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3)
2023(6277)
2022(5331)
2021(5004)
2020(4345)
2019(9845)
2018(9684)
2017(19827)
2016(10822)
2015(12282)
2014(12389)
2013(12077)
2012(11030)
2011(9552)
2010(9778)
2009(9546)
2008(10034)
2007(9329)
2006(8438)
2005(8229)
作者
(28693)
(23783)
(23705)
(22806)
(15328)
(11250)
(10972)
(9213)
(8917)
(8850)
(8188)
(8078)
(7848)
(7807)
(7674)
(7239)
(7052)
(7030)
(6900)
(6773)
(5955)
(5840)
(5609)
(5579)
(5449)
(5412)
(5386)
(5302)
(4744)
(4513)
学科
管理(45341)
(43265)
(41141)
企业(41141)
(37106)
经济(37009)
(23675)
(22899)
(19364)
银行(19219)
(18459)
财务(18437)
财务管理(18407)
(17775)
企业财务(17770)
方法(16138)
数学(13771)
数学方法(13696)
(12311)
制度(12307)
(12230)
金融(12228)
(12074)
体制(10907)
业务(10345)
中国(9911)
业经(9680)
银行制(8805)
(7825)
(6791)
机构
大学(147169)
学院(145615)
(63279)
经济(61875)
管理(58286)
理学(48568)
理学院(48156)
管理学(47708)
管理学院(47425)
中国(46712)
研究(44089)
(39343)
(30476)
财经(29415)
(26605)
(25540)
银行(24470)
(23965)
(22848)
中心(22789)
财经大学(22157)
科学(21583)
(21410)
经济学(20181)
(19892)
北京(19323)
(19160)
研究所(18243)
(18218)
经济学院(18118)
基金
项目(86243)
科学(69011)
研究(65337)
基金(65199)
(54415)
国家(53982)
科学基金(48056)
社会(43342)
社会科(41244)
社会科学(41234)
基金项目(34352)
(32296)
教育(30324)
自然(30269)
自然科(29565)
自然科学(29559)
自然科学基金(29081)
资助(27182)
(26914)
编号(25834)
(23377)
成果(22509)
(20817)
重点(19175)
(19042)
教育部(18846)
(18500)
人文(18312)
国家社会(17958)
课题(17622)
期刊
(72135)
经济(72135)
研究(50487)
(37516)
(37152)
金融(37152)
中国(32988)
管理(24594)
(18134)
学报(17517)
科学(16818)
财经(16353)
大学(14706)
学学(13972)
(13628)
财会(11757)
教育(11059)
技术(10773)
会计(10691)
经济研究(10649)
业经(9749)
农业(9492)
问题(8937)
理论(8863)
国际(8108)
通讯(7944)
会通(7929)
实践(7875)
(7875)
(7813)
共检索到245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苏恒明,谢敏  
医院负债经营,就是医院通过银行贷款、财政借款,社会、职工集资等方式取得所需资金,用于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扩建病床等“硬件”建设,以提高医院诊断、治疗、康复服务的能力,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负债经营的意义 负债经营是决策者在科学预测未来医疗市场潜力和人民对医疗保健需求不断提高趋势的基础上,为扩大医疗服务项目和范围,增强医疗市场竞争能力,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伍伦  
本文以融资成本和借款期限作为银行借款契约的代理变量,实验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企业规模与银行借款契约的关系。研究显示: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得较低的借款融资成本和较长的借款期限;银行债权人出于自我保护动机导致了债务人的企业规模会影响借款契约条款的设置,即与小规模企业相比,大规模企业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借款契约条款;与大规模企业相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降低借款融资成本和获得较长期限的贷款在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企业为获得更为宽松的借款契约条款,应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同时,小规模企业应适时扩大规模分散风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姚立杰  罗玫  夏冬林  
本文以中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司治理在银行信贷决策中的作用。通过检验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的影响,我们发现,企业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方面,无论长期借款还是短期借款,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均没有影响,银行更看重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银行借款融资成本方面,我们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中只有监事会特征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银行借款融资成本有显著影响。具体地,监事会规模越大,融资成本越低;股权集中度越高,融资成本越高。本文结果说明公司治理因素在我国银行放贷决策中的作用有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慈拉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将允许中资商业银行开办人民币同业借款业务。这一以主动负债形式的筹资工具的推出,将对创新商业银行的筹资机制乃至完善宏观货币运行体系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继而提出将邮政储蓄转存款和保险协议存款这两项资金的出路纳入同业借款范畴的相关设想,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泽将  杜颖洁  杜兴强  
手工搜集了2004-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国有上市公司关键高管(董事长、总经理)政治联系的经验数据,并明确划分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实证研究了政治联系等因素对国有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与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但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无显著的相关性。在低制度环境组下,银行借款和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在地方所有的国有企业中,银行借款与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均显著正相关,但在中央所有的国有企业中,银行借款仅与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路  刘瑞琪  廖明情  
本文基于权衡理论,考察了不同所有制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行为。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公司拥有的超额银行借款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国有上市公司的超额银行借款显著多于非国有上市公司;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的超额银行借款差异减少;而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和金融危机期间,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超额银行借款的差异增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公司财务权衡理论的研究视野,并进一步证实了宏观环境的改变会对公司持有超额银行借款产生不同影响,同时为政府部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监管机构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提高监管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路  刘瑞琪  江萍  
公司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债务融资总额的角度,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层自利会加剧公司超额银行借款的过度投资行为,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则有助于缓解超额银行借款导致的过度投资。进一步考虑公司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稳定性越强,对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本文首次从超额银行借款角度探讨了公司债务融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路  刘瑞琪  江萍  
公司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债务融资总额的角度,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层自利会加剧公司超额银行借款的过度投资行为,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则有助于缓解超额银行借款导致的过度投资。进一步考虑公司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稳定性越强,对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本文首次从超额银行借款角度探讨了公司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丰富了资本结构与公司投资领域的研究视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曾莲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公司治理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和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借款成本的影响。结论表明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借款成本越低。说明上市公司改进公司治理,增强企业绩效,能有效降低借款成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炳南  刘东皇  樊士德  
依据沪深A股主板市场2007-2015年样本数据,考量中国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融资的治理效应。结果显示: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民营公司,银行借款均对其过度投资行为存在诱发作用;与短期借款相比,长期借款对公司过度投资的诱发作用更加突出。结果表明,商业信用融资有助于抑制公司过度投资,且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这种抑制作用越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林  杜金岷  苏柯  
文章探讨了货币紧缩政策对公司向银行的借款和商业信用的影响。利用联立方程组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货币紧缩对银行借款存在负向影响,支持货币的信贷传导机制;货币紧缩对商业信用存在正向影响,支持商业信用的替代性融资理论。此外,在货币紧缩时期,公司的应收账款趋于减少,应付账款趋于增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慧  杨孙蕾  
首先基于DD模型对上市公司的信息风险进行了评价,然后采用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检验了公司信息风险在不同地区和产权性质背景下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银行会对高信息风险做出降低信贷的调整。进一步将信息风险分为固有信息风险和可操纵信息风险后发现,商业银行能有效地对高的固有信息风险进行调整,但对于可操纵信息风险无法辨认,这一现象在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尤为显著。在政府干预高的地区,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信息风险和可操纵信息风险与银行借款的关系均不显著,说明政府干预程度的增加能降低信息风险对银行借款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朱炜  尹之海  
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340多万人增加到2004年底的1350万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校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机制逐步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都将面临着国内和国际竞争的挑战。扩容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军  
从银行借款利率和担保概率两个方面,研究了会计稳健性对银行借款合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借款利率,而非国有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借款担保概率。将借款银行分为国有四大行和非四大行的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四大行只对会计稳健的非国有企业在利率上有所优惠,而在担保概率上不会考虑企业的会计稳健性;非四大行会对会计稳健的企业在利率上有所优惠,但只针对非国有企业的会计稳健性降低担保概率。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会影响银行借款合约,但借款人的国有属性和贷款银行的垄断地位削弱了会计稳健性在借款合约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