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65)
2023(3324)
2022(2576)
2021(2290)
2020(1964)
2019(4599)
2018(4519)
2017(7995)
2016(4745)
2015(5452)
2014(5511)
2013(5537)
2012(4878)
2011(3881)
2010(4458)
2009(4438)
2008(4468)
2007(4152)
2006(3783)
2005(3596)
作者
(12977)
(10483)
(10377)
(9939)
(6966)
(4868)
(4814)
(4051)
(3925)
(3791)
(3722)
(3604)
(3391)
(3217)
(3171)
(3167)
(3088)
(3080)
(3071)
(3006)
(2639)
(2620)
(2590)
(2572)
(2414)
(2324)
(2300)
(2292)
(2185)
(2103)
学科
管理(25398)
(20100)
(19590)
企业(19590)
(13510)
经济(13496)
审计(12123)
(10600)
(8428)
财务(8407)
财务管理(8330)
企业财务(7948)
方法(7146)
各类(5866)
(5139)
数学(4628)
数学方法(4606)
中国(4590)
业经(4362)
(4297)
(4203)
经营(4110)
人事(3820)
人事管理(3820)
(3641)
银行(3640)
决策(3624)
计划(3506)
(3205)
理论(3195)
机构
学院(59781)
大学(59350)
管理(27393)
理学(21404)
理学院(21170)
管理学(21033)
管理学院(20875)
(20630)
经济(19899)
中国(16635)
(15589)
研究(15266)
(14285)
(11572)
财经(10899)
(9850)
公司(9163)
(9045)
中心(8850)
科学(8658)
北京(8346)
(8252)
财经大学(8129)
会计(8045)
(7830)
商学(7820)
商学院(7753)
(7215)
业大(6627)
(6287)
基金
项目(33316)
科学(26011)
研究(24986)
基金(23952)
(20321)
国家(20133)
科学基金(17950)
社会(15499)
社会科(14744)
社会科学(14738)
(13161)
基金项目(12718)
教育(12044)
自然(11850)
自然科(11495)
自然科学(11495)
自然科学基金(11283)
编号(10645)
(10437)
资助(9979)
成果(9133)
(7554)
课题(7541)
重点(7408)
项目编号(7163)
(7009)
科研(6870)
教育部(6701)
(6660)
人文(6582)
期刊
(27992)
经济(27992)
中国(20719)
研究(19172)
(17980)
管理(13739)
审计(9488)
会计(8403)
财会(7940)
科学(7223)
(7159)
金融(7159)
学报(6886)
技术(5799)
教育(5685)
大学(5652)
通讯(5534)
会通(5514)
(5472)
财经(5437)
学学(5193)
(4698)
(4214)
经济研究(4011)
(3760)
(3681)
(3678)
业经(3617)
(3483)
企业(3483)
共检索到108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人方   付楠楠   鄢翔   
集团共同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界争论的重点,本文基于不同类型盈余管理的视角,以2005-2018年我国A股集团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集团共同审计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集团聘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对下属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有着明显的抑制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共同审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制度环境较差、聘请“非四大”事务所和距离总部位置较远的集团上市公司样本中更加显著。研究为集团共同审计的监督与治理效应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证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聂建平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979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债务契约动机、扭亏为盈动机以及收益平滑动机三者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增发新股动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受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在高盈利公司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盈利良好公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建平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沪、深A股7932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对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债务契约动机与企业的研发支出资本化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扭亏为盈动机与研发支出资本化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润平滑动机与研发支出资本化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增发动机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关系,受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在盈利公司二者之间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盈利良好的企业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飞  许文俊  沐媛媛  
根据Ohlson(1995)构建的剩余收益估值体系,本文构建了"差异化竞争战略-会计盈余持续性-投资者反应"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07-2019年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1)差异化竞争战略会降低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和投资者盈余反应;(2)管理层能力、机构投资持股有助于降低差异化竞争战略对于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投资者盈余反应的不利影响;(3)差异化竞争战略会通过加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降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而降低盈余持续性和投资者盈余反应。本文研究表明,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同时,需要考虑对于企业经营持续性和资本市场定价的影响,降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维安  王新汉  王威  
盈余管理的存在 ,使得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性加强 ,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加大。那么 ,审计师是否更可能会对存在较多盈余管理的公司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后称非标意见 ) ,从而降低自身的风险呢 ?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企业管理盈余的手段很多 ,本文集中关注中国上市公司通过非经营性项目来管理盈余的行为。我们的基本假设是 :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较高的公司更可能出具非标意见。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的实证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 ,支持原假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公司通过非经营性项目管理盈余的行为对不同的审计意见影响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炜松  周焯华  张宗益  
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盈余管理行为盛行,使得监管的难度加大,审计质量很难有保 障。盈余管理的动机很多,而且在不同国家其表现形式有较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这个国家的资 本市场规则,以及政治环境等。本文研究了国内外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对注册会计师进一步提高独立审 计的质量有所裨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春瑜  
适度的盈余管理对于公司及其相关利益者来说,是有益的行为。借助盈余管理的适度调节效果,可以支持公司股价的稳定和上扬,还可以实现筹划节税,甚至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曹琼  卜华  杨玉凤  刘春艳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本文运用我国2009—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盈余管理幅度的中位数为标准将样本分为两组,以盈余管理幅度较大组的样本为研究对象,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以及审计费用对这一相关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幅度大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较高的审计费用降低了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已有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研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益佐  
内部审计质量对于盈余管理和审计定价管理会产生一定的线性关系,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共识。虽然一些研究中将内部审计质量进行量化来判断内部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以及审计定价管理的线性影响,但是这种线性关系并不是准确的函数关系,只能通过模糊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来表现。基于这一前提,在分析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以及审计定价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内部审计中一些不可量化的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丽莉  
本文选择2011-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分析师做出盈余预测的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盈余管理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的关系,更将审计质量引入到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审计质量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显著正相关;盈余管理程度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显著负相关;审计质量的提升能显著缓解盈余管理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剑锋  李淑花  阚亚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煜  
一、引言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实证会计研究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块。其主要是指经营者很自然地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那些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W.Scott,2003)。而作为公司的利益相关方,主要通过财务信息来考量与目标公司契约的行为。因此,通过盈余管理可以研究会计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而不仅对公司大小股东,而且对公司其他利益方研究和决策有重要意义。在众多对盈余管理的研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帆  武恒光  
以2001年~2012年的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结果发现:税收和贷款损失准备前利润与贷款损失准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银行业存在利润平滑现象;行业专长与税收和贷款损失准备前利润的交乘项与贷款损失准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减少了银行管理层的利润平滑。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有效约束了收益增加型盈余管理与收益减少型盈余管理。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自选择问题以及减少样本规模检验样本量影响问题,得到的实证结果均与上述结论一致,表明行业专长对银行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有效监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在将盈余管理按操纵利润的方向不同细分为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并详细探讨了正、负向盈余管理的性质、适用范围及其给注册会计师带来的法律风险差异的基础上,对政治关联企业审计师选择的策略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研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企业在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上均表现出高于非政治关联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负向盈余管理的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大所,同时,大所也有更高的可能对其财务报告签发清洁审计意见。相反,正向盈余管理的政治关联企业更偏好聘请小所,且小所也愿意对其财务报告出具标准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静静  周运兰  何春姣  
本文利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以是否实施双重审计和聘请"前十大"事务所进行审计衡量审计质量,并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检验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双重审计和"非前十大"审计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操纵应计利润;审计质量越高,公司操纵盈余的可能性越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