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64)
2023(19175)
2022(15803)
2021(14791)
2020(12434)
2019(28190)
2018(27873)
2017(53345)
2016(28640)
2015(32147)
2014(31525)
2013(30442)
2012(27706)
2011(24797)
2010(25056)
2009(23310)
2008(22057)
2007(20068)
2006(17224)
2005(15255)
作者
(79162)
(66186)
(65538)
(62638)
(41744)
(31598)
(29778)
(25483)
(25185)
(23802)
(22470)
(22344)
(21339)
(20765)
(20509)
(20495)
(19397)
(19190)
(19029)
(18970)
(16387)
(16129)
(15992)
(15241)
(14838)
(14771)
(14717)
(14603)
(13415)
(13077)
学科
(106460)
经济(106315)
管理(88477)
(83849)
(72361)
企业(72361)
方法(47658)
数学(41379)
数学方法(40647)
中国(34370)
(33093)
(29670)
(29577)
金融(29569)
(28897)
银行(28857)
(27989)
(27736)
业经(26171)
地方(23120)
技术(21985)
(21452)
(21301)
财务(21216)
财务管理(21173)
理论(20552)
企业财务(20152)
农业(19567)
(19088)
(18071)
机构
学院(386756)
大学(384627)
(153807)
经济(150360)
管理(149525)
理学(128177)
理学院(126829)
研究(125888)
管理学(124278)
管理学院(123551)
中国(101867)
(80491)
(76433)
科学(75951)
(63069)
(61514)
中心(61105)
(59847)
财经(59508)
业大(56843)
研究所(55608)
(54001)
北京(50059)
农业(49091)
(48528)
师范(47952)
(47818)
经济学(47608)
(46659)
财经大学(44424)
基金
项目(263150)
科学(208203)
研究(193126)
基金(190549)
(166437)
国家(165036)
科学基金(142700)
社会(122377)
社会科(116062)
社会科学(116036)
(104672)
基金项目(99956)
自然(92481)
教育(90767)
自然科(90390)
自然科学(90358)
自然科学基金(88749)
(87775)
编号(77891)
资助(77783)
成果(63262)
重点(59647)
(58660)
(57851)
(55898)
课题(55177)
创新(54311)
(51369)
国家社会(50814)
科研(50320)
期刊
(168690)
经济(168690)
研究(112787)
中国(85921)
(62306)
学报(60071)
管理(59104)
(57470)
科学(55005)
(48235)
金融(48235)
教育(47890)
大学(46912)
学学(44190)
农业(37919)
技术(37418)
财经(29904)
业经(27894)
经济研究(26867)
(25741)
问题(21236)
(20636)
科技(18903)
(18739)
技术经济(18629)
统计(18274)
(17634)
理论(17407)
图书(17329)
财会(16857)
共检索到586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红强  林倩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居民增收增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与国有土地入市不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利益分配复杂、融资渠道不畅等特点,当前研究对入市实施机制、金融支持模式仍缺乏深入理解。在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选择D区进行深入调研,总结提出了区级统筹推进机制、入市收益分配机制、镇级公司联营机制、项目整体谋划机制等四大机制创新。研究发现,以"整体授信分批实施+打造合规还款来源+提供区级增信支持"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模式,可有效解决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融资困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萍  于璐源  丁富军  
我国现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由于主体不同表现出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村集体主导和运作,与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形成"互补"关系的模式;另一种是乡镇政府主导的,与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形成"竞争"关系的模式。研究认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该保留其特殊性,并与国有土地出让形成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应该影响集体土地性质的改变。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要因地制宜,保持集体土地的性质、适度规模的进行流转,才能有效规避入市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才符合当前改革的主要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勇   张宇豪  
基于“内在逻辑-实践探索-现实挑战”的研究路径,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1)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改革目标的基础在于强化集体土地产权;(2)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配置体系是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3)探索统筹兼顾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重点;(4)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是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路径。今后仍需在明晰产权主体、扩大入市范围与强化用途管制、完善收益共享机制、健全政策配套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雷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启动了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土地出让制度之后的新一轮土地制度变革。对承担改革任务的北京市大兴区和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等地的调研反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改变过去经营性用地主要来源于国家征收农用地的格局,对土地资源配置机制、货币投放和金融资产形成、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潇  吴克宁  阮松涛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如何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稳妥地打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扇门,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实施保护资源优先战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维护农民土地财产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雷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启动了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土地出让制度之后的新一轮土地制度变革。对承担改革任务的北京市大兴区和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等地的调研反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改变过去经营性用地主要来源于国家征收农用地的格局,对土地资源配置机制、货币投放和金融资产形成、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伏绍宏  洪运  唐欣欣  
源于国家与集体在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上的本质区别,决定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改革,绝非简单地对国有建设用地已有经验的照搬套用,而是应触及城乡二元土地利益格局的重构。本文通过对收益分配各级文件的政策梳理,结合郫都区不同收益分配案例的对比分析,围绕国家、集体、农民、社会资本四类主体,有针对性地指出重构收益分配机制面临的现实障碍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伏绍宏  洪运  唐欣欣  
源于国家与集体在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上的本质区别,决定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改革,绝非简单地对国有建设用地已有经验的照搬套用,而是应触及城乡二元土地利益格局的重构。本文通过对收益分配各级文件的政策梳理,结合郫都区不同收益分配案例的对比分析,围绕国家、集体、农民、社会资本四类主体,有针对性地指出重构收益分配机制面临的现实障碍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逾峰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较大,但使用效率偏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其增值潜力明显,改造入市资金筹集压力较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有广东东莞模式、江苏昆山模式、湖南长沙模式等,金融机构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也取得了一定经验。但由于用地确权有困难,流转无序,现行法律法规体系滞后于相关政策出台,导致相关金融供给仍显不足。为此,我国应该加快修订相关法规,健全市场体系,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工作,引导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袁堂钢  赵栩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土地制度创新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大有可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应纳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盘考虑,不断优化制度供给,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土地要素活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需要新的制度供给须要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和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就是将农村集体原来直接支配的土地资源转变为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益林  徐霞  王森  杨浩  
为了有效推进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积极入市,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8个制约因素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层级划分,构建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约因素的4阶ISM模型,从而得到制约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直接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红霞  赵振宇  
自2015年我国进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以来,利益分配成为关注焦点。我国制定了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收益分配原则,但实践中各地分配做法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现实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典型案例的分析,认为分配实践中缺乏利益均衡的思想。要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的合理有效分配,有必要引入利益均衡的思想,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构建统筹兼顾、利益均衡的收益分配机制。进而构建利益均衡分配的理论框架,提出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益利益均衡分配机制的实施路径,以期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益的合理分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广东南海可谓声名赫赫之地:作为广东省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之一,当年的南海县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列;划为佛山市辖行政区以后,南海区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综合实力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亚军宝座。2017年,南海地区生产总值达26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2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使南海土地资源瓶颈效应日显,反过来促进了其对土地制度改革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妮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并有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这是贯彻实施《民法典》精神的应有之义,其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可以实现统合农地资源利用以及农民收益增长的双重价值目标。然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并非易事,从理论层面审视,由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客体维度的二元划分与整体性规范意涵的模糊,导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束之高阁且流于表面;从实践层面观察,由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成本高昂,造成农民权益保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公共利益理论的适用,需要对地方政府逆向选择的行为与政府的职权性定位予以分析阐释。为此,一方面,以明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私权属性为规则入口,逐渐提升政府作为"守夜人"的主导功效,推进现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体性与程序性规范有效落地;另一方面,借助内生型与外生型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源聚合作用,依托农民权益救济的"避风港"规则,形塑《民法典》实施下协调、周严的农民权益保障规范体系,从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龙开胜  
本文认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能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用地、资金和制度保障,今后须从处理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关系、合理设置入市方案条件、加强入市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途径等方面,提升“入市”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精准度和强度。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