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3)
2023(16089)
2022(13909)
2021(13198)
2020(11074)
2019(25475)
2018(25788)
2017(49222)
2016(27378)
2015(30649)
2014(31001)
2013(29931)
2012(27605)
2011(25078)
2010(25394)
2009(23658)
2008(23338)
2007(20582)
2006(18562)
2005(16648)
作者
(78340)
(64932)
(64361)
(61731)
(41567)
(31104)
(29410)
(25368)
(24633)
(23543)
(22200)
(22192)
(20906)
(20862)
(20534)
(19986)
(19391)
(19301)
(18682)
(18663)
(16477)
(16217)
(15808)
(14850)
(14510)
(14475)
(14450)
(14401)
(13182)
(12899)
学科
(98635)
经济(98490)
管理(83244)
(74781)
(63884)
企业(63884)
方法(40955)
数学(34703)
数学方法(34206)
(30670)
(28488)
中国(28203)
(26716)
(23925)
业经(23577)
地方(20106)
理论(18900)
(18823)
(18677)
财务(18587)
财务管理(18548)
(18373)
银行(18325)
农业(18142)
企业财务(17613)
(17498)
(17360)
贸易(17353)
(17295)
(17083)
机构
大学(380969)
学院(379426)
管理(147244)
(147087)
经济(143534)
研究(131050)
理学(125563)
理学院(124123)
管理学(122034)
管理学院(121302)
中国(99164)
(82770)
科学(80703)
(74304)
(66804)
(61880)
研究所(60266)
中心(58914)
(58872)
财经(57063)
业大(56021)
北京(53030)
(51687)
(51602)
师范(51121)
(48267)
农业(47802)
(46832)
经济学(42913)
财经大学(42148)
基金
项目(252638)
科学(197198)
研究(188159)
基金(180490)
(157157)
国家(155818)
科学基金(132632)
社会(115466)
社会科(109193)
社会科学(109166)
(98841)
基金项目(95005)
教育(87030)
自然(85912)
自然科(83741)
自然科学(83721)
(83428)
自然科学基金(82202)
编号(78444)
资助(74606)
成果(66160)
重点(56650)
(55706)
课题(55102)
(53337)
(51808)
(48606)
创新(48282)
项目编号(48217)
教育部(47656)
期刊
(169872)
经济(169872)
研究(117084)
中国(80956)
学报(61090)
(58194)
(56416)
管理(55865)
科学(55140)
教育(50536)
大学(46323)
学学(43072)
农业(37958)
(36968)
金融(36968)
技术(32875)
业经(28026)
财经(27956)
经济研究(25569)
(23849)
问题(21654)
图书(21389)
(19118)
理论(18816)
科技(18353)
(17686)
实践(17201)
(17201)
现代(17141)
技术经济(16812)
共检索到580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淑英  
本文从分析森林资源管制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森林资源管制的必要性在于林业的外部性;鉴于不同性质林业的不同经营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是有差异的,政府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管制方式对负外部性采取强制性管制,对正外部性采取激励性管制;现行的"一刀切"式的管制制度的效应,并论证了其政策激励悖论的理论渊源在于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和管制导致的产权残缺;提出了森林资源管制制度重构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英  宋维明  
我国在集体林区推行新一轮林权改革政策,以期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等措施提高林农的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本文以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林区农户的各项权利指标,运用OLS和SUR方法分析各项权利的确权状况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确权促进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增长,没有发现放宽采伐限额可能减少森林蓄积的证据,从而保证流转权能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钟全林  陈少腾  王桂英  
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产权纠纷、林地使用费的收取、森林资源交易、经营技术与集体生态公益林管理等森林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有纠纷的林地进行审查并重新界定,不同区域区别对待、制定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体系、组建森林资源交易市场等相关建议与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利梅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2003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成为关键,引起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且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焦点。但是国内针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起步较晚,研究的不全面,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为出发点,以西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分析目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文剑  王于洋  江民星  
集体林产权改革对实现中国森林资源永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集体林产权及其结构为视角,归纳分析近20年国内外关于集体林产权改革以及林地产权安全影响森林资源变化的研究,以期廓清集体林产权改革对森林资源影响研究观点及其争议,并分析缺陷和未来研究方向。现有研究多认为集体林产权改革能激励农户造林管护,并减少毁林与森林退化,有效实现森林资源的增长。已有文献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但现有理论研究未能考察中国非农转移客观情景,更忽略了林权之间的交互机制;实证研究缺乏对集体林产权影响森林资源动态效应的分析,也未能妥善处理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未来研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①将劳动力非农转移情境纳入理论模型,并考察各林权之间的交互机制;②科学识别产权及其结构影响森林资源的动态效应;③在计量分析中应重点关注测度偏误、遗漏变量、自选择偏误及双向因果等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志芳  张琦  
从营林生产和采运生产2个方面阐述了现行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状况,指出林权制度改革后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发生的变化及面临的挑战,进而探讨了林权制度改革后未来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即从3个方面展开:分类经营管理、参与式管理、采伐限额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闫平  慕晓炜  
文章对国内外森林资源监管制度建设与发展现状,我国国有林场在该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制度的一些建议,旨在为我国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实施,确保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不再受到破坏,国有森林资源总量不流失等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闫平  慕晓炜  
文章对国内外森林资源监管制度建设与发展现状,我国国有林场在该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制度的一些建议,旨在为我国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实施,确保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不再受到破坏,国有森林资源总量不流失等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名章  
党的十六大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抓住国有资产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搞活国有林场经济。第一,只有创新国有林业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才能推动国有林场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实施国有林场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不能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静曦  冷华  谢晖  李伟平  张伏全  
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价值,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的缺失已成为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我国当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错位和国家意识淡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才能从体制和制度上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新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的建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文章提出了体制建设的总体架构设计、目标效能、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工作深度和各级应当承担的职责。建立新型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是我国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不忘初心管好森林资源,是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工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静曦  冷华  谢晖  李伟平  张伏全  
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价值,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的缺失已成为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我国当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错位和国家意识淡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才能从体制和制度上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新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的建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文章提出了体制建设的总体架构设计、目标效能、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工作深度和各级应当承担的职责。建立新型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是我国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不忘初心管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岚  
一、建立森林资源产业的必要性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不足同人口爆炸、环境恶化一起构成了制约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障碍。据世界银行预测,1990~2030年间,世界总人口将增加37亿,对食品的需求几乎要翻一番,全世界的工业产出量和能源利用量有可能提高2倍,发展中国家将增加6倍。为此,许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关路  张景静  张一宁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林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森林碳汇不仅可以通过吸碳释氧功能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建立与完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能够更好地盘活林业资产,解决林业生产经营的资金缺乏问题,为长期开展更大规模的森林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搭建森林碳汇交易平台,健全与完善森林碳汇的相关机制,能更好地推动林业生产经营者的联合经营,实现互利互惠,最终促使林业生产与经营迈向规模化,实现更加有效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秋娟  靳爱鲜  张玉珍  李金兰  原民龙  黄选瑞  
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对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森林经营者利益,以及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法律法规,是一个自上而下、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本文总结了现行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主要法规,分析了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的背景变化,以及现行的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在保障经营者利益、政策形式和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改革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东生  陆珺  
介绍了中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现状;指出监督机构和人员缺乏,监督体系不健全,信息机制不活,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地方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错位等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缺陷;提出中国进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设想;建议对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制度进行调整: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监督系统的职能定位,其次要建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与监督机构、人员的定额配备指导制度,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执行资源林政岗位主要负责人上管一级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