进避税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不过高管控制权原有的正向调节效应却受到明显弱化。笔者的研究结论为当前有关优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松令 董家岐 刘亭立
股东之间通过多种形式的隐形契约与合同建立起联系,这种联系决定了一种特殊关系的存在,进而可能影响公司控制权配置。本文提出关系型股东的概念,并将其分为经济关系型股东、行政关系型股东、社会关系型股东,通过理论及案例分析,笔者认为不同的关系型股东会对控制权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关系型 股东 控制权 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刚 侯晓红
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依次分析我国政府行为、市场化进程和资本市场发展特征对公司终极控制权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私有性质终极控制股东为保护私有产权向政府寻租,为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和资源转移等多重动机选择集团化、股权集中的终极控制权安排;国有性质终极控制股东为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变革制度和缓解地方政府公共治理压力也会选择股权集中的金字塔结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所形成的重筹资和上市公司独立性不足特征也使终极控制股东的上述动机通过上市公司更加容易实现。所以,特定终极控制权配置结构与特定制度环境下的终极控制股东利益模式相互强化,治理大股东控制和利益侵占则需要多种制度因素的协同变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易阳 宋顺林 谢新敏 谭劲松
本文以雷士照明两次控制权争夺事件为例,通过资产专用性的视角,提炼基于堑壕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讨论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问题。案例分析表明,专用性资产是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专用性资产所形成的堑壕效应是影响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根据现有公司治理机制的局限,本文还提出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的思路。本文对如何全面评价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企业的作用,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胡明霞
公司控制权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配置将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也成为影响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以南方食品为代表的歧视性类股利政策实质是控股股东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害,违背了《公司法》股东平等的原则。由此建议:一方面从法律层面加强立法保护,适当限制控股股东表决权,对表决权中特定事项及人事任免权的表决机制进行限制,并赋予中小股东股东大会召集权、提案权等特殊权利,减少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机会;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控制权分享机制,使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实质上得到落实。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严玲 张笑文 吴量 丁乾星
充分利用代建人自身优势是获得合理项目控制权配置的有效途径。采用扎根理论,设计半结构性访谈内容并展开调研;提取能力、声誉、网络、职位、环境等5个代建人特征要素,构建特征要素对项目控制权配置影响的关系模型,并分析各要素的影响路径,为代建人强化自身竞争优势以争取项目控制权提供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东 彭小兵
本文构建控股集团框架内子公司控制权配置模型。研究表明,控股集团应根据控股子公司的实际发展绩效、运营状况以及子公司经营者的能力是否适应子公司及集团整体的发展要求而动态地配置控制权;这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管是相机的监管。基于相机的控制权配置模式,文章提出了控股集团实现控制权动态配置的事实体制路径,界定了控股母公司的相机监管功能定位和权力边界,并以金融控股集团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控制权配置 控股集团 子公司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立志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我国沪、深A股财务数据,发现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不同机构投资者类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同。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内部控制放大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非效率投资的负相关关系。在抑制非效率投资上,内部控制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存在互补关系。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内部控制质量 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