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5)
- 2023(3742)
- 2022(3145)
- 2021(2968)
- 2020(2575)
- 2019(5477)
- 2018(5624)
- 2017(10189)
- 2016(5960)
- 2015(6706)
- 2014(6961)
- 2013(6413)
- 2012(6039)
- 2011(5485)
- 2010(5523)
- 2009(5143)
- 2008(5047)
- 2007(4649)
- 2006(4124)
- 2005(3757)
- 学科
- 济(18440)
- 经济(18406)
- 管理(16567)
- 业(14871)
- 企(12812)
- 企业(12812)
- 制(7558)
- 学(7399)
- 体(6787)
- 财(6767)
- 农(6187)
- 方法(6088)
- 中国(5422)
- 数学(4824)
- 数学方法(4751)
- 业经(4740)
- 银(4671)
- 银行(4649)
- 理论(4548)
- 务(4486)
- 财务(4464)
- 财务管理(4457)
- 行(4449)
- 体制(4435)
- 企业财务(4259)
- 土地(3946)
- 融(3942)
- 金融(3934)
- 农业(3775)
- 策(3499)
- 机构
- 学院(81460)
- 大学(80907)
- 研究(29668)
- 管理(27522)
- 济(26929)
- 经济(26098)
- 中国(23401)
- 理学(22588)
- 理学院(22301)
- 管理学(21782)
- 管理学院(21637)
- 科学(19834)
- 农(19445)
- 京(18454)
- 所(16068)
- 农业(15249)
- 业大(14961)
- 财(14658)
- 研究所(14520)
- 江(14357)
- 中心(13663)
- 北京(11603)
- 省(11550)
- 院(11202)
- 技术(11037)
- 州(10996)
- 财经(10948)
- 范(10646)
- 师范(10449)
- 经(9856)
- 基金
- 项目(53077)
- 科学(39897)
- 研究(37647)
- 基金(36548)
- 家(33181)
- 国家(32885)
- 科学基金(26712)
- 社会(21660)
- 省(21566)
- 社会科(20346)
- 社会科学(20339)
- 基金项目(18884)
- 划(18169)
- 自然(17886)
- 自然科(17406)
- 自然科学(17393)
- 教育(17322)
- 自然科学基金(17072)
- 编号(16189)
- 资助(15053)
- 成果(14067)
- 重点(12146)
- 课题(11743)
- 部(11036)
- 发(10844)
- 体(10629)
- 计划(10584)
- 创(10450)
- 科研(10261)
- 性(9840)
共检索到131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珠勒花 乌日韩
经营用地的使用权应当是一种不具身份依附性的用益物权,应当按照物权规则来构造其运行。经营用地的使用权既可以从村集体原始取得进行整体开发,也可以与村集体合作开发。经营用地的使用权收益应提留部分用于维护和满足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并按照集体共同意志实现合理分配,从而将集体收益既体现公平又具有效率地在所有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关键词:
农村集体 经营用地的使用权 物权规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琳琳
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不可持续性的现实与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首先需要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流转制度构建理念的转变,由传统的行政管制权力主导理念到注重权利维护的规制理念。在具体的制度设上,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权属的国有化转变与流转利益配置的公平。
关键词:
土地用途管制 土地增值 规制治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耀东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正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逐步构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新机制,引导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入规范化轨道。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亚荣 余敬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收回是平衡农民集体和集体成员之间利益的重要制度保障,但目前我国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消灭、收回的法律规定过于简略,并且收回行为既包括民事行为也包括行政行为,混淆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行为的性质。应从物权变动视角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的涵义,并从所有权保护角度拓展其内涵,使之符合集体土地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从民事法律规范角度,按照土地所有权及用益物权的运行逻辑,通过对目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行为作类型化处理、明确收回的对象、规范土地所有权人撤销权的行使等措施重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圣平
问题的提出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物权法》仅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物权变动的基本规则,其具体贯彻还有赖于《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占朝 余秀荣
现行法律确立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但这种制度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法律禁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裸体”交易,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流转,但没有地上附着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进行交易或流转。本文认为,法定的两种流转方式,即集体经济组织“独立”开发或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发,应该受到地方政府的尊重并予以落实。同时,亟需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裸体”交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文
研究目的:阐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的含义,明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权益及价值类型。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权益因取得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需进一步细分。研究结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需建立在土地使用权性质相对应的基础上;现行不区分土地使用权性质,笼统评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做法,很容易产生歧义和混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子尧 郑芳
为解决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定价问题,本文采用实物期权的方法,将土地使用权看作是以房屋为标的资产的美式期权,利用无套利分析方法推导出土地定价的公式,并代入四川省2012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了土地使用权的理论价格。经理论检验发现,该模型效果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市场中土地价格增长率高于房屋价格增长率、土地价格波动率高于房屋价格波动率这两个现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平
本文针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提出了众多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为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必须对土地征收的适用范围进行严格把控,以防建设用地出现不足的情况;而对于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的流转对象来讲,我们必须进行明确划分,防止不良用地的产生;不仅注重公平,而且也应提高效率,对于因流转所得的丰厚回报,我们也应将利益均分,与此同时,再次流转机制也应提升日程,进一步实现与我国国有土地享有相同的权利,另外,对于集体建设的流转问题,我们应实行全民参与,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流转。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权 流转 公私权配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欣瑜
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性修法,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均已入法,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却甚少被立法或修法提及,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发展失衡。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之初即具有中国特色,既包含双重“公”的本质,又体现“共”的属性,具备农民生存发展福利的保障功能、农村公序良俗的维护功能、集体土地合理利用的增进功能。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法权构造对推动物权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是有必要的,系统化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有明确的权利主体、清晰的客体范围、完备的权利内容以及规范的使用期限,方能有效发挥出应有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欣瑜
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性修法,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均已入法,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却甚少被立法或修法提及,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发展失衡。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之初即具有中国特色,既包含双重“公”的本质,又体现“共”的属性,具备农民生存发展福利的保障功能、农村公序良俗的维护功能、集体土地合理利用的增进功能。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法权构造对推动物权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是有必要的,系统化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有明确的权利主体、清晰的客体范围、完备的权利内容以及规范的使用期限,方能有效发挥出应有功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亚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瑶瑶 孔祥智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关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不匹配的问题,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整理进行区分,并从时间上进行分段,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激励以及限制流转发生的关键原因,但同时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促使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土地整理的产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志斌
限制流转的理由值得商榷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项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用益物权制度。但《物权法》所规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其客体仅限于国有土地,在集体土地上能否通过出让等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物权法》没有明确规定。但该法第151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这一规定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留下了空间。《物权法》为何没有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出明确规定?学界有以下两个理由:一是时机不成熟。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正在深化,尚待总结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瑶瑶 孔祥智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关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不匹配的问题,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整理进行区分,并从时间上进行分段,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激励以及限制流转发生的关键原因,但同时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促使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土地整理的产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