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4)
2023(17234)
2022(14261)
2021(13602)
2020(10929)
2019(25385)
2018(25311)
2017(47303)
2016(26461)
2015(30070)
2014(30258)
2013(28602)
2012(25869)
2011(23081)
2010(23617)
2009(21199)
2008(19634)
2007(17268)
2006(15249)
2005(13660)
作者
(71123)
(58242)
(57995)
(55435)
(37044)
(27839)
(26567)
(22775)
(22520)
(21003)
(19931)
(19481)
(18377)
(18333)
(18224)
(17944)
(17647)
(17379)
(16921)
(16706)
(14754)
(14366)
(14074)
(13394)
(13187)
(13123)
(13121)
(13049)
(11722)
(11526)
学科
(89596)
经济(89481)
管理(69561)
(66257)
(55478)
企业(55478)
方法(37813)
中国(37138)
数学(32078)
数学方法(31646)
(27719)
金融(27716)
(27003)
(26305)
银行(26265)
(25304)
(24707)
教育(24526)
业经(23503)
理论(21823)
地方(21065)
(20792)
(20138)
农业(18246)
(16456)
财务(16377)
财务管理(16352)
技术(16287)
(16216)
贸易(16198)
机构
学院(349751)
大学(347875)
管理(130753)
(127024)
经济(123736)
研究(115573)
理学(112440)
理学院(111155)
管理学(109006)
管理学院(108389)
中国(87389)
(75423)
科学(70880)
(59958)
(56959)
(54734)
师范(54283)
中心(53872)
(52966)
研究所(51910)
(51908)
业大(49127)
北京(48279)
财经(47870)
技术(44749)
(44012)
师范大学(43948)
(43432)
教育(42278)
(41914)
基金
项目(235210)
科学(184926)
研究(182270)
基金(164582)
(141403)
国家(140025)
科学基金(120031)
社会(110136)
社会科(104010)
社会科学(103982)
(95163)
教育(90797)
基金项目(86686)
(80535)
编号(79213)
自然(75602)
自然科(73833)
自然科学(73818)
自然科学基金(72442)
资助(66944)
成果(66321)
课题(57237)
重点(54014)
(52043)
(51593)
(49679)
项目编号(48342)
(47851)
创新(45967)
教育部(45549)
期刊
(139537)
经济(139537)
研究(109917)
中国(77617)
教育(74169)
学报(51637)
(48340)
管理(48014)
科学(47177)
(45396)
(40940)
金融(40940)
大学(40381)
技术(36498)
学学(36392)
农业(33237)
业经(24257)
财经(22613)
职业(22335)
经济研究(22248)
图书(20337)
(19287)
问题(17606)
(17391)
(17004)
论坛(17004)
理论(16720)
科技(15688)
实践(15460)
(15460)
共检索到525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巢新冬  王雪亘  刘桂林  
集团化办学条件下的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是指在集团化办学条件下,中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职教集团内部诸要素的合力,在学制安排、专业设置、目标定位、课程和教学建设与改革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统筹规划,设计中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方案,促进两种教育的层层交递、螺旋融合、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具体的运作机制是:适应社会转型,交融编排学制;对接区域产业,统筹规划专业;面向职业岗群,梯次设定目标;对接职业标准,层递开发课程;对接生产过程,层续分解教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刁洪斌  于进亮  
文章在总结国内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集团化办学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实践和成效为例,针对制约高职院校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21世纪的头十年对中国职业教育来说是不平凡的。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异军突起,中职招生数量猛增,这些都令职教界人士兴奋不已。自2004年开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立中青年职教论坛,除2006年因故停办外,至今已举办7届。在论坛上,对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对职教界其时的热点问题的关注与透视,对地方职业院校改革实践的指导与影响,对相关学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年青一代的引导与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也许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桂林  童云飞  巢新冬  
集团化办学条件下的"厂中校"建设是指在集团化办学条件下,职业院校和企业实现全方位对接,双方遵循"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原则,系统架构以课程为载体、将教室建在企业车间、将课堂链接到生产线上、将教学回归到真实产品制作中的生产性教学基地。其特点是强调生产过程中教学元素的增设,教学过程的项目(任务)设计,实践过程中的"双师"辅导,教学评价中的生产性考核,职业素质的企业文化熏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甜甜  刘仰华  杨永亮  
本文对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淄博市纺织服装教育集团为例,介绍了人才培养、课程构建、师资统筹、基地建设、评价反馈等方面的实施,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蕴启  
中高职作为同一类型、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有效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中高职教育衔接6个方面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理连  
推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其中基于高职引领视角下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包括纵向上中高职衔接、横向与产业企业人才规格标准的对接以及现代职教体系内的协调对接等构成要素。同时,探索专业口径的衔接、加强课程的有效衔接、密切教学组织的衔接、尝试多元化的招考途径等是实现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重要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怡  董大奎  
上海大力推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并在职教集团内统筹试点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贯通。此项改革举措有其鲜明的特点,适应了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适应了社会的需求,试点专业均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支持,职业技术含量高、专业技能要求高、职业岗位需求量大;在职教集团一体化办学条件下,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建立起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职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璐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如何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在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方面,浙江省建设职教集团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以集团平台为依托、以专业发展为纽带,着力推进中高职衔接组织一体化、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管理一体化、教学团队一体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燕君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有单考单招和五年一贯制,但每年经这两种模式,直接升入高职的中职毕业生比例还很小,中高职教育衔接道路还不通畅。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3+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专业范围,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高效衔接,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玉林  沈雕  陈良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职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中高职衔接的诸多要素中,在与区域产业结合实现专业设置的衔接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就是首要任务。文章从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衔接表象分析入手,在解析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与职业标准基础上,提出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中高职目标衔接、建设完善国家职业标准统领中高职教育的观点,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基于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技能"双核"的中高职教育目标衔接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荣标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发展要求,结合宁夏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在中高职衔接中取得的经验,建议在宁夏采用"双考"和"双五"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在两种衔接模式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关注和解决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衔接,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江毅  刘敏杰  
打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加快建设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研究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一体化课程标准,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现模式。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探索式地提出"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并对"3+2"合作的内涵、原则、内容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为院校间"3+2"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书波  
中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办学形式,搭建畅通的中高职教育衔接通道是构建我国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正面临着以学制为主的外在衔接向以专业课程为主的内在衔接转变,处于提升衔接效率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时期。英国在国家资格、现代学徒制和学分互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高职内在衔接模式及普职教育互认的融合发展模式,为我国处于华丽转身开端的中高职教育内在衔接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芸  
中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我国职业院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资源共享水平的提升,实现中高职院校的规模化办学,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连锁化和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文章阐述了中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内涵及其价值,并对中高职院校在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建构过程中所面临的理念困境、组织建构困境、资源整合困境及教学实践困境展开了深入剖析,进而从中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理念创新、组织治理制度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及教学实践路径创新等角度对中高职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