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48)
2023(19803)
2022(16156)
2021(14984)
2020(12588)
2019(29110)
2018(28643)
2017(55450)
2016(29820)
2015(33529)
2014(33607)
2013(33381)
2012(30630)
2011(27263)
2010(27599)
2009(25848)
2008(25969)
2007(23492)
2006(20776)
2005(19226)
作者
(85532)
(71368)
(71232)
(67771)
(45847)
(34223)
(32684)
(27759)
(27168)
(25685)
(24224)
(24042)
(22755)
(22674)
(22136)
(22130)
(21237)
(21203)
(20744)
(20568)
(17688)
(17602)
(17517)
(16538)
(16118)
(16050)
(16037)
(15962)
(14300)
(14299)
学科
(136202)
经济(136071)
(107667)
管理(98440)
(94397)
企业(94397)
方法(57997)
数学(47797)
数学方法(47298)
(40343)
(39132)
业经(37155)
中国(36822)
地方(28793)
(28227)
财务(28164)
财务管理(28116)
农业(26973)
企业财务(26763)
(26456)
(26243)
贸易(26224)
(25479)
技术(23415)
(22640)
理论(22126)
(21988)
(21544)
银行(21508)
(21165)
机构
学院(432253)
大学(428206)
(184899)
经济(181271)
管理(171743)
理学(146210)
理学院(144761)
管理学(142560)
管理学院(141761)
研究(141495)
中国(112826)
(90368)
(87895)
科学(82632)
(70873)
(70483)
财经(69083)
(67370)
中心(66394)
研究所(63299)
(62617)
业大(60138)
北京(56784)
经济学(56375)
农业(54806)
(53718)
(53482)
师范(53189)
财经大学(51016)
经济学院(50874)
基金
项目(277030)
科学(220347)
研究(204807)
基金(202606)
(174491)
国家(172947)
科学基金(150762)
社会(132266)
社会科(125571)
社会科学(125535)
(108949)
基金项目(107005)
自然(96171)
教育(94167)
自然科(94022)
自然科学(93998)
自然科学基金(92344)
(90399)
编号(83538)
资助(82678)
成果(67346)
(62487)
重点(61803)
(61709)
(59761)
课题(56678)
创新(55286)
国家社会(54987)
教育部(53616)
科研(53074)
期刊
(212054)
经济(212054)
研究(128362)
中国(87277)
(73097)
管理(68825)
(65420)
学报(60360)
科学(58690)
大学(47024)
(45925)
金融(45925)
学学(44317)
农业(44147)
教育(42573)
技术(41010)
业经(36121)
财经(35288)
经济研究(33109)
(30410)
问题(28255)
(26008)
技术经济(24358)
(24094)
国际(21220)
商业(20783)
统计(20772)
世界(20633)
现代(20625)
财会(20420)
共检索到663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俊  陈信元  
针对企业集团这一普遍存在于新兴市场的经济组织,本文基于我国经济转轨的实际,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深入考察了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提高企业研发的效应乘数及降低融资成本,集团化经营促进了企业研发,具体表现为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基于制度环境的分析显示,在产权保护越弱的地区,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研究证实,集团内部研发投资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即集团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研发投入,也受惠于其他成员企业的研发投资,而且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使得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与其他成员企业的现金流相关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颖红  施展  
从内部资产市场和外部治理环境的视角出发,对集团化经营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过度投资行为在集团化经营的企业中广泛存在,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现象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政府干预越严重、地方保护越多的地区,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会更加严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从集团企业和地方政府两方面着手,加强集团企业内部现金流管理,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颖红  施展  
从内部资产市场和外部治理环境的视角出发,对集团化经营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过度投资行为在集团化经营的企业中广泛存在,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现象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政府干预越严重、地方保护越多的地区,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会更加严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从集团企业和地方政府两方面着手,加强集团企业内部现金流管理,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义  
本文通过集团多元化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这两个表征企业集团化经营行为的关键变量,研究集团化经营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集团化经营的公司现金持有量更低,集团多元化程度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越高的企业集团现金持有水平更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增强集团化经营公司与现金持有量的负向关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文兵  
(一)内部资本市场在资金管理中的功能优势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企业集团及所属单位的资金资源是开放流动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决策层可以充分利用全面、客观的内部信息优势,将资源投向回报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和项目中去。同时,当外部融资渠道受限或不畅时,企业集团可以借助内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为企业集团重大投资提供资金保障。2.提升内源融资比例。国资监管机构也鼓励企业在投资周期较长、规模较
关键词: 内部资本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文兵  
(一)内部资本市场在资金管理中的功能优势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企业集团及所属单位的资金资源是开放流动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决策层可以充分利用全面、客观的内部信息优势,将资源投向回报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和项目中去。同时,当外部融资渠道受限或不畅时,企业集团可以借助内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为企业集团重大投资提供资金保障。2.提升内源融资比例。国资监管机构也鼓励企业在投资周期较长、规模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立凤  王武超  
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集团做强做优做大成为新的方向。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的数据,研究不同集团网络的集团化程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随着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集团的投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关联担保和关联购销在集团化程度与投资效率间发挥遮掩效应,而关联资金交易并未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集团还是非国有企业集团,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都能显著促进投资效率的提升。研究为推进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证据支持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黎文靖  严嘉怡  
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机制体制改革,推动企业集团做强做优做大成为进一步的改革方向,中国企业集团呈现出更为紧密的集团化特征。本文利用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的企业集团数据,构造出度量企业集团化程度的指标,考察了不同集团网络的集团化程度对集团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并揭示了不同产权属性企业集团下两者关系的差异。研究发现,随着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集团现金持有水平将出现显著下降;按产权属性分组发现,仅在国有企业集团样本中,集团化程度的提高才会显著降低集团现金持有,而在民营企业集团样本中,集团化程度却对现金持有无显著影响。这是因为,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往往拥有更大的资金池,从而拓宽了国有企业集团利用内部资本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范围,并有利于内部资本市场发挥有效的"多钱效应"和"活钱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集团化程度与现金持有的负向关系在融资约束较低、预算软约束较高、增长速度较高以及存在股利分配的企业集团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企业集团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上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情境下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同时也为推动大型企业集团建设提供支持性证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瑶   武家和  
本文理论分析了企业上市对地区行业的溢出性影响,企业上市会传递信息,降低新企业进入面临的不确定性,激励新企业进入市场。更强的市场竞争会加快部分存续企业出清。利用中国工商注册企业和A股上市企业信息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地区行业中首次企业上市会增加本地区同行业的新注册与注销企业数量,创新强度越低的企业越容易受到企业上市的负向冲击,从而退出市场。当上市后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关注分析师越多、研究报告越多时,首次企业上市的积极影响越强,存在信息传递机制。同时,这一促进效应在市场发展水平更高、信息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地区中更大,在信息透明度更高的行业中更大。本文有助于揭示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瑶   武家和  
本文理论分析了企业上市对地区行业的溢出性影响,企业上市会传递信息,降低新企业进入面临的不确定性,激励新企业进入市场。更强的市场竞争会加快部分存续企业出清。利用中国工商注册企业和A股上市企业信息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地区行业中首次企业上市会增加本地区同行业的新注册与注销企业数量,创新强度越低的企业越容易受到企业上市的负向冲击,从而退出市场。当上市后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关注分析师越多、研究报告越多时,首次企业上市的积极影响越强,存在信息传递机制。同时,这一促进效应在市场发展水平更高、信息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地区中更大,在信息透明度更高的行业中更大。本文有助于揭示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王娃宜  
本文选取深沪两地140家国有集团附属上市公司与100家非集团国有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从双重代理关系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均显示:(1)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上的主导代理关系为管理层代理关系,而非控股股东代理关系,即影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代理问题为管理层代理问题,国有控股股东由于"缺位"并没有将内部资本市场异化为其进行利益侵占的隐蔽渠道;(2)从集团总部层面来讲,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金,但从成员公司的层面来讲,总部与成员公司经理的代理问题使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受损。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小勇  成力为  
基于2005~2007年我国30万家工业企业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在控制样本选择偏误的基础上发现:集团化经营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总量与研发投入强度;集团化经营通过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内部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集团化经营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研发投入都有促进作用,对高科技行业、私营企业的作用最为明显。在我国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背景下,企业集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本市场发育迟缓的局限性,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海  
本文从理论角度诠释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关联性,并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的固有缺陷,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内部市场失效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方案和策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天舒  洪昀  
利用2005—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从成本性态的角度考察集团化经营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费用粘性显著高于非企业集团,即企业费用在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要显著低于业务量上升时增加的幅度。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一结果对于自由现金流越多的企业集团更明显,相反,较优的治理结构能够抑制集团化经营对企业费用粘性的提升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晓梅  郑小艳  
随着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内部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工具。文章以复星集团为例,以其2006—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民营企业内部资源调配的几种主要手段,并对其形成机制和动因作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