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7)
2023(10312)
2022(8132)
2021(7321)
2020(6270)
2019(14238)
2018(13667)
2017(27443)
2016(14168)
2015(15679)
2014(15487)
2013(15425)
2012(13794)
2011(11893)
2010(12421)
2009(12424)
2008(12056)
2007(11145)
2006(9924)
2005(9520)
作者
(38444)
(31830)
(31735)
(29794)
(20642)
(14996)
(14360)
(12238)
(12014)
(11580)
(10861)
(10642)
(10346)
(9948)
(9850)
(9752)
(9415)
(9411)
(9086)
(8823)
(7829)
(7765)
(7634)
(7323)
(7182)
(7124)
(7066)
(7048)
(6111)
(6095)
学科
(81966)
(77306)
企业(77306)
(68710)
经济(68640)
管理(62387)
方法(30373)
(27972)
(27900)
金融(27900)
业经(27606)
(25319)
银行(25313)
(24429)
(23656)
财务(23638)
财务管理(23623)
(22869)
数学(22745)
数学方法(22683)
企业财务(22602)
中国(21355)
(19324)
农业(17111)
技术(15775)
(14015)
(14013)
理论(13289)
(12794)
体制(12719)
机构
学院(206357)
大学(198882)
(97858)
经济(96270)
管理(88060)
理学(74329)
理学院(73823)
管理学(73206)
管理学院(72831)
中国(59888)
研究(58541)
(50496)
(40086)
财经(39717)
(36057)
(31939)
经济学(30904)
(30745)
中心(30262)
财经大学(29604)
科学(28188)
经济学院(28086)
(27782)
商学(27551)
商学院(27315)
(26215)
(25760)
金融(25673)
(25005)
北京(24991)
基金
项目(123613)
科学(100840)
研究(94173)
基金(93673)
(77950)
国家(77189)
科学基金(70373)
社会(64117)
社会科(61198)
社会科学(61182)
基金项目(49114)
(48592)
自然(43844)
自然科(42864)
自然科学(42858)
自然科学基金(42221)
教育(41823)
资助(38539)
(38107)
编号(36962)
(32022)
(30089)
成果(28481)
(28206)
创新(27103)
(26983)
国家社会(26979)
重点(26903)
(26430)
人文(25748)
期刊
(111897)
经济(111897)
研究(63452)
(46079)
(41206)
金融(41206)
中国(39907)
管理(39600)
(29270)
科学(23335)
财经(21660)
学报(20886)
业经(19818)
技术(19270)
农业(19130)
(18626)
大学(18037)
学学(17675)
经济研究(17581)
财会(14533)
问题(13902)
技术经济(13489)
(12705)
会计(11982)
现代(11490)
世界(11278)
(11189)
商业(11133)
理论(10724)
国际(10647)
共检索到326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贤环  王瑶  
文章选择2009-2017年沪深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1)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不存在显著关系,而内部资本市场越活跃,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程度越高,表现为"推波助澜"效应,这种效应是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错配"的表现。(2)内部资本市场通过影响可用资金水平和代理问题,影响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程度。(3)内部资本市场活跃度仅对国有控股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显著影响,而无论金融生态环境如何,内部资本市场都会显著加剧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但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时作用更强。(4)内部资本市场活跃度对长期金融资产配置和金融资产配置增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短期金融资产配置不存在显著影响。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内部资本市场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机理,为全面认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和完善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敏   周志远   刘圻  
在绿色低碳投资理念的推动下,我国绿色基金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绿色基金能否发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导向作用,随之受到广泛关注。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漂绿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绿色基金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基金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漂绿行为;机制检验表明,绿色基金通过监督制约和激励驱动两条路径发挥治理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当参与企业投资的绿色基金中负责任基金较多以及上市公司属于重点排污企业时,绿色基金的治理效果更强,对企业漂绿的约束作用更大。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基金对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具有积极的治理作用,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绿色基金管理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毕鹏  王丽丽  
我国资本市场上长期存在的资产价格“异象”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本文借助社会网络算法,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机构投资者网络对资产误定价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与资产误定价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有效缓解内生性并经稳健性测试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网络强化了信息传递功能,通过提高股票流动性水平缓解资产误定价;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网络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通过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而缓解资产误定价。进一步分析表明,内控质量、分析师关注度与市场化进程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产权性质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经济后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网络通过缓解资产误定价、提高资产定价效率、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拓展了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社会网络与资本市场交叉融合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与现实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孔东民  刘莎莎  应千伟  
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角度出发,本文将公司行为分为"好行为"与"坏行为",然后考察媒体对于公司行为的影响。尽管媒体治理的角色在机制上存在"监督"与"合谋"两种可能,但我们发现,媒体关注在中国上市公司行为的各个层面上都体现了显著的监督治理功能。具体表现为:媒体关注度高的公司,其生产效率、公司业绩与社会责任均会增加;同时,公司盈余操纵、衡量大股东掏空的关联交易以及违规行为均显著降低。进一步,我们发现信息不对称也有一定程度的边际影响。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我们发现了当地媒体与当地企业可能存在合谋(即媒体偏差)的证据。整体上,本文在扩展、补充目前研究的同时,也给监管部门提供了明晰的政策建议,即大力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伊志宏  刘鑫魁  
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以2014年实施的沪港通政策作为外生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6年沪港通与深港通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沪港通的实施能够降低标的企业财务风险,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促进标的公司投资效率的提高和融资约束的缓解是沪港通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影响对非国有和治理薄弱的企业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和破产倒闭,在防范化解微观企业风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健全上市公司风险管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侯德帅  王瑶  
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依赖于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资源错配依然是我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时代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实体企业资源配置行为的特征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企业过度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通过机制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引入境外成熟的价值投资者,降低了A股市场的投机性,从而对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产生抑制效应;同时,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治理水平较低及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公司的金融资产配置扭曲问题。经拓展性研究发现,这一结论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及地区差异制约。进一步研究认为资本市场开放还会促使企业增加实体产业资产配置及创新资源配置,从而整体上优化了企业资产配置结构。本文从理论上拓展了资本市场开放这一市场化机制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方面的经济后果及作用机理,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海芳  王明涛  王鑫怡  马培培  
沪港通交易制度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项重大突破,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这一外生政策,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标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沪港通政策对标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需通过香港地区投资者的活跃交易来实现。此外,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扩展了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的"投机替代"动机持有金融资产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峰   窦斌  
现有文献对“沪深港通”政策影响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少将其与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建立联系。本文关注以“沪深港通”启动为标志的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对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提出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金融化的竞争性假说,并进行了PSM-DID检验,主要有三点发现:一是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有效降低我国上市公司金融投资比重,呈现显著的“去金融化”效应;二是对于非制造业的企业、国有企业、高透明度及高外部融资依赖企业而言,资本市场开放促使这类企业的金融投资比重更大幅度削减;三是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在降低企业金融投资比重的同时,增大了其资本性支出和研发投资的力度,为企业研发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上述结论为推动资本市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职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上官泽明  张媛媛  
企业ESG表现是真心实意为了可持续发展还是助推自利行为的“漂绿”工具?文章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企业ESG表现越好时,金融资产配置程度越高,即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了刺激效应;动机识别检验发现,投机套利是企业“漂绿”ESG以配置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基于“压力—机会—借口”的治理视角研究发现,在业绩表现好、环境规制弱(即“压力”小),内部控制质量高、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即“机会”寡),以及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低、国有产权(即“借口”少)的情形下,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刺激效应会受到抑制。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ESG表现影响金融资产配置的内在逻辑,对完善企业ESG评价体系、抑制企业“漂绿”现象,从而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有所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齐霖  
我国石油企业集团实现了快速而稳定的增长,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同时石油企业集团也面临内部财务、投资决策和管理模式等多方面问题,有必要通过建立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本文提出了石油企业集团建立内部资本市场可供选择的模式,并进一步给出了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经验测度。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红  孙茜  王新伟  
内部资本市场在企业集团整个财务运作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学者们对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逐渐规范化、多元化、系统化。其中关于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研究是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核心问题。文章针对企业集团投融资活动进行分析,将融资成本、经营投资报酬率等概念引入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优化的模型中,对包钢集团企业这一具体实例的资金配置进行了优化,并且定量衡量了该企业利用内部资本市场后收益的增加程度,以期为企业集团利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配置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宗朝  吴非  李华民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激励越强,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抑制性越强,这在三种层次的专利创新活动中都保持了稳健的结果。这种抑制是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和扰动企业财务稳定水平来实现的,特别的是,这种不利扰动对于高端创新而言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面临金融资产配置激励时会产生有差异的反应函数,从而带来了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金融化的研究视角,而且还对中国市场化改革以及当前政府出台"脱虚向实"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军  刘志远  
创造内部资本市场的能力是企业集团的十分显著的特征。内部资本市场为企业集团将资金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提供了方便,有助于克服交易主体之间在产权保护和契约执行等过程中的困难,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文章通过理论模型说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具有放松融资约束的功能。总部能够从外部市场筹集到比单个成员企业简单相加更多的资源,能够在集团内部进行有效率的配置。而且随着成员企业数目的增加,沿着这一维度的效率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熊回  
本文以2003-2012年上市公司集团为研究样本,分析集团总部在其下属上市公司中的现金分布情况,考察了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水平对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表明:获得集团总部现金配比越高的上市子公司,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而集团总部现金配比越低的上市子公司,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快。本文的经验证据将为完善集团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提供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筝  刘放  王红建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可能是出于投机性动机也可能是出于资金储备动机。为此,本文分别从货币政策、股市周期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及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来识别企业配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动因。检验结果显示: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企业会显著提高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水平,且民营企业增持交易性金融资产水平受货币政策变更影响更显著,而不同股市周期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水平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显著缓解了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主要表现为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