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8)
2023(2734)
2022(2372)
2021(2179)
2020(1932)
2019(4846)
2018(4498)
2017(9494)
2016(4956)
2015(5477)
2014(5597)
2013(5752)
2012(5190)
2011(4049)
2010(4284)
2009(4206)
2008(4767)
2007(4391)
2006(3823)
2005(3602)
作者
(13099)
(10946)
(10717)
(10152)
(7081)
(5105)
(5094)
(4106)
(4008)
(3950)
(3643)
(3557)
(3471)
(3421)
(3369)
(3295)
(3235)
(3179)
(3176)
(3153)
(2771)
(2611)
(2583)
(2559)
(2517)
(2455)
(2446)
(2317)
(2114)
(2109)
学科
(29584)
(28369)
企业(28369)
管理(28272)
(17481)
经济(17454)
(15650)
(14605)
财务(14591)
财务管理(14573)
企业财务(14134)
方法(10356)
数学(8902)
数学方法(8838)
(5802)
公司(5143)
业经(4415)
(4408)
(3976)
供销(3975)
体制(3935)
(3859)
(3787)
银行(3785)
(3753)
(3417)
环境(3311)
(3259)
税收(3207)
(3198)
机构
学院(69548)
大学(68811)
管理(30625)
(28176)
经济(27658)
理学(26006)
理学院(25833)
管理学(25562)
管理学院(25436)
(19790)
中国(17726)
研究(16856)
财经(14939)
(13866)
(13534)
财经大学(11345)
(10275)
商学(10216)
商学院(10169)
会计(9819)
北京(8897)
公司(8770)
中心(8524)
(8333)
经济学(8203)
(8087)
科学(8013)
经济管理(7564)
经济学院(7446)
(7335)
基金
项目(39040)
科学(31398)
基金(30126)
研究(28514)
(25253)
国家(25035)
科学基金(22984)
社会(18362)
社会科(17586)
社会科学(17582)
基金项目(16015)
自然(15955)
自然科(15527)
自然科学(15525)
自然科学基金(15300)
(14115)
教育(13420)
资助(13039)
(11755)
编号(11478)
成果(9576)
(9455)
教育部(8606)
重点(8565)
(8527)
人文(8507)
(8262)
科研(7954)
项目编号(7921)
(7915)
期刊
(30109)
经济(30109)
(22253)
研究(20294)
管理(13259)
中国(13126)
(9802)
金融(9802)
财会(9606)
会计(9437)
财经(7837)
学报(7807)
科学(7265)
大学(6531)
(6479)
通讯(6417)
会通(6415)
学学(6330)
(5263)
技术(4957)
经济研究(4822)
业经(4748)
(4711)
(4657)
月刊(3860)
(3829)
国际(3751)
之友(3695)
问题(3655)
审计(3580)
共检索到108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巫绪芬  杨小平  
新《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所有资产均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集团公司内部交易产生的债权、债务,母子公司间买卖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以及母子公司之间的股权投资都必须予以抵销,无疑这些资产所计提的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左桂云  张瑞芳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内部未实现销售损益应当抵销;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应当抵销"。此规定没有规范由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合并抵销。笔者就此问题分析探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绮子  黄申  
会计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在其价值回升后转回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该规定使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并抵销较特殊而值得探讨。文章采用案例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固定资产减值金额较小、较大两个案例,分析获得减值准备的不同合并抵销金额。然后,对比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额、个别报表已计提减值准备额、合并应抵销减值准备额之大小,形成了文章的创新性结论:当个别报表所计提减值准备大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时,则不需要编制减值准备之合并抵销分录,除非为附注而重复上期分录;当个别报表减值准备小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时,该差额即为减值准备之合并抵销金额。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明光兰  
本文针对集团内部交易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的复杂抵销问题,提出了利用无形资产净值中存在的内部销售利润、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中存在的内部销售利润进行比较和计算的简易合并抵销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珍珍  
根据销售企业销售的是存货还是固定资产,可以将企业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一方生产的产品另一方购进后作固定资产;二是一方使用的固定资产另一方购进后仍作固定资产。通常第一种类型比较多见,即母公司将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子公司作固定资产。本文主要介绍这种类型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合并抵销处理,相关的暂时性差异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也应进行调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亏霞  
现行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一般是笼统地直接给出合并财务报表抵销结果,然而抵销处理的过程不易被理解。本文从个别财务报表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已经确认了内部债权债务,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内部债权债务相关问题对外部信息使用者应该怎样反映,两者之间的差额部分就是其抵销处理的结果。文章以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为例,对集团公司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原因与抵销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主要分析了初次、连续年度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以及相关递延所得税抵销处理的原理,并运用案例进行了验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循建  
文章从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标准及其估计损失与实际损失的差额等方面,说明其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如何合理计提减值准备,促使企业既能正确运用国家给予的会计决策自主权,又能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水平,杜绝或尽可能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的事情发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小雪  钟翔宇  
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推行,随后逐渐推广到所有公司。这次出台的新准则在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计量、存货管理办法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业内人士认为,它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妮  
文章主要针对新准则中的第8号准则进行了一下新旧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条件下新准则执行中应注意、应完善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宪英  李洪光  
资产减值准备对于遏止利润操纵 ,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收益、规范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资产减值准备本身又为利润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哲  
财政部于2006年初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运用实证研究,说明新会计准则的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劲松  管楠楠  
企业已按照制度要求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尚未明晰,且在计提的具体内容上也没有明确规定的计算程序,使企业具有很大灵活处理空间,更为上市公司利用其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更多的情况却是成为上市公司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进而粉饰会计报表。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行为进行治理与防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妍  李永凤  
新资产减值准则中"(长期)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能转回"的规定,是否会影响企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行为?文章以沪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企业长期资产减值并没有因为新规定而减少计提额,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与宏观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变化,但是长期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总体不高。另外,企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中固定资产减值计提比重最大,其次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静  肖红  
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提出了假设:其一,资产减值准备能够抑制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其二,资产减值准备能够导致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然后建立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应合理适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稳健性,以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防止公司投资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