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3)
- 2023(4440)
- 2022(3870)
- 2021(3669)
- 2020(3313)
- 2019(7850)
- 2018(7534)
- 2017(16436)
- 2016(8855)
- 2015(10153)
- 2014(10079)
- 2013(10356)
- 2012(9771)
- 2011(8498)
- 2010(8732)
- 2009(8462)
- 2008(8955)
- 2007(8125)
- 2006(7349)
- 2005(6896)
- 学科
- 济(47361)
- 经济(47301)
- 业(39418)
- 管理(36043)
- 企(35712)
- 企业(35712)
- 方法(28152)
- 数学(26093)
- 数学方法(25937)
- 财(21411)
- 务(17189)
- 财务(17176)
- 财务管理(17146)
- 企业财务(16646)
- 制(10613)
- 中国(9216)
- 农(9100)
- 业经(8222)
- 体(7565)
- 融(7371)
- 金融(7371)
- 贸(7284)
- 贸易(7280)
- 易(7052)
- 银(6907)
- 银行(6907)
- 体制(6663)
- 行(6342)
- 农业(6277)
- 地方(6235)
- 机构
- 大学(135482)
- 学院(133010)
- 济(63497)
- 经济(62485)
- 管理(56900)
- 理学(49051)
- 理学院(48704)
- 管理学(48231)
- 管理学院(47986)
- 研究(36933)
- 财(35657)
- 中国(32630)
- 财经(28247)
- 京(26386)
- 经(25746)
- 财经大学(21314)
- 经济学(20448)
- 江(19174)
- 经济学院(18686)
- 商学(18040)
- 商学院(17932)
- 中心(17765)
- 所(17449)
- 北京(17229)
- 科学(16601)
- 州(15561)
- 融(15508)
- 金融(15164)
- 经济管理(14902)
- 研究所(14609)
- 基金
- 项目(77812)
- 科学(63514)
- 基金(60763)
- 研究(58330)
- 家(49919)
- 国家(49523)
- 科学基金(45068)
- 社会(40055)
- 社会科(38300)
- 社会科学(38288)
- 基金项目(31951)
- 自然(28774)
- 自然科(28194)
- 自然科学(28191)
- 教育(28151)
- 省(27802)
- 自然科学基金(27749)
- 资助(27297)
- 划(23420)
- 编号(22501)
- 部(19841)
- 成果(19132)
- 教育部(18458)
- 人文(18100)
- 重点(16712)
- 国家社会(16633)
- 大学(16234)
- 性(16076)
- 创(16043)
- 制(15689)
共检索到203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邬国梅
以中国上市企业为分析样本,通过检验现金持有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考察企业中的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结果显示,过度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密切相关,所持有的现金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相比而言,集团控股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高于非集团控股,自然人集团控股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高于国有集团控股。
关键词:
投资—现金流敏感度 融资约束 过度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宁
本文从大股东代理问题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控股股东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显著高于非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自然人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比国有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问题。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融资约束 大股东代理 利益侵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饶育蕾 汪玉英
本文以2001-2003年非金融性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检验了这种影响的原因和作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显著正相关;(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当第一大股东是国家时,负相关系数更大,当第一大股东是境内社会法人时,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4)实证表明“过度投资”是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典型表现,这不仅符合“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推断,而且可以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融资约束”相反的“融资便利”来加以解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窦欢 陆正飞
利用2007-2012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其关联上市公司之间签订的《金融服务协议》,本文构建大股东过度占款作为大股东代理问题严重的指标,考察大股东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代理问题越严重,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差,上述关系在国有上市公司、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监督大股东,缓解代理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过度占款 机构投资者 盈余持续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窦欢 陆正飞
利用2007-2012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其关联上市公司之间签订的《金融服务协议》,本文构建大股东过度占款作为大股东代理问题严重的指标,考察大股东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代理问题越严重,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差,上述关系在国有上市公司、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监督大股东,缓解代理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过度占款 机构投资者 盈余持续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志霖 郑飞虎
在外部治理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股东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角色,对经理人员起到了监督作用。大股东持有的大量公司股份,一方面对激励大股东监督经理人员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外部治理市场不能有效监督条件下,使大股东有机会通过内部控制、关联交易,剥削中小股东财富,导致公司绩效下滑。在两种不同力量作用下,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呈现一定关系。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关系加以研究,探寻适合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关键词:
大股东 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琪 孙玲玲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投资者、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辨别哪些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资金被占用提供了判断标准,为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股东占款 其它应收款 公司治理 流通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进辉 万迪昉 蔡地
论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06年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大股东持股及其相关的股权结构特征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1)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呈一种倒"N"型的曲线关系,即大股东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监督作用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2)非国有大股东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监督更有力;(3)次大股东的存在有利于发挥大股东的激励效应,抑制大股东的防御效应,特别是当大股东不处于控股地位时。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郭金凤 杨春艳
本文首先对股改后大股东持股比例发生变化进行分析,指出股改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值由45.58%下降到36.92%,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控股权,使得各大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差距缩小,可能形成多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是否会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受现金流的影响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存在显著的促进影响,股改后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相关性小于股改前;2.投资对现金流敏感的原因是普遍存在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下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改后虽然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下降,但是这种变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洪 章仁俊
通过借鉴LLSV掏空模型来构建数理模型,考察大股东持股比例、投资者保护与掏空行为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以沪市民营上市公司2007年~2009年的关联交易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掏空行为呈现出典型的倒U型曲线关系,且当企业存在占优控制型大股东时掏空行为更严重;法律环境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抑制掏空行为,而信用水平对掏空行为的约束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持股比例 投资者保护 关联交易 掏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文芳 醋卫华
大股东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但大股东行为未必都是理性的。本文以大股东增持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有效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完善对其具有矫正作用。即使剔除政府救市因素对大股东增持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也依然成立。本文认为,在公司治理机制构建中对参与主体非理性因素的考虑,是提高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过度自信 增持股份 公司价值 大股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莉 陈耿
一、引言2006年5月7口,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f《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简称"定向增发")做出了具体规定。定向增发融资门槛低、有利于引进特定的投资者、实施上较为简单,也能吸收大股东资产进而实现整体上市,因此在近几年成为我国资木市场股权洱融资的主流方式之一。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发行价格的高低不仅涉及增发对象的直接利益,还影响公司权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定向增发的定价格是否合理是定向增发融资的关键问题:我国h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对象可分为三大类: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以下简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裴红卫
国内外现有关于大股东掏空的研究,或孤立研究掏空问题,或虽结合支持研究但其背景依据不适合中国。为此,笔者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融资限制,借鉴性引入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分析思路,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提供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掏空和支持行为的经验证据,同时也验证了Friedman等(2003)关于掏空和支持是对称的观点。
关键词:
大股东 掏空 支持 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晓红 戴静 曾江洪
大股东占款问题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顽症,中小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普遍的大股东占款现象。本文从大股东占款的角度对成长危机产生概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大股东占款对成长危机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占款金额越大的中小上市公司越容易产生成长危机,且大股东所欠应收帐款、与大股东有关的担保是造成成长危机持续发生的主要因素。并由此提出治理大股东占款现象的建议。
关键词:
大股东占款 成长危机 中小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宗明 蒋位
本文选择了 1 999年到 2 0 0 1年间 ,沪深两市 88家上市公司共 90项大宗国有股和法人股转让事件作为样本 ,分析股权的转让价格 ,发现样本公司的平均转让价格高于净资产价值近 3 0 %。笔者对影响转让价格的因素进行了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 ,发现随着转让股份比例的上升 ,转让价格也随之上升 ,并且在统计上显著 ;转让溢价高低与企业规模成反向变动 ,并在统计上显著 ;企业获利能力与溢价高低成反比 ,但没有发现在统计上显著。本文最后对大股东侵害度进行了国际比较。
关键词:
集中的所有权结构 控制权溢价 大股东侵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