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3)
2023(3195)
2022(2729)
2021(2394)
2020(2029)
2019(4519)
2018(4473)
2017(8099)
2016(4562)
2015(5162)
2014(5066)
2013(4919)
2012(4565)
2011(3786)
2010(4343)
2009(4234)
2008(3862)
2007(3508)
2006(3017)
2005(2776)
作者
(12706)
(10361)
(10228)
(9700)
(6728)
(4804)
(4756)
(4017)
(3836)
(3733)
(3509)
(3392)
(3245)
(3221)
(3195)
(3170)
(3135)
(3074)
(3010)
(2813)
(2643)
(2625)
(2593)
(2498)
(2324)
(2316)
(2264)
(2196)
(2123)
(2111)
学科
(15595)
经济(15575)
管理(14908)
(12197)
审计(12109)
(11776)
企业(11776)
方法(6218)
各类(5852)
中国(5124)
(4803)
地方(4466)
业经(4452)
(4205)
数学(3931)
数学方法(3890)
(3757)
(3496)
理论(3359)
(3243)
财务(3235)
财务管理(3169)
(3081)
技术(3057)
企业财务(3035)
(2866)
(2778)
组织(2698)
(2648)
环境(2636)
机构
学院(59384)
大学(57869)
管理(23521)
理学(20218)
理学院(19999)
(19827)
管理学(19725)
管理学院(19620)
经济(19329)
研究(17245)
中国(14836)
(13213)
(11795)
科学(10973)
(9851)
财经(9123)
(8863)
(8772)
中心(8652)
(8209)
业大(8174)
(7938)
北京(7414)
(7394)
研究所(7373)
技术(7315)
师范(7275)
农业(6932)
财经大学(6785)
(6769)
基金
项目(39820)
科学(31652)
研究(30084)
基金(28272)
(24325)
国家(24128)
科学基金(21242)
社会(18680)
社会科(17705)
社会科学(17695)
(17032)
基金项目(15047)
教育(14447)
(13819)
自然(13699)
自然科(13318)
自然科学(13316)
自然科学基金(13055)
编号(12873)
成果(11302)
资助(10903)
课题(9492)
重点(9321)
(8908)
(8439)
项目编号(8418)
创新(8343)
(8228)
(7815)
科研(7723)
期刊
(22839)
经济(22839)
中国(19624)
研究(17136)
(11494)
审计(9345)
管理(9297)
学报(8418)
(7980)
教育(7573)
科学(7542)
大学(6327)
学学(5948)
会计(5836)
农业(5291)
技术(5138)
财会(5086)
(4168)
金融(4168)
业经(4072)
经济研究(3895)
财经(3857)
通讯(3356)
会通(3345)
(3315)
图书(3286)
(3245)
内部(3139)
国内(3139)
(2980)
共检索到95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汤谷良  刘晓嫱  梁凯  
集团内的审计组织如何在集团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即科学设置并整合功能进而发挥自身的优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集团母子公司内审组织的设置与功能协调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此进一步强化集团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为我国集团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峥  
民间审计组织内部的审计行为目标层级;协调目标之间相互冲突的措施;从审计组织内部改进影响审计行为活动的心理因素。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范年茂  段安萍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共同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尽管三者各有特点,相互不可替代,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做好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协调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审计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殷计香  
所谓企业组织协调功能紊乱,是指在某种无序或不协调状态下,企业内部(尤其是企业上层领导之间)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功能相互抑制或冲突,多种关系没有理顺,从而使各种有用的力量相互抵消的现象。这种紊乱在本文不妨称之为“协调紊乱”,它可能瓦解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严少斌  
中外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战争是因为将军的指挥失误而惨败的,各国现实中由于审计经理协调不当导致重大风险的审计案例也不胜枚举。承担集团项目审计与进行战争一样,组织与协调工作能起到生死成败的关键作用。我所对某二级电网集团公司,连续进行了三年的年度报表审计,笔者在参与审计团队的组织与协调方面,也有一定的感悟,特以此公司审计为例对审计团队负责人组织与协调方法作些探讨。该二级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或"集团项目")的所属单位包括本部和十几个或几十个分(子)公司,其特点是资产量大、所属单位多、经济业务复杂(涉及到报表汇总合并和科目抵销等业务)。集团公司年报审计的特点是审计人员多、审计时间长、审计业务复杂、...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汉友  
当前,在会计信息失真较为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改变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分割的局面,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一方面,政府审计可以利用社会审计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工作;另一方面,社会审计也可以借用政府审计的权威性为其审计结论提供强有力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雪莲  汤小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群慧  
单元组织是企业实现零时间运作的一种理想组织模式。目前缺乏对单元型组织协调的研究,文章在探析单元组织的合拢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单元组织的主要协调问题,并探讨了单元组织的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碚  
不同“域观”形态的经济行为主体共存于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对世界经济秩序提出了规则改革的新要求,这就是世界进入“规则博弈时代”的大背景。技术变局挑战产业组织规则,产业技术格局的巨大变化使得产业组织政策和竞争政策必须考虑世界技术格局演变的重要影响。生态变局重塑产业组织规则体系。人类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但工业化形态正在发生巨变,“机器工业化”向“生态工业化”转变,规则博弈成为全球经济及不同国家交易行为的核心问题。在尊重国家规则主权的前提下进行国际沟通,实现规则接轨和形成共同遵守的规则协议,是当今世界规则博弈的主题。其中,产业组织规则的国际接轨调适协同,就如同是保证全球经济顺畅运行的轨道交通体系,发挥着最重要基础设施的关键性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先治  孙文刚  
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影响组织中其他成员以实现组织战略的过程 ,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控制与内部审计共同发展的进程中 ,管理控制推动了内部审计的演进 ,内部审计促进了管理控制的不断完善 ,二者通过相互的推动作用已经耦合在一起。因而 ,协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关系 ,是当前我国推动内部审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在论证管理控制及与内部审计关系的基础上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内部审计与管理控制的协调进行了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联生  
如何理解审计与审计制度安排是审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审计制度安排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过程 ,它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政府是合作广度最大的集体 ,这一特征决定只有政府审计才能够代表包括所有社会公众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而政府受到有限规模的限制 ,它的经济有效的选择是将部分监督权委托给注册会计师 ,同时通过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达到监督经营者的目的 ;内部审计则是代表经营者对生产者进行的监督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是决定内部审计的深层次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晶莹  
利益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最主要、最基础的利益。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经济利益关系交织,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打破传统分配模式的格局,构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亚丽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国以来各种社会冲突频发、群体性事件最多的时期,制度和社会能不能容纳冲突,容纳冲突的能力有多强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调整利益格局入手,尽快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本质上是一个协调官民利益的机制,同时又是一个协调贫富利益的机制,只有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才能真正实现协调利益、整合矛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目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明远  
经济新区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将产生新的问题。在经济新区建设过程中,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需要创新经济社会管理服务体制。以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为例,从新区自身需要以及民间组织特点两方面论述了民间组织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民间组织、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组合,以此促进经济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