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8)
- 2023(17139)
- 2022(14046)
- 2021(13397)
- 2020(11125)
- 2019(25703)
- 2018(25894)
- 2017(48729)
- 2016(26565)
- 2015(30078)
- 2014(29832)
- 2013(28718)
- 2012(26102)
- 2011(23331)
- 2010(23645)
- 2009(21736)
- 2008(21616)
- 2007(18905)
- 2006(16623)
- 2005(15127)
- 学科
- 济(99963)
- 经济(99807)
- 管理(79679)
- 业(72401)
- 企(63433)
- 企业(63433)
- 方法(47008)
- 数学(40640)
- 数学方法(39878)
- 财(31045)
- 中国(26784)
- 农(25991)
- 制(25739)
- 业经(23157)
- 学(23089)
- 理论(20754)
- 务(19460)
- 财务(19381)
- 财务管理(19334)
- 体(19146)
- 企业财务(18416)
- 银(17433)
- 银行(17387)
- 融(17210)
- 金融(17203)
- 地方(16900)
- 农业(16608)
- 行(16573)
- 贸(15790)
- 贸易(15780)
- 机构
- 大学(370108)
- 学院(367669)
- 济(144229)
- 经济(141039)
- 管理(139382)
- 研究(122733)
- 理学(119722)
- 理学院(118432)
- 管理学(115881)
- 管理学院(115201)
- 中国(94001)
- 京(78667)
- 科学(74784)
- 财(72897)
- 所(61332)
- 农(60425)
- 中心(56641)
- 财经(56503)
- 江(56219)
- 研究所(55442)
- 业大(55264)
- 经(51421)
- 北京(49809)
- 范(47640)
- 农业(47112)
- 师范(47013)
- 院(45950)
- 州(44553)
- 经济学(44409)
- 财经大学(42283)
- 基金
- 项目(247776)
- 科学(194781)
- 研究(180094)
- 基金(179214)
- 家(157793)
- 国家(156530)
- 科学基金(134057)
- 社会(112426)
- 社会科(106429)
- 社会科学(106402)
- 省(96940)
- 基金项目(93059)
- 自然(88070)
- 教育(86235)
- 自然科(86040)
- 自然科学(86012)
- 自然科学基金(84492)
- 划(82451)
- 资助(74626)
- 编号(72730)
- 成果(60299)
- 重点(56657)
- 部(55027)
- 课题(52006)
- 创(51777)
- 发(51565)
- 创新(48458)
- 制(47853)
- 科研(47802)
- 教育部(47548)
- 期刊
- 济(158446)
- 经济(158446)
- 研究(108889)
- 中国(77989)
- 学报(60816)
- 财(60295)
- 管理(55470)
- 科学(54691)
- 农(53817)
- 教育(49089)
- 大学(47933)
- 学学(45026)
- 农业(35789)
- 技术(35717)
- 融(34785)
- 金融(34785)
- 财经(28964)
- 业经(25422)
- 经济研究(25325)
- 经(24856)
- 问题(20372)
- 业(19072)
- 版(18687)
- 统计(17795)
- 科技(17087)
- 图书(16625)
- 技术经济(16620)
- 理论(16547)
- 策(16369)
- 财会(15925)
共检索到553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怡
公平与效率的消长及平衡一直是制度变革所要解决的核心命题。作为林业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广东,在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中,没有推行以"耕者有其山"为目标的"均山制"改革模式,而是设计了"均股均利"的创新制度安排。本文研究认为,无论是从目标选择还是改革实践来看,这一制度安排均呈现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特征。
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 公平 效率 制度安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敏新 肖平 张红霄
基于2006年在福建省邵武市的周源、上坪、高南、杨家墟4村,针对农户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获取的资料,就"均山"的性质、意义、多样化实施模式等进行研究。"均山"是将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初次公平分配给农户的过程,是农民追求平等权利的结果,也是建立林业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前提。研究显示:"均山"是一种受当地村民欢迎的产权分配方法,实行分户经营,是当地村民长期自愿的选择;资源数量和可控程度对"均山"目标实现程度和模式有重要影响;实行"均山"的村、组,出现了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迹象。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岚 李怡
围绕"明晰产权",广东省以"均股均利"为核心,从确保收益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构建配套设施等方面设计了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架构。从内因上反映了广东省集体林权改革实施"分山到户"的现实困难,从外因上描述了均股、均利而不均山的客观环境,最大限度实现了参与主体利益的平衡及稳定。从近期来看,为使这一模式真正发挥作用,需进一步考虑其政策执行的持续性、林地流转的适度性和林地经营的科学性。
关键词:
林权改革 均股均利 制度设计 绩效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怡 高岚
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级实践进行考察发现,区域制度创新产生于纵向和横向逻辑关系的综合作用,其"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制度框架在长期将更有利于承包大户的林业经营行为而不是普通林农的林业生计活动。进而,广东实践的客观绩效尤其是促进林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优于主观绩效和其他目标。可以认为,广东模式出自效率偏好,意在强化"集体经营→大户经营"的发展路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自强 李锦宏
不同的林改方式会对农民间可行能力差异产生不同的影响,可行能力差异越大,农民的相对剥夺感越强,从而对改革政策的满意度评价越低。基于"可行能力—相对剥夺—满意度"的逻辑思路,采用广东省的农户调查数据,检验不同林改方式下农民对林改政策的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民对林改政策总体评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对以"分"为主的"均山制"改革的满意度高于以"不分"为主的"均股均利制"改革,"均山制"制度安排更有利于农民可行能力的塑造;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是农民行使可行能力的基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刘金龙
以1992年开始实行均山制的上坪村为案例村,对均山制的制度机理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集体林权基本制度应在赋予农民个体平等经营山林的初始权利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和实施将环境服务的社会需求转换为农户需求,引导农民行为符合森林持续经营的目标需要,以缩小环境服务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差距。
关键词:
均山制 初始产权 制度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正春 徐雪松 高岚
在对林业"三定"时期"均山"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的基础上,从林改制度设计与政策适应性调整的角度,对广东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与高度概括,充分肯定了广东对集体山林实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具体做法,指出了林改制度设计的路径选择,分析了广东集体林"合作共有"的产权模式,并针对提高林改工作的绩效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自强 高岚
现有研究从环境因素的视角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模式安排略显不足,制度安排受到环境因素的内在约束,两者的匹配程度直接作用于改革的现实绩效。本文以制度影响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ESCP分析方法,对辽宁、福建和广东等地区的改革模式从环境因素、产权结构和现实绩效进行比较,提出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应与环境因素相匹配。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模式 制度安排 比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友荣
首先对福建省尤溪县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组建的5个林场有限公司的改革工作步骤和实施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了组建林场有限公司的改革经验和公司运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认为这一改革模式值得借鉴,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 林权制度改革 林场有限公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荣 冷知周
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宜春市集体林权经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林地流转中出现了诸如登记评估难、资产处置难等新情况、新问题,亟需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本文对宜春市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现状和瓶颈进行了调查,提出改善县域金融支持集体林权改革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荣 冷知周
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宜春市集体林权经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林地流转中出现了诸如登记评估难、资产处置难等新情况、新问题,亟需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本文对宜春市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现状和瓶颈进行了调查,提出改善县域金融支持集体林权改革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战男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理论,分别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潜在成本3个角度,对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进行了探讨,构建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结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减少制度成本的建议,旨在为下一步进行集体林权制度绩效的分析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制度 改革 成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齐联 马驰知 胡耀升
在明晰产权之后,如何挖掘集体林业改革发展着力点,需要典型引路、试点先行。梳理了浙江、福建、江西、辽宁等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的探索与创新成果。浙江省浦江县启动林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创造"保底+分红"新模式,实现林农收益陡增50倍;龙泉市探索发放"林地流转证",让林地变个种法,林农换个活法;福建三明市创新金融产品,"林业+金融"释放效益N次方;江西赣州市多方式推进林地流转,多模式利益联结,提升林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辽宁新宾积极发展家庭林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林地效益;重庆南川区建立集体林地纳入国家公园的补偿机制,全方位保护农民权益;云南昆明市强化政府社会化服务职能,全面...
关键词:
林权改革 地方实践创新 分享与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常玲 谷建才 张建华 孙淑娟 顾巍巍
重点论述了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重点和目标,以及改革的实质、思路、主要内容。指出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群众造林绿化积极性明显提高,社会资金开始向林业聚集,农民从林业中得到了更多实惠等,但依然存在思想不解放、确权发证工作困难、林权抵押贷款工作落实困难等突出问题。认为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依法确权发证,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坚持政府协调,推动财政、保险等部门对林业的协作支持;加快配套政策的研究与改革。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河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源 谢德海
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南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出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明晰后,重点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适应集体林区特点的经营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机制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