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8)
- 2023(18238)
- 2022(14909)
- 2021(13741)
- 2020(11829)
- 2019(27028)
- 2018(26584)
- 2017(51863)
- 2016(28044)
- 2015(31519)
- 2014(31483)
- 2013(30894)
- 2012(28152)
- 2011(24836)
- 2010(24858)
- 2009(23587)
- 2008(23769)
- 2007(21453)
- 2006(18806)
- 2005(17263)
- 学科
- 济(121635)
- 经济(121506)
- 业(105486)
- 管理(96466)
- 企(93840)
- 企业(93840)
- 方法(56559)
- 数学(46676)
- 数学方法(46183)
- 财(38691)
- 农(36167)
- 业经(34404)
- 中国(29980)
- 务(28545)
- 财务(28493)
- 财务管理(28448)
- 企业财务(27122)
- 农业(24773)
- 制(24550)
- 学(21457)
- 技术(21249)
- 贸(20807)
- 贸易(20793)
- 理论(20630)
- 地方(20450)
- 和(20319)
- 易(20169)
- 划(20079)
- 环境(18941)
- 策(18582)
- 机构
- 学院(406855)
- 大学(403592)
- 济(170473)
- 经济(167154)
- 管理(161917)
- 理学(138881)
- 理学院(137555)
- 管理学(135344)
- 管理学院(134623)
- 研究(130686)
- 中国(103897)
- 京(84434)
- 财(81233)
- 科学(78543)
- 农(70662)
- 所(66019)
- 财经(64661)
- 江(62393)
- 中心(61473)
- 业大(59994)
- 研究所(59336)
- 经(58652)
- 农业(55647)
- 北京(52458)
- 经济学(52165)
- 州(49100)
- 范(48051)
- 财经大学(47890)
- 师范(47471)
- 经济学院(47195)
- 基金
- 项目(266750)
- 科学(211433)
- 基金(196258)
- 研究(192604)
- 家(171005)
- 国家(169545)
- 科学基金(146988)
- 社会(124218)
- 社会科(117798)
- 社会科学(117762)
- 省(104542)
- 基金项目(103629)
- 自然(96224)
- 自然科(94045)
- 自然科学(94015)
- 自然科学基金(92364)
- 教育(88626)
- 划(87313)
- 资助(80393)
- 编号(77164)
- 成果(61496)
- 重点(59998)
- 部(59415)
- 创(57509)
- 发(56855)
- 创新(53262)
- 课题(52438)
- 科研(51907)
- 国家社会(51731)
- 业(51350)
- 期刊
- 济(190992)
- 经济(190992)
- 研究(115698)
- 中国(76607)
- 财(68799)
- 农(64675)
- 管理(64277)
- 学报(61695)
- 科学(58381)
- 大学(47500)
- 学学(45258)
- 农业(43662)
- 融(40236)
- 金融(40236)
- 技术(37266)
- 教育(35031)
- 财经(33203)
- 业经(32471)
- 经济研究(29955)
- 经(28604)
- 业(25803)
- 问题(25476)
- 技术经济(22533)
- 财会(20348)
- 贸(20193)
- 版(19875)
- 统计(19323)
- 现代(19223)
- 商业(19152)
- 世界(18708)
共检索到605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颖红 施展
从内部资产市场和外部治理环境的视角出发,对集团化经营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过度投资行为在集团化经营的企业中广泛存在,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现象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政府干预越严重、地方保护越多的地区,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会更加严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从集团企业和地方政府两方面着手,加强集团企业内部现金流管理,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颖红 施展
从内部资产市场和外部治理环境的视角出发,对集团化经营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过度投资行为在集团化经营的企业中广泛存在,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现象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政府干预越严重、地方保护越多的地区,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会更加严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从集团企业和地方政府两方面着手,加强集团企业内部现金流管理,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俊 陈信元
针对企业集团这一普遍存在于新兴市场的经济组织,本文基于我国经济转轨的实际,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深入考察了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提高企业研发的效应乘数及降低融资成本,集团化经营促进了企业研发,具体表现为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基于制度环境的分析显示,在产权保护越弱的地区,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研究证实,集团内部研发投资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即集团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研发投入,也受惠于其他成员企业的研发投资,而且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使得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与其他成员企业的现金流相关联。
关键词:
企业集团 研发投资 产权保护 知识溢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义
本文通过集团多元化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这两个表征企业集团化经营行为的关键变量,研究集团化经营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集团化经营的公司现金持有量更低,集团多元化程度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越高的企业集团现金持有水平更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增强集团化经营公司与现金持有量的负向关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文兵
(一)内部资本市场在资金管理中的功能优势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企业集团及所属单位的资金资源是开放流动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决策层可以充分利用全面、客观的内部信息优势,将资源投向回报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和项目中去。同时,当外部融资渠道受限或不畅时,企业集团可以借助内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为企业集团重大投资提供资金保障。2.提升内源融资比例。国资监管机构也鼓励企业在投资周期较长、规模较
关键词:
内部资本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文兵
(一)内部资本市场在资金管理中的功能优势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企业集团及所属单位的资金资源是开放流动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决策层可以充分利用全面、客观的内部信息优势,将资源投向回报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和项目中去。同时,当外部融资渠道受限或不畅时,企业集团可以借助内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为企业集团重大投资提供资金保障。2.提升内源融资比例。国资监管机构也鼓励企业在投资周期较长、规模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立凤 王武超
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集团做强做优做大成为新的方向。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的数据,研究不同集团网络的集团化程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随着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集团的投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关联担保和关联购销在集团化程度与投资效率间发挥遮掩效应,而关联资金交易并未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集团还是非国有企业集团,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都能显著促进投资效率的提升。研究为推进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证据支持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黎文靖 严嘉怡
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机制体制改革,推动企业集团做强做优做大成为进一步的改革方向,中国企业集团呈现出更为紧密的集团化特征。本文利用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的企业集团数据,构造出度量企业集团化程度的指标,考察了不同集团网络的集团化程度对集团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并揭示了不同产权属性企业集团下两者关系的差异。研究发现,随着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集团现金持有水平将出现显著下降;按产权属性分组发现,仅在国有企业集团样本中,集团化程度的提高才会显著降低集团现金持有,而在民营企业集团样本中,集团化程度却对现金持有无显著影响。这是因为,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往往拥有更大的资金池,从而拓宽了国有企业集团利用内部资本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范围,并有利于内部资本市场发挥有效的"多钱效应"和"活钱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集团化程度与现金持有的负向关系在融资约束较低、预算软约束较高、增长速度较高以及存在股利分配的企业集团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企业集团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上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情境下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同时也为推动大型企业集团建设提供支持性证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团化程度 内部资本市场 现金持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王娃宜
本文选取深沪两地140家国有集团附属上市公司与100家非集团国有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从双重代理关系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均显示:(1)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上的主导代理关系为管理层代理关系,而非控股股东代理关系,即影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代理问题为管理层代理问题,国有控股股东由于"缺位"并没有将内部资本市场异化为其进行利益侵占的隐蔽渠道;(2)从集团总部层面来讲,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金,但从成员公司的层面来讲,总部与成员公司经理的代理问题使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受损。
关键词:
国有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双重代理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成颂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建立对于提高集团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集团的利益驱动以及委托代理问题和寻租行为的存在,又可能使得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发生异化,影响公司治理的目标。本文用几个模型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加大中小股东的制衡力度、在子公司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子公司经理考核制度、明确各子公司的最终控制人、适当限制企业集团内子公司的担保行为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异化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丹
现代企业集团中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和越来越彰显的重要地位,使内部治理问题更加复杂,也构造了公司治理的新体系。现代企业集团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就是要解决由产权结构调整而产生的企业各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矛盾,建立一个既关注产权和控制权改革,又完善企业组织结构的多层治理机制,有效激励和约束各经营管理行为,以实现在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层级之间合理的责利分配和资源配置,满足各层级对公司价值的创造和分配的利益要求,最终达到利益的共识并建立共同的治理结构,实现公司治理优化。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海
本文从理论角度诠释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关联性,并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的固有缺陷,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内部市场失效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方案和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丽娟 刘亚
本文以2011-2015年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机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机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效率,还可以通过相互作用来间接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外部治理环境可以通过影响董事会治理和股权结构间接对企业投资效率产"激励效应"。内部治理机制中,股权结构可以通过影响董事会治理和高管激励间接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负面效应",高管激励可以通过影响董事会治理间接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负面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天舒 洪昀
利用2005—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从成本性态的角度考察集团化经营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费用粘性显著高于非企业集团,即企业费用在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要显著低于业务量上升时增加的幅度。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一结果对于自由现金流越多的企业集团更明显,相反,较优的治理结构能够抑制集团化经营对企业费用粘性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 费用粘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鲁 海洋
本文对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代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将内部资本市场的本质定性为一组财务资本使用权交易契约。在此基础上区别不同的组织载体(产生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形式),对内部资本市场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融资契约 财务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