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0)
- 2023(5772)
- 2022(5142)
- 2021(4856)
- 2020(4515)
- 2019(11093)
- 2018(10776)
- 2017(21674)
- 2016(12258)
- 2015(14368)
- 2014(14794)
- 2013(14955)
- 2012(13826)
- 2011(12076)
- 2010(12480)
- 2009(11987)
- 2008(12827)
- 2007(11699)
- 2006(9885)
- 2005(8978)
- 学科
- 济(49470)
- 经济(49415)
- 业(44046)
- 管理(42271)
- 企(38990)
- 企业(38990)
- 方法(27958)
- 数学(24780)
- 数学方法(24623)
- 财(23887)
- 务(19486)
- 财务(19470)
- 财务管理(19431)
- 企业财务(18464)
- 农(12150)
- 制(11184)
- 学(10497)
- 中国(10438)
- 业经(9476)
- 贸(9132)
- 贸易(9126)
- 易(8851)
- 银(8191)
- 银行(8167)
- 地方(8103)
- 农业(7990)
- 和(7705)
- 体(7484)
- 行(7247)
- 融(7019)
- 机构
- 大学(178587)
- 学院(178484)
- 济(71674)
- 经济(70089)
- 管理(69680)
- 理学(59847)
- 理学院(59235)
- 管理学(58311)
- 管理学院(57985)
- 研究(53830)
- 中国(45785)
- 财(40340)
- 京(37340)
- 科学(32976)
- 财经(30864)
- 农(30781)
- 所(28730)
- 江(27951)
- 经(27685)
- 中心(26684)
- 业大(26555)
- 研究所(25180)
- 农业(24379)
- 北京(23379)
- 财经大学(22662)
- 州(21907)
- 经济学(21585)
- 范(20448)
- 师范(20215)
- 商学(20054)
- 基金
- 项目(109589)
- 科学(84797)
- 基金(79124)
- 研究(78546)
- 家(68105)
- 国家(67541)
- 科学基金(57774)
- 社会(48229)
- 社会科(45691)
- 社会科学(45673)
- 省(43110)
- 基金项目(42713)
- 自然(38668)
- 自然科(37729)
- 自然科学(37717)
- 教育(37206)
- 自然科学基金(37076)
- 划(35952)
- 资助(33656)
- 编号(32933)
- 成果(27807)
- 部(25384)
- 重点(24758)
- 发(22128)
- 科研(22127)
- 创(22124)
- 课题(21910)
- 教育部(21684)
- 性(21661)
- 人文(21149)
共检索到267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素红
为适应纵横多向度的交易往来需要,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多会设置"内部往来"科目来核算相关内部往来款项,而其中尤以内部往来款损失的会计处理最为复杂,且相应税务筹划也最难把握。鉴于此,本文从内部往来业务经济实质和内部往来款损失会计处理依据探讨入手,以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集团内部往来款损失会计处理的三种方式及其相应税务影响效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得出了采用控股子公司清算时一次性计提债权人损失为最优会计处理方式的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往来业务 内部往来款损失 会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冯涛 龚如峰 崔雪
一些集团总部往往通过资金拆借给予子公司资金支持。当子公司发生经营亏损,无力偿还总部借款时主要有三种不同会计处理方式:一是集团总部不对系统内往来款计提拨备,待子企业清算时一次性体现损失;二是集团总部账面逐年计提减值准备;三是集团对子公司进行债务豁免。
关键词:
系统内往来款 清算 减值 债务豁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李坤刚 刘文华
案情简介■沈某于2004年4月6日进入顺达公司,任工程部技术工程师,双方签订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3年7月3日,顺达公司找到沈某,称同一集团下的另外一家公司——利达公司因业务拓展,急需技术工程师,希望沈某能到该公司工作,并告知利达公司将提升其为工程部负责人。7月21日,顺达公司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三、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金额的确定(一)资产损失处置收入、可收回金额等事项的确定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和申报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时,应先扣除资产残值、可收回金额、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其中,当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物资产等发生报废、毁损、废弃情形时,应扣除其残值等收入;当企业的股权投资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其可收回金额;当企业的债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刘远
在资产损失的处理方面,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拟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及其与会计处理之间的原则性差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在资产损失处理方面的具体运用(一)关于资产损失在所属年度进行处理的基本规定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海东 方宗友
一、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总目标 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总目标。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仅仅是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事后的反映和核算,就是当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人员对所得到的原始凭证进行真实性的复核,再按记帐凭证、帐簿、报表的形式反映出来,从而起到对经济业务核算、反映的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朝龙 庞玲
以集团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与以往研究成果存在差异的结论:集团公司内技术领先子公司适当加大技术投入有利于技术创新溢出的有效利用,但加强人才引进将对技术溢出吸收不利;技术落后子公司加大投入与引进先进人才均有利于技术创新溢出的吸收;子公司间技术差距过大不利于技术创新溢出在集团内有效利用等。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团公司 技术创新溢出 有效吸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亏霞
现行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一般是笼统地直接给出合并财务报表抵销结果,然而抵销处理的过程不易被理解。本文从个别财务报表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已经确认了内部债权债务,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内部债权债务相关问题对外部信息使用者应该怎样反映,两者之间的差额部分就是其抵销处理的结果。文章以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为例,对集团公司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原因与抵销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主要分析了初次、连续年度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以及相关递延所得税抵销处理的原理,并运用案例进行了验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冬鸣
就贷款损失准备两种会计方法而言,贷款五级分类法在计提范围及对抵押物扣除处理方面行际之间存在差异,部分机构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仅从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看,大多也未充分体现周期特征。与此同时,五级分类法下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也并不牢固。而相对于贷款五级分类法而言,贷款损失准备采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技术虽然减少了数值的主观性,但其预计期间、折现率选取与使用等仍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亟待解决。
关键词:
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五级分类 现金流量现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生逊
本文以连云港迎雁毛纺有限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首先,对公司近三年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增长能力进行纵向分析,并结合纺织行业的平均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及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其次,运用杜邦分析和沃尔评分法对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指标做出综合分析,得出各指标的优良度,评价公司的经营效果。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找出公司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华江 卜华
按现行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规定,债务重组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会因以前年度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不同而导致会计处理的结果不同。债务重组是企业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业务,账务处理应反映这一特殊情况下的真实损失,应将原来计提的坏账准备冲销,而且对该损失进行追溯调整至上年末前。
关键词:
债务重组 损失 追溯调整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高峰 杜慧玲 王应寅
一、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计提坏账准备。并规定了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几种情形。同时,制度还规定,计提坏账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永 邓剑平
在不确定性的作用下,商业银行贷款会面临风险。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常见措施。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没有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明显不足,利润虚增普遍而且严重,累积了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