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9)
2023(13880)
2022(11447)
2021(10583)
2020(8776)
2019(19566)
2018(19418)
2017(36673)
2016(20516)
2015(22968)
2014(23104)
2013(22457)
2012(20743)
2011(18762)
2010(18759)
2009(17579)
2008(17541)
2007(16112)
2006(14414)
2005(13176)
作者
(59495)
(50039)
(49389)
(47419)
(31614)
(24084)
(22602)
(19118)
(18967)
(18166)
(17058)
(16932)
(16520)
(15964)
(15926)
(15254)
(14697)
(14511)
(14440)
(14391)
(12625)
(12395)
(12157)
(11452)
(11402)
(11282)
(11116)
(11000)
(10244)
(10054)
学科
(73444)
经济(73317)
管理(61194)
(54772)
(45569)
企业(45569)
方法(25669)
(24260)
(24259)
(22311)
中国(22293)
数学(21157)
数学方法(20833)
业经(19079)
地方(18799)
(17863)
农业(15816)
(15682)
(15138)
银行(15099)
(14414)
(14279)
财务(14218)
财务管理(14180)
理论(13944)
(13685)
金融(13677)
企业财务(13442)
环境(12391)
(11959)
机构
学院(283307)
大学(281579)
(106489)
经济(103700)
管理(100977)
研究(99034)
理学(84672)
理学院(83646)
管理学(82039)
管理学院(81502)
中国(76592)
科学(61554)
(61423)
(57026)
(52067)
(50529)
(47970)
中心(46530)
研究所(45350)
业大(43462)
财经(43015)
农业(40466)
(38791)
(38673)
北京(38532)
师范(38327)
(37803)
(36877)
(35870)
技术(32538)
基金
项目(186141)
科学(144512)
研究(137995)
基金(131150)
(115633)
国家(114584)
科学基金(96381)
社会(85068)
社会科(80214)
社会科学(80192)
(75017)
基金项目(68796)
教育(64380)
(62915)
自然(61857)
自然科(60281)
自然科学(60259)
自然科学基金(59145)
编号(56907)
资助(53021)
成果(48666)
重点(42675)
课题(41926)
(40548)
(40326)
(38644)
(38006)
(37004)
创新(36199)
科研(35054)
期刊
(130328)
经济(130328)
研究(87567)
中国(68068)
(49328)
学报(48617)
(47574)
科学(42560)
教育(39656)
管理(39205)
大学(36759)
学学(34195)
农业(32182)
(30625)
金融(30625)
技术(25296)
业经(22110)
财经(21898)
经济研究(18889)
(18871)
问题(17331)
(16624)
图书(15456)
(15388)
科技(13108)
(12717)
职业(12714)
财会(12585)
(12560)
论坛(12560)
共检索到449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伏绍宏  洪运  唐欣欣  
源于国家与集体在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上的本质区别,决定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改革,绝非简单地对国有建设用地已有经验的照搬套用,而是应触及城乡二元土地利益格局的重构。本文通过对收益分配各级文件的政策梳理,结合郫都区不同收益分配案例的对比分析,围绕国家、集体、农民、社会资本四类主体,有针对性地指出重构收益分配机制面临的现实障碍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伏绍宏  洪运  唐欣欣  
源于国家与集体在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上的本质区别,决定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改革,绝非简单地对国有建设用地已有经验的照搬套用,而是应触及城乡二元土地利益格局的重构。本文通过对收益分配各级文件的政策梳理,结合郫都区不同收益分配案例的对比分析,围绕国家、集体、农民、社会资本四类主体,有针对性地指出重构收益分配机制面临的现实障碍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红霞  赵振宇  
自2015年我国进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以来,利益分配成为关注焦点。我国制定了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收益分配原则,但实践中各地分配做法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现实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典型案例的分析,认为分配实践中缺乏利益均衡的思想。要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的合理有效分配,有必要引入利益均衡的思想,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构建统筹兼顾、利益均衡的收益分配机制。进而构建利益均衡分配的理论框架,提出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益利益均衡分配机制的实施路径,以期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益的合理分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冬银  
作为全国15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之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按照明确入市规模、优化项目布局、创新构建入市主体、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和健全政策机制配套的工作思路,并依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具体实施了土地入市,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截至2016年底,郫都区已完成25宗农村集体建设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冬银  
作为全国15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之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按照明确入市规模、优化项目布局、创新构建入市主体、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和健全政策机制配套的工作思路,并依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具体实施了土地入市,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截至2016年底,郫都区已完成25宗农村集体建设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雄  毛星月  潘思伶  柯珂  
保护农民权益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核心问题,农户对入市收益分配的满意度是反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情况的重要因素。基于重庆市大足区的实践,分析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重庆市大足区农户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的满意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50.98%的农户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收益分配感到满意,49.02%的农户表示不满意,表明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的收益分配满意的农户占比不高;(2)年龄与农户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的满意度呈负相关,家庭经济能力、入市政策的了解程度、所认为的最大收益获得者、收益分配公开程度、村集体资金管理规范程度,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农户生活水平变化都对收益分配的满意度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应当多措并举,稳步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加强农民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推进信息公开,规范资金的管理与使用;采取合理的分配标准;健全收益分配争议的解决机制来提升农户满意度,保障农民权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主体和分配方式的确定提供了政策依据。基于入市收益生成机理,在初次流转中,政府、农民集体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应为参与收益分配的适格主体;在再次流转中,政府和土地使用权人都应是参与收益分配的适格主体。基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化程度,初次流转以"征税+农民集体内部协商"的收益分配方式为宜;再次流转以"征税+市场主体自治"的收益分配方式为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石小石  白中科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收益分配关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是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初次流转和再次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与利得的总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存在三层分配关系。第一层分配关系是入市总收益在农民集体和政府间的分配关系,决定了农民集体的土地净收益;第二层分配关系是政府所获收益在各级政府和不同地区间的分配关系,关系到地区利益的平衡;第三层分配关系是农民集体的土地净收益在集体与成员、成员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晓军  牛德利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的分配,是"三块地"改革试点中的重要问题。而摸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运行中收益分配状况,科学回答"谁来分、分什么、怎么分"的问题,对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困境入市主体认定难。按照改革试点精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主体可以是代表其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也可以是农村集体委托授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申文金  张文主  
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改革试点工作,15个试点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增值收益分配状况的影响,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对顺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地区——江苏省为基础,总结了江苏试点改革的经验及,结合全国其它试点地区改革实践,重点阐述了增值收益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当前试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科学合理分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雅婷  
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中,流转法律关系以外的主体如国家能否参与收益分配,以及农民集体如何在内部成员之间分配收益,是两个核心问题。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建立起一套合理合法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庆媛  杨人豪  曾黎  陈伊多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采用市场机制配置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其权益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民增加土地财产性收入起积极作用。文章基于成都市郫都区实践,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以及入市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效果及机制。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得以显化并增值,在此过程中,政府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的方式获得收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凭借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获得土地收益,并以2∶8的比例在农民个人和集体之间分配,成为农民个人及集体的土地财产性收益;(2)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农民获得"租金(现金分红)、股金、薪金和公益金",即农民获得土地财产性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入市当年农民人均直接获取土地财产性收益2 086元;(3)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助推农民增收存在存量土地资源不够多、制度不够全等制约因素,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供给,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庆媛  杨人豪  曾黎  陈伊多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采用市场机制配置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其权益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民增加土地财产性收入起积极作用。文章基于成都市郫都区实践,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以及入市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效果及机制。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得以显化并增值,在此过程中,政府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的方式获得收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凭借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获得土地收益,并以2∶8的比例在农民个人和集体之间分配,成为农民个人及集体的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映  
我国许多地方很早就开展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改革探索,但并未取得大面积的突破性进展。未来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必须注重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实现好集体土地资产收益,同时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在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的同时,在土地增值归公和税费义务上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实行同等对待,进而实现同权同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鹏举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下简称入市)尚处在试点阶段,其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仍在探索中,政府分享增值利益的方式存在争议、征收基数和比例不统一、农户与集体间的分配比例及渠道各不相同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收益分配主体集体建设用地增值利益的分配主要涉及3个层次:一是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分配;二是集体经济组织和其成员之间的分配;三是未入市地区与入市获得增值收益的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其中,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