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4)
- 2023(19164)
- 2022(16155)
- 2021(15069)
- 2020(12913)
- 2019(29481)
- 2018(29460)
- 2017(56432)
- 2016(30851)
- 2015(34875)
- 2014(35099)
- 2013(34505)
- 2012(31908)
- 2011(28482)
- 2010(28639)
- 2009(26499)
- 2008(26442)
- 2007(24220)
- 2006(20908)
- 2005(18863)
- 学科
- 济(121336)
- 经济(121163)
- 管理(91244)
- 业(84989)
- 企(70543)
- 企业(70543)
- 方法(54421)
- 数学(47195)
- 数学方法(46568)
- 财(36936)
- 农(34754)
- 中国(32814)
- 制(28664)
- 学(27420)
- 业经(27081)
- 地方(25916)
- 务(22948)
- 财务(22864)
- 农业(22817)
- 财务管理(22799)
- 企业财务(21639)
- 银(21255)
- 银行(21196)
- 贸(20915)
- 贸易(20901)
- 理论(20852)
- 易(20253)
- 行(20148)
- 融(19979)
- 金融(19971)
- 机构
- 学院(433026)
- 大学(432771)
- 济(171594)
- 经济(167678)
- 管理(162708)
- 研究(145300)
- 理学(138865)
- 理学院(137270)
- 管理学(134477)
- 管理学院(133686)
- 中国(112629)
- 京(92472)
- 科学(90558)
- 财(85489)
- 农(76686)
- 所(74229)
- 江(69316)
- 中心(69311)
- 研究所(66810)
- 业大(66282)
- 财经(66234)
- 经(60001)
- 农业(59951)
- 北京(57925)
- 范(56582)
- 师范(55902)
- 州(54422)
- 院(53250)
- 经济学(52764)
- 财经大学(49096)
- 基金
- 项目(288280)
- 科学(225881)
- 研究(208666)
- 基金(208126)
- 家(183063)
- 国家(181533)
- 科学基金(154879)
- 社会(130518)
- 社会科(123480)
- 社会科学(123446)
- 省(113536)
- 基金项目(109755)
- 自然(101632)
- 自然科(99237)
- 自然科学(99204)
- 教育(97847)
- 自然科学基金(97456)
- 划(95963)
- 资助(85648)
- 编号(84572)
- 成果(69980)
- 重点(65882)
- 部(63787)
- 发(61168)
- 课题(59914)
- 创(59646)
- 科研(55864)
- 创新(55837)
- 教育部(54312)
- 大学(53941)
- 期刊
- 济(192684)
- 经济(192684)
- 研究(127130)
- 中国(93272)
- 学报(72032)
- 财(70685)
- 农(69441)
- 科学(63967)
- 管理(60812)
- 大学(54662)
- 学学(51384)
- 教育(51007)
- 农业(46029)
- 融(42575)
- 金融(42575)
- 技术(39914)
- 财经(33348)
- 业经(31647)
- 经济研究(30077)
- 经(28681)
- 问题(25498)
- 业(24891)
- 版(22210)
- 图书(21433)
- 统计(20987)
- 技术经济(20688)
- 理论(19746)
- 财会(19568)
- 科技(19459)
- 贸(19372)
共检索到659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超 曲卫东 毛春悦
基于征缴视角,对德清、郫县、海城、南海四地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制度的征收机关、征收基准、征收类别、征收比例、缴纳主体和调节金用途等六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地在试行此制度时存在着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征收类别划定缺乏长效性、征收比例差异幅度大的问题。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制度应进一步厘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理论认识问题,实施统一规范与灵活差异相结合的征地办法,进一步规范征收实施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蒲方合
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缴纳主体和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缴纳主体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很难确定。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缴纳主体应为土地所有权人。应进一步明确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缴纳主体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法律责任。按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净收益,对缴纳主体超率累进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蒲方合
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缴纳主体和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缴纳主体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很难确定。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缴纳主体应为土地所有权人。应进一步明确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缴纳主体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法律责任。按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净收益,对缴纳主体超率累进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申文金 张文主
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改革试点工作,15个试点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增值收益分配状况的影响,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对顺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地区——江苏省为基础,总结了江苏试点改革的经验及,结合全国其它试点地区改革实践,重点阐述了增值收益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当前试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科学合理分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振宇 陈红霞 赵繁蓉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增值分配既是经济性问题,又是社会性和政治性问题,受益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对其入市改革的推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博弈论视角,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增值收益分配,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村集体、村集体与农户间的不同利益关系进行分析。进而从政策层面提出调整和解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振宇 陈红霞 赵繁蓉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增值分配既是经济性问题,又是社会性和政治性问题,受益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对其入市改革的推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博弈论视角,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增值收益分配,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村集体、村集体与农户间的不同利益关系进行分析。进而从政策层面提出调整和解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晓军 牛德利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的分配,是"三块地"改革试点中的重要问题。而摸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运行中收益分配状况,科学回答"谁来分、分什么、怎么分"的问题,对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困境入市主体认定难。按照改革试点精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主体可以是代表其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也可以是农村集体委托授权
关键词:
收益分配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涛 徐志锐 唐苏生
本文梳理了国有建设用地临时改变用途后增值收益征缴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系统地分析了征缴增值收益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征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增值收益 国有建设用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雄 毛星月 潘思伶 柯珂
保护农民权益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核心问题,农户对入市收益分配的满意度是反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情况的重要因素。基于重庆市大足区的实践,分析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重庆市大足区农户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的满意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50.98%的农户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收益分配感到满意,49.02%的农户表示不满意,表明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的收益分配满意的农户占比不高;(2)年龄与农户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的满意度呈负相关,家庭经济能力、入市政策的了解程度、所认为的最大收益获得者、收益分配公开程度、村集体资金管理规范程度,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农户生活水平变化都对收益分配的满意度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应当多措并举,稳步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加强农民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推进信息公开,规范资金的管理与使用;采取合理的分配标准;健全收益分配争议的解决机制来提升农户满意度,保障农民权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芳荣 靳相木 赵旭
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如何分配,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指导和规范各试点县的试点工作,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于2016年4月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提出了征收调节金的两条路线:一条是以土地增值收益为征收基础,即通过计算入市收入扣除取得成本和土地开发支出后的净收益,按净收益的一定比例征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芳荣 靳相木 赵旭
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如何分配,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指导和规范各试点县的试点工作,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于2016年4月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提出了征收调节金的两条路线:一条是以土地增值收益为征收基础,即通过计算入市收入扣除取得成本和土地开发支出后的净收益,按净收益的一定比例征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屹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被认为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保障农民土地正当权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得到管理层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农村土地,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相关研究鲜见。文章首先梳理了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概念和特殊性,进而分析了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基本原则、农民主体性、增值收益来源、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5个方面进一步探析了如何构建此项制度。最后讨论了确保制度得以构建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集体林地 用途转变 增值收益 分配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雅婷
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中,流转法律关系以外的主体如国家能否参与收益分配,以及农民集体如何在内部成员之间分配收益,是两个核心问题。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建立起一套合理合法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特生 高兴洲 赵梅 李梦圆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如何在政府、集体与农户个体间实现均衡分配是土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实践中各地对入市土地范围边界认知模糊,对土地增值本质内涵理解不足,流转收益分配缺乏理论支持、具有随意性,致使问题与矛盾频发,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明晰入市流转收益的本质来源,以各主体参与流转的贡献值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博弈论Shapley值法得出三者应得收益比例大致为23.05%~31.31%、54.40%~64.25%与12.70%~18.28%。结合实证研究,解析实际与理论存在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土地成本测算复杂和各主体利益诉求不一致,收益分配比例受到土地级别、土地用途、流转方式、单位面积流转价格、政府国土空间规划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可在此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收益分配标准,实现收益的科学合理分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雷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启动了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土地出让制度之后的新一轮土地制度变革。对承担改革任务的北京市大兴区和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等地的调研反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改变过去经营性用地主要来源于国家征收农用地的格局,对土地资源配置机制、货币投放和金融资产形成、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