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7)
2023(14129)
2022(11658)
2021(10722)
2020(8733)
2019(19418)
2018(19314)
2017(36053)
2016(19743)
2015(21342)
2014(21024)
2013(20616)
2012(19278)
2011(17634)
2010(17706)
2009(16325)
2008(15578)
2007(14208)
2006(12924)
2005(11298)
作者
(57729)
(49173)
(48106)
(45778)
(30336)
(23404)
(21661)
(19088)
(18612)
(16971)
(16848)
(16008)
(15670)
(15078)
(14981)
(14760)
(14500)
(14036)
(13932)
(13719)
(12228)
(12106)
(11880)
(11413)
(11202)
(10735)
(10679)
(10467)
(9810)
(9697)
学科
(97192)
经济(97095)
(53231)
(50331)
管理(49009)
农业(33522)
(31114)
企业(31114)
方法(28490)
地方(25355)
数学(25280)
数学方法(25109)
业经(24154)
中国(23010)
(18930)
(17940)
(17302)
(14582)
(14298)
(14166)
贸易(14160)
(13681)
地方经济(13667)
环境(13342)
(12854)
银行(12807)
农业经济(12634)
(12297)
(12263)
金融(12255)
机构
学院(277640)
大学(271713)
(121191)
经济(118794)
管理(101478)
研究(100752)
理学(87325)
理学院(86304)
管理学(84906)
管理学院(84413)
中国(77030)
(71363)
科学(62330)
(56882)
农业(55160)
(51704)
(50836)
业大(50377)
研究所(47027)
中心(46936)
(43493)
财经(39933)
经济学(36621)
(36456)
(36224)
师范(36001)
(35331)
北京(34962)
农业大学(34945)
(34594)
基金
项目(187242)
科学(145710)
研究(135886)
基金(134056)
(118996)
国家(117838)
科学基金(98976)
社会(88284)
社会科(83103)
社会科学(83081)
(75565)
基金项目(71695)
(62149)
自然(62137)
自然科(60615)
自然科学(60592)
自然科学基金(59492)
教育(59473)
编号(55486)
资助(51978)
成果(43848)
(43089)
重点(41981)
(40277)
(38681)
(38670)
课题(38170)
国家社会(36990)
创新(36184)
科研(35199)
期刊
(148706)
经济(148706)
研究(80663)
(74157)
中国(59913)
农业(49848)
学报(49790)
科学(43988)
大学(37621)
(37577)
学学(36215)
管理(33441)
业经(29031)
(27712)
金融(27712)
教育(25120)
(24007)
技术(22856)
经济研究(22465)
问题(20389)
财经(19633)
(17086)
(16609)
世界(15792)
农村(15436)
(15436)
农业经济(15234)
业大(14546)
技术经济(14236)
经济问题(13917)
共检索到426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立  王亚华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突破农村集体行动困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7年的暑期调查数据,以农户参与灌溉设施供给为例,对集体经济如何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体经济既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庄集体行动,也可以通过村民归属感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还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民归属感,进而影响村庄集体行动。其中,村干部领导力是最主要的路径。进一步探讨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的村庄差异。村庄治理失灵会削弱集体经济对村干部领导力和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也会制约村干部领导力的发挥。只有在治理有效的村庄,集体经济才会促进村庄集体行动。本文深化了集体经济影响村庄集体行动的机制认识,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露  朱玉春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荣  蔡书凯  
本文基于集体行动理论框架,利用安徽省稻谷主产区村级调查数据分析村庄规模、收入不均等性、户均耕地规模以及外出打工户数比例等因素对村庄农田灌溉设施建设之集体行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庄规模和收入不均等性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方向都是先正后负,呈"倒U型"特征,即只有在村庄规模和收入不均等性处于中等水平时,村庄集体行动才容易形成;户均耕地规模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外出打工户比例对村庄集体行动存在抑制效应。本文分析结论具有重要政策含义:一是应合理设置村庄规模,不宜过小或过大;二是应认同适度的收入差距,防止收入均等化和两极分化;三是应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户均耕地规模扩张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有正影响,但不显著。进一步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提升的边际效应都比较显著,在农户参与意愿提升方面,强连接网络边际效应略大于弱连接网络,而在农户参与程度提升方面,弱连接网络边际效应远大于强连接网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鹏龙  胡羽珊  王亚华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农保作为现代经济制度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公共治理提出了挑战。探究参加农保对农户合作行为的影响,发现农保显著降低了农户对集体灌溉事务的讨论、参与和贡献程度,且这种负向影响主要出现在北方农村。与补偿产量和价格的农保相比,补偿收入的农保对合作的影响更强,农户对农保的产品认知和投保意愿也会影响合作行为,而农业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农户相互依赖性、社会资本、农业依赖性、劳动力外流及收入异质性等方面对农保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和分析,提出通过区别化推广农保、培育新型社会资本及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有望实现农保的完善与乡村治理的提升协同并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卫龙宝  凌玲  阮建青  
本文在集体行动理论基础上建立理论框架解释村庄特征影响村民形成集体行动,进而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内在机制;利用CGSS村级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研究表明,村庄规模显著负向影响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村庄密度显著正向影响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而基于宗族结构的传统社会关联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珍  
本文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视角分析村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理,以团结村为例,探析农地流转后村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变化。研究显示,村庄规模与成员结构是影响成员参与供给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集体行动的重要因素;农地流转改变了村庄规模及成员结构,使村庄中经营农业的成员数量减少,村庄成员结构由同质性变为异质性,村庄从个体规模相等且规模很小的大集团变成个体规模不等的小集团,促进了集体行动的形成,最终提升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提出了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有序稳定流转农地、农地应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发挥村委会在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的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向楠   乐章  
集体经济实力与村民自治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反映了集体经济资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8年数据,利用多层回归模型与工具变量法,本文从民主自治的过程维度与有效自治的结果维度实证考察集体经济实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效应及约束条件。结果发现,第一,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具有显著的民主增进效应,利益关联强化有利于提高村民选举参与率,尤其是中低社会阶层的选举参与率。第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并不必然推动村庄有效自治,集体经济的治理效能还受到村庄社会关联度的调节,即在社会关联度较高的村庄中,才能更好地发挥集体经济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动员作用,推动集体行动达成与村庄治理有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艺宁  潘伟光  
自2015年开始,我国农村先后进行五批股改试点,致力于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集体产权模糊的问题,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但当前集体经济外部依赖性强,整体水平不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理论机制阐述和案例分析对股改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股改能够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并实现分红和增进农民社会福利;股改通过提高农民集体认同,形成农民集体行动,改变资源配置,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股改对集体经济影响具有时滞性。最后提出加快集成改革,有序破除农村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发挥地方财政职能支持农村建设,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守住各类底线红线、探索适合的发展模式与路径、进行市场化经营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培衢  刘伟章  
文章以漳河灌区农户灌溉行为的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论证了农户灌溉行为受大水利渠系状况、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基本用水保障率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验证了文章提出的理论命题。研究结果显示,在优先考虑基本用水保障率较高的灌溉方式的前提下,农户会选择一种灌溉费用最小的灌溉方式;责权明晰的水利设施管理制度有利于灌溉用水费用的节约,催生了农户自主治理灌溉事物的行动;受制度环境和自身资源禀赋约束,农户灌溉事务集体行动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文章认为,渠系状况的改善,水利设施治理制度的明晰,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的增强是农村水利和谐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1991年初,中央政研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的274个固定观察村点的双层经营体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其重点之一是,这些村庄集体(指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下同)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的情况。274个调查村除个别外大都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燕华  
本文以H镇为例,探讨村庄合并、村委会选举与农村集体行动的关系。作者认为,村庄合并扩大了村庄的规模,增强了社区的异质性,从而改变了村委会选举的逻辑,即候选人必须通过选举动员以争取不熟悉村民和陌生村民的支持。在有公共问题的合并大村中,集体行动宣传往往成为最重要的选举动员模式。候选人为了吸引选票,一般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集体行动宣传,这在客观上使村委会选举成为集体行动的动员平台。在同等情况下,集体行动代表因其行动历史,更有可能赢得合并大村的选举。由集体行动代表和背负选举承诺的候选人组成的村委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动员结构。在H镇,当公共问题基本解决后,在大村选举中难以胜出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辉  梁巧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困境及其成因。论文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对合作社社员和非合作社社员的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了合作社这一组织制度的意义。进而对箬横西瓜合作社的发展成因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性和阻力进行了分析。文章还概括了该合作社发展和运行中的一些有益经验,最后给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蕊  陆迁  
本文检验男性外出务工致使女性成为家庭事务的主要决策者,这一变化特征是否对农村集体行动产生影响。利用陕西、甘肃、宁夏3个省份849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探索外出务工、女性决策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分析法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人数越多,村庄集体行动的参与程度越低;(2)务工人数对家庭事务是否由女性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务工人数越多,女性决策概率越大;(3)女性决策对集体行动参与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其平均处理效应约为-0. 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