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9)
2023(6300)
2022(5381)
2021(4895)
2020(4371)
2019(9560)
2018(9441)
2017(18523)
2016(9985)
2015(10915)
2014(10976)
2013(10682)
2012(9802)
2011(8686)
2010(8890)
2009(8722)
2008(8803)
2007(7944)
2006(7004)
2005(6800)
作者
(27110)
(22921)
(22443)
(21727)
(14540)
(10737)
(10373)
(8819)
(8622)
(8143)
(7794)
(7686)
(7268)
(7221)
(7127)
(7075)
(6722)
(6661)
(6537)
(6463)
(5541)
(5533)
(5355)
(5237)
(5159)
(5158)
(5050)
(5013)
(4457)
(4299)
学科
(36102)
(36001)
经济(35926)
管理(35869)
(28651)
企业(28651)
(15410)
方法(15295)
(15258)
数学(13486)
数学方法(13363)
中国(11426)
(11359)
(11127)
银行(11122)
(11121)
保险(11030)
(10457)
(10135)
财务(10118)
财务管理(10089)
企业财务(9652)
(9576)
(9480)
金融(9478)
业经(9160)
体制(8257)
农业(7451)
(7398)
制度(7395)
机构
大学(140032)
学院(138360)
(61618)
经济(60346)
管理(57334)
理学(48145)
理学院(47737)
管理学(47192)
管理学院(46925)
研究(43319)
中国(41622)
(35560)
(28694)
财经(26790)
(24271)
中心(22200)
科学(22180)
(22161)
(22114)
(20409)
财经大学(20110)
经济学(19374)
业大(18488)
北京(17960)
研究所(17790)
经济学院(17416)
(16942)
农业(16811)
(15989)
经济管理(15547)
基金
项目(88412)
科学(71482)
基金(67751)
研究(66389)
(57857)
国家(57405)
科学基金(50796)
社会(45075)
社会科(42764)
社会科学(42756)
基金项目(35466)
(32621)
自然(31922)
自然科(31227)
自然科学(31221)
自然科学基金(30715)
教育(29938)
资助(27593)
(27541)
编号(26633)
(24044)
成果(22338)
(21141)
国家社会(19492)
重点(19443)
教育部(18905)
(18645)
人文(18306)
(18150)
创新(17604)
期刊
(67522)
经济(67522)
研究(46910)
中国(30120)
(29786)
(26934)
金融(26934)
管理(21680)
(20214)
学报(17737)
科学(17470)
大学(14771)
学学(14077)
财经(13997)
农业(11943)
(11688)
技术(11018)
教育(10111)
经济研究(9823)
业经(9630)
问题(8511)
理论(8420)
财会(7898)
实践(7539)
(7539)
会计(7408)
技术经济(6631)
(6606)
现代(6463)
(6400)
共检索到221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杏花  韩敏  
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植根于其致力关联扩张的行为特征及追求产融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分析集团(关联)客户的运作特点及由其引发的信贷风险,从银行角度探索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的防控措施,提出在完善集团(关联)客户基础信息识别管理的基础上,强化集团(关联)客户的信贷总量控制与个案风险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朝平  冯文玲  戴海庆  任永生  
任一经济主体在关联关系的传导机制下,只要可能因其关联方的不当经济活动而受到损害,则应认为其存在关联风险。关联关系的类型包括投资型关联、经营型关联、债务型关联等。关联风险具有隐蔽性、突发性、连锁性、欺诈性的特征。关联风险之所以形成,既有宏观经济运行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经济个体方面的原因,还有监管机构方面的原因。通过对企业财务因素及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可以及早发现关联风险。采取控制关联企业融资总量,加强对“或有负债”的管理,争取担保实物化,实现跨地区银行分支机构合作等方式,有助于防范关联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课题组  
集团性客户相对于单个客户,在给银行带来较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这类风险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是客户,二是银行,三是社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有银行监管一处课题组  
本文首先从客户角度分析了集团 (关联 )企业的运作特点 ,分析涉及企业集团行为特征、财务管理特征及企业集团的信贷风险等方面。其次 ,从银行角度分析了上海市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集团信贷状况及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中存在的 5个问题。再次 ,本文从客户和银行两个主体的关系角度分析了银行与集团 (关联 )企业的银企关系特点 ,认为商业银行应该支持企业集团发展 ,但同时也必须改进和加强对集团企业信贷管理。最后 ,从监管者的角度提出加强对企业集团信贷管理的 6条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小明  
接连不断的集团客户事件警示我们在理论指导下系统研究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本文从集团客户自身经营特点剖析了其信贷风险的系统性特质,并认为与宏观经济、行业系统性风险相比,集团客户系统性风险更具不确定性、多发性。根据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来源,论文基于信息经济学论证了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实质,针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缺陷,提出了系统的具有实践操作性的集团客户防范机制优化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冬莉  
集团客户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营销的热点,但其风险日渐显现。集团客户法律责任承担的分散性和经济利益的一体性使其比单一客户风险水平更高,商业银行的单一客户信贷管理手段显然不适应对集团客户的管理。通过对企业法人资产的法律分类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提出对集团客户信贷管理的新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广西北海分行课题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曲莉伟  曲莉莉  
集团客户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营销的热点,但其风险日渐显现。集团客户法律责任承担的分散性和经济利益的一体性,以及监督制约机制的不规范和治理结构不尽完善等问题,使其比单一客户风险水平更高,商业银行的单一客户信贷管理手段显然不适应对集团客户的管理。通过对集团客户风险的剖析,建议对集团客户信贷管理实施严格筛选、定期访问、加强信息管理和风险预警等新举措。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肖永杰  霍东平  
近年来,一系列集团客户先后爆发债务危机,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指出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文中指出构建完善的集团客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在于:一是建立集中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集团客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包括基础信贷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联动监督机制、风险信息预警提示制度、差别化的客户管理机制、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双轨互动的风险管理机制、账户资金收支监测分析、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建设等;三是构建社会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行际信息沟通机制、社会信息监督平台及完善银行同业协会功能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连育青  连宇峰  
近年来,一系列集团客户先后爆发债务危机,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指出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提出加强集团性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肖原  贾涛  
近几年,集团性企业一直是国内商业银行重点营销、积极介入的对象,加强集团企业客户信贷风险管理极其重要。由于集团性企业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具有组织结构多样性、经营多元性、管理更复杂等特点,造成其信贷风险的表现与单一企业不同,因此,商业银行防范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重点在于:实行集团性企业统一授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关联交易和关联行为的分析和监控;严格控制集团性企业的担保虚化;加强贷后管理和风险预警等。
[期刊] 征信  [作者] 姜庆东  
近年来,集团客户之间关联交易和互保现象越来越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带来的偿债风险、道德风险越来越大。运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防范集团客户信贷风险非常必要和迫切。提出诸如加强贷前调查,做好关联企业信息资料收集工作;切实加强贷后管理,防范资金挪用风险;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金融同业合作;加强担保资格审查,高度重视关联交易等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澄  田岚  张静波  
对新巴塞尔协议下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KMV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 Metrics模型进行简单介绍并分析其优劣之处。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选择Credit Metrics模型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并运用Copula函数理论对Credit Metrics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在matlab中编程实现修正后的模型,且进行了仿真模拟实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