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2)
- 2023(9428)
- 2022(7667)
- 2021(7204)
- 2020(5978)
- 2019(12904)
- 2018(12443)
- 2017(22359)
- 2016(12324)
- 2015(13736)
- 2014(13565)
- 2013(13051)
- 2012(11814)
- 2011(10706)
- 2010(10883)
- 2009(10049)
- 2008(10153)
- 2007(9103)
- 2006(7982)
- 2005(7082)
- 学科
- 济(47192)
- 经济(47141)
- 管理(43102)
- 业(35910)
- 企(32356)
- 企业(32356)
- 财(23725)
- 学(15932)
- 中国(15452)
- 地方(15056)
- 方法(14915)
- 技术(14247)
- 财政(12544)
- 制(12459)
- 农(12053)
- 数学(11592)
- 数学方法(11403)
- 业经(11391)
- 理论(10900)
- 技术管理(10620)
- 务(10467)
- 财务(10431)
- 财务管理(10391)
- 政(10155)
- 体(9953)
- 企业财务(9915)
- 银(9000)
- 银行(8969)
- 行(8545)
- 地方经济(8410)
- 机构
- 大学(169006)
- 学院(168906)
- 济(64392)
- 经济(62869)
- 管理(62165)
- 研究(60694)
- 理学(52727)
- 理学院(52081)
- 管理学(51141)
- 管理学院(50805)
- 中国(45764)
- 科学(39056)
- 财(38048)
- 京(36149)
- 所(31455)
- 研究所(28308)
- 农(27554)
- 江(27404)
- 中心(27122)
- 财经(25869)
- 范(24133)
- 业大(23861)
- 师范(23847)
- 经(23272)
- 北京(22533)
- 院(22371)
- 农业(21517)
- 州(21453)
- 省(20345)
- 技术(20322)
- 基金
- 项目(112948)
- 科学(88901)
- 研究(84461)
- 基金(79418)
- 家(70215)
- 国家(69603)
- 科学基金(59158)
- 社会(52985)
- 社会科(50134)
- 社会科学(50122)
- 省(46646)
- 基金项目(41729)
- 划(38492)
- 教育(38393)
- 自然(36438)
- 自然科(35609)
- 自然科学(35592)
- 自然科学基金(34911)
- 编号(34689)
- 资助(30312)
- 成果(29695)
- 创(26544)
- 重点(26084)
- 发(25187)
- 创新(25041)
- 课题(24853)
- 部(23459)
- 国家社会(22393)
- 项目编号(22037)
- 科研(21076)
共检索到267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乔燕君
本文以集体物品为骨架,联结其根基部分的三个财政场域—共同体、共用资源池和委托代理关系,融合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和法学,形成共通的、事实基础的、因果逻辑关系贯穿其中的全新知识话语体系,可望为公共财政创建一个共同的解释基础,进而终结财政学的无根基和碎片化状态,并对复杂棘手的现实作出系统而非零星的回应。
关键词:
集体物品 财政场域 新综合 新财政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乔燕君
本文以集体物品为骨架,联结其根基部分的三个财政场域—共同体、共用资源池和委托代理关系,融合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和法学,形成共通的、事实基础的、因果逻辑关系贯穿其中的全新知识话语体系,可望为公共财政创建一个共同的解释基础,进而终结财政学的无根基和碎片化状态,并对复杂棘手的现实作出系统而非零星的回应。
关键词:
集体物品 财政场域 新综合 新财政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财政学在世界各国有共性的一面,也有特色的一面,这与不同国家的底层逻辑相关。要形成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必须从财政学的底层逻辑入手:树立不确定性是世界的基本性质的世界观,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观,构建促进公共风险最小化的风险国家观。只有从世界观、发展观和国家观三个基本问题来创新财政学的底层逻辑,才能回答好“财政究竟是什么”“财政应该干什么”“财政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以及央地关系”等问题,为构建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打好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美英财政学体系内容之演变特点张馨本文的分析仅局限于以下方面:(1)只对“财政学”专著(包括教科书)进行介绍,而不涉及对散见于各经济学论著中的财政思想和理论的分析;(2)不包括对各财政刊物上的财政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归纳;(3)不涉及财政学的各分支学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杨照南
广义财政学体系初探许毅,杨照南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实现“九五”时期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根本转变,这是当前体制改革和建设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方针是基于对当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客观矛盾的深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解建立
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课程体系改革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深化教学综合改革值得研究的领域。"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独立性、适用性强的特点,以实现课程结构体系的优化、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终点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科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学生内在潜质的增强和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潮
财政主体是财政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国家出现后,国家成了财政主体的抽象物,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者,是活动着的财政主体。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以及群体规模的扩大,财政主体作为财政活动的决策者和实施者,经历了公众—君主—公民的演进过程。深化对财政主体演进的研究,不仅对指导中国财政实践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要求,而且对发展中国财政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财政主体 演进 中国财政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孝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当代财政理论与实践窘境的根本源头之一,可追溯到对制约财政过程的制度环境缺失适当的理解与建构。这些制度环境的总和可被概念化为财政场域(fiscal field),即公共财政活动在其中得以展开的制度性公共空间。本文鉴别了六个最重要的财政场域:财政分离、课税强制、共同资源池、财政授权、财政受托责任与竞争安排,以及财政赋权。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分析框架涵盖财政场域的四个层次——分析功能、清单与属性、作用机制和救济路径。由此形成的公共财政的过程理论作为智识财政学的基石,专注于合理预见那些由制度安排引起的非意愿后果。财政改革不应只是刻意追求意欲结果,更应致力于构建预见性强的制度安排以使非意愿后果能被合理预见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齐守印
公共经济学作为研究在混合经济体中起主导作用的公共经济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其理论体系科学与否,不仅关系到该理论对实践指导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关系到公共财政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建设。公共经济思想理论20世纪20年代即开始在中国传播,近20年来译自欧美的外来版本和本土学者参照舶来理论写作出版的《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如雨后春笋。但迄今为止,公共经济理论发展本身存在三大困惑:一是与公共财政学(也包括公共管理学)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二是研究对象、范围、范式各色杂陈,缺乏贯穿公共经济再生产全过程的理论体系结构;三是在基础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采取回避态度。因此,实现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邦驰
对我国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目前学术界尚存在着较大分歧,甚至是原则性分歧,需要理论工作者从中国国情出发,认真加以探索。为此,本文就“西方公共产品论”能否成为我国财政理论的基础,如何坚持、发展和完善“国家分配论”及如何合理借鉴西方财政理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若干见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世运 周巧红
建立财政学科体系及其理论框架的新思路王世运,周巧红一、对财政性质的再认识长期以来,在我国财政理论研究方面,往往重视用理性的思维方法,以“生产关系”为研究突破口,热衷于论证财政的产生发展、概念本质、职能体系、与经济的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而不习惯或者说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远
财政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和独立出来的一个新学科。200多年来,财政学演变发展的历程表明了它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厚的科学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充分认识财政学具有跨越多学科的综合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适当拓宽财政学研究的领域,立足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理财学的有机统一,运用财政政策和预算、税收等手段,调节资源配置和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国家治理、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把现代财政学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市场经济,财政职能,财政学理论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邦驰
一、“公共产品论”能否成为我国财政理论的基础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化,西方经济理论的大量引进,财政基础理论探索日益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讨论的焦点是“国家分配论”在新形势下是否还有用?过时没有?“公共产品论”能否替代“国家分配论”成为构建我国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骁 张明
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在经济学分化综合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受到经济学分化综合发展趋势的影响。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学自产生以来,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沿分化综合的路径发展演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学具有逐渐转向国家分配论与公共经济学相综合的趋势,即向政府经济学综合。
关键词:
分化 综合 财政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