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6)
2023(9322)
2022(7727)
2021(6899)
2020(5579)
2019(12333)
2018(12287)
2017(22805)
2016(12352)
2015(13633)
2014(13891)
2013(13771)
2012(13278)
2011(12484)
2010(12876)
2009(12120)
2008(11384)
2007(10558)
2006(9822)
2005(8739)
作者
(36904)
(31155)
(30943)
(29707)
(19564)
(14683)
(14025)
(12050)
(11766)
(11082)
(10790)
(10197)
(10178)
(10054)
(9676)
(9543)
(9018)
(8859)
(8811)
(8714)
(8186)
(7579)
(7525)
(7305)
(7121)
(6842)
(6644)
(6598)
(6329)
(6237)
学科
(76224)
经济(76162)
管理(30119)
(29555)
(29281)
方法(21576)
地方(20944)
农业(19597)
数学(19301)
数学方法(19199)
中国(18077)
(17468)
企业(17468)
业经(16018)
(14937)
(13872)
贸易(13868)
(13715)
(13520)
(13303)
地方经济(13140)
(11735)
(11666)
(10214)
(9885)
金融(9877)
(9161)
银行(9142)
产业(9004)
(8929)
机构
学院(186722)
大学(184514)
(89825)
经济(88065)
研究(69949)
管理(66036)
理学(55928)
理学院(55232)
管理学(54348)
管理学院(53985)
中国(52659)
(39676)
科学(39503)
(38240)
(35956)
(35081)
研究所(31576)
中心(31242)
财经(30697)
经济学(30060)
(29819)
(27699)
业大(26871)
经济学院(26861)
农业(26731)
(24973)
(24702)
师范(24698)
北京(23936)
(23075)
基金
项目(119280)
科学(93735)
研究(90054)
基金(86323)
(74639)
国家(73984)
科学基金(62397)
社会(60750)
社会科(57306)
社会科学(57295)
(47128)
基金项目(44697)
教育(39540)
(38141)
编号(36313)
自然(35856)
自然科(35000)
自然科学(34989)
资助(34948)
自然科学基金(34352)
成果(30547)
(28322)
重点(26896)
(26484)
国家社会(26124)
课题(25710)
发展(23566)
(23526)
(23267)
(23043)
期刊
(113852)
经济(113852)
研究(60409)
中国(40697)
(39183)
(29588)
学报(29539)
科学(26838)
农业(25392)
管理(23651)
大学(23277)
学学(22380)
业经(19391)
(19124)
金融(19124)
经济研究(18762)
教育(17074)
财经(16428)
技术(15889)
问题(15399)
(14436)
(11996)
世界(11097)
技术经济(10350)
(10083)
经济问题(9973)
农业经济(9946)
国际(9936)
统计(9933)
(9781)
共检索到299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秀江  谭雨婷  
以广州20个经济联合社(行政村)为例研究村集体公共支出结构的效率,通过构建模型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共支出结构对村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民幸福感与公共服务支出和分红支出呈正相关,与经营性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呈负相关,其中行政管理支出的影响最显著;集体经济水平在公共支出与幸福感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村民幸福感并未随公共支出同步增长,经济水平低的村社公共服务支出对幸福感的边际效用更大。应根据集体经济水平确定公共支出结构和公共服务支出类别,严格控制行政管理支出比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明忠  陈晓杰  魏滨辉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基于集体行动视角,利用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双重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检验村庄特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相较感到比较幸福或非常幸福的农民,仍有35.6%的农民感到不幸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农民幸福感,这一结论通过了工具变量法等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来增强农民幸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处于中西部地区、民主水平越高、拥有大学生村官和村主任任期越长的村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越明显。据此,建议应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积极倡导乡村民主,并鼓励村干部任期适当延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向楠   乐章  
集体经济实力与村民自治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反映了集体经济资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8年数据,利用多层回归模型与工具变量法,本文从民主自治的过程维度与有效自治的结果维度实证考察集体经济实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效应及约束条件。结果发现,第一,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具有显著的民主增进效应,利益关联强化有利于提高村民选举参与率,尤其是中低社会阶层的选举参与率。第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并不必然推动村庄有效自治,集体经济的治理效能还受到村庄社会关联度的调节,即在社会关联度较高的村庄中,才能更好地发挥集体经济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动员作用,推动集体行动达成与村庄治理有效。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鸣  
基于CGSS2010和CGSS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公共文化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公共文化支出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首先,公共文化支出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村居民幸福感概率提高2.87%;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文化支出对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再分配水平、互联网使用和社会信任感是公共文化支出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作用机制。最后,精神状态、认知能力、社会阶层认同、道德素养和文化活动参与五种不同文化元素符号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逐渐递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玉娟   孙丹丹   刘传磊  
集体经济公司化经营,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前沿探索。集体经济公司化经营有“单村独资”“联村合作”“整镇组团”等模式,在公司管理、业务范围、风险管控等方面虽有不同,但也面临着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自主性不强、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发展积极性不高、双重监管过于严格,发展灵活性受限制、税收政策无优惠等。进一步探索集体经济公司化经营,需要赋予集体经济公司更强的自主权、给予有力的政策激励、建立宽严相济的内部运行和外部监管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贺雪峰  何包钢  
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一项制度。依据村民自治制度实施场域的村庄状  况的不同 ,这一制度安排的实践后果会有不同。本文试图依据村集体掌握经济资源的多  少 ,将作为强制实施的村民自治制度实践后果的民主化村级治理 ,区分为动员型村级治理  和分配型村级治理。这两种村级治理类型由于村集体经济资源多少的不同 ,而在具体表  现中具有相当的不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汤凤林  
近年来我国正陷入"幸福悖论",这引发人们对公共政策目标定位的重新思考。政府公共政策目标应该由经济增长向居民幸福感最大化转变;公共支出政策主要是通过提供能有效满足居民幸福生活需求的公共产品来提升其幸福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居民幸福生活的公共需求变化要求支出政策公平与效率的最佳权重相应变化。以公共支出结构变化过程中居民幸福感变化的数据为基础,从居民幸福感视角对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提出建议: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幸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基于幸福视角的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消除不合理收入差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洪曙  鲁元平  
本文利用中国一般社会调查(CGSS)数据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论发现:(1)增加公共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公共支出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增加农民的消费来实现,在控制了消费之后,公共支出的作用显著下降;(2)对公共支出进行分解发现,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等社会性支出是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支出,其他支出对农民幸福感并没有显著影响;(3)公共支出对不同收入等级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它对低收入农民幸福感的影响最大,穷人的消费水平较低,他们更加依赖于政府的公共支出,这进一步证实了公共支出确实是通过促进消费来影响农民幸福感的。鉴于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有利  王荣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政社分设后,没有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名义上属于集体,但法律对集体产权具体归属界定模糊。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属于乡村政府。乡村政府对集体资产负盈不负亏,乡村政府是集体资产盈利时的所有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集体资产亏损时的所有者。在这种产权结构下,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效率,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建立独立的产权清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即有利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也有利于保护产权所有者农民的利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宣宣   耿鹏鹏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实现公平享益是村民和谐、村庄善治的重要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其可以诱导“效率导向下的公平实现”,从而成为维护村庄经济社会交往秩序的基础性力量。本文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农民社会交往”的分析框架,揭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维护村社和谐、密切村民交往的实现逻辑,阐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效应。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将激励村社农民开展密切的社交活动和人情往来,维护村民和谐,促进村庄善治。机理分析发现,集体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村社成员收入公平,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从而构建起村社和谐稳定的经济享益基础与分配格局。进一步证据表明,集体经济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村社成员增收和享益公平,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构建起村社和谐稳定的经济享益基础与分配格局,而且能够繁荣村社志愿服务和组织参与,协调治理体系,保障村社和谐稳定。本文强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仅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而且能够促进村庄善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红  王有强  
现行法律对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规定的不合理,导致产生许多问题。完善村民委员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应依照法人理念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依照公司治理结构来重构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罗海平  
长期以来对"集体经济"以及"集体所有制"的认识都深受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偏离了"集体经济"的本来含义。马克思只有合作制的理论论述却没有使用"集体所有制"这一概念,而合作制却是集体经济的原初规定。相对于国有全民经济、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的本质规定以及现代公司制的发展要求,集体经济组织应该从"无差异所有者"群体向"有差异所有者"的法人企业转变;从集体成员"无差异政治福利"的所有者权益实现形式向能定量化、兼顾风险偏好和利益激励的"按股分红"转变。同时,需要剥离集体企业员工作为所有者个体和公司职员的双重身份,理顺所有者和职员的分配关系。而这些都必须基于对集体经济本质的重新认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有机会参加了合作经济学会的学术讨论会,边听边记,加上本人的一些认识,组成了这篇短文——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论述过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形式,他们只是认为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合作制作为中间环节。列宁说过:“合作制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泽琦   陈海江   陈亚东  
运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探究了未完成改革和完成改革两类村民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家庭成员外出就业来增进农村居民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改革对中低收入和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结合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可干预性,增强农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与提升农村治安类公共品供给,是降低改革与未改革两类村民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泽琦   陈海江   陈亚东  
运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探究了未完成改革和完成改革两类村民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家庭成员外出就业来增进农村居民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改革对中低收入和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结合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可干预性,增强农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与提升农村治安类公共品供给,是降低改革与未改革两类村民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