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66)
- 2023(20438)
- 2022(17455)
- 2021(15990)
- 2020(13615)
- 2019(30803)
- 2018(30724)
- 2017(58013)
- 2016(32055)
- 2015(35722)
- 2014(35791)
- 2013(35064)
- 2012(32457)
- 2011(29771)
- 2010(29873)
- 2009(27935)
- 2008(27371)
- 2007(24531)
- 2006(21956)
- 2005(19353)
- 学科
- 济(137869)
- 经济(137687)
- 管理(91378)
- 业(85854)
- 企(69143)
- 企业(69143)
- 方法(55000)
- 数学(47821)
- 数学方法(47323)
- 农(41274)
- 中国(35177)
- 财(34907)
- 学(31192)
- 地方(31075)
- 业经(31023)
- 制(29600)
- 农业(27353)
- 贸(21517)
- 贸易(21506)
- 体(21330)
- 银(21148)
- 银行(21073)
- 融(21031)
- 金融(21023)
- 务(20771)
- 易(20748)
- 财务(20690)
- 财务管理(20644)
- 理论(20290)
- 环境(20245)
- 机构
- 大学(457035)
- 学院(454903)
- 济(185122)
- 经济(181079)
- 管理(172427)
- 研究(160726)
- 理学(148088)
- 理学院(146341)
- 管理学(143764)
- 管理学院(142939)
- 中国(119831)
- 科学(99877)
- 京(98026)
- 财(87799)
- 农(84695)
- 所(82319)
- 研究所(74711)
- 中心(72809)
- 业大(72493)
- 江(69976)
- 财经(68723)
- 农业(65397)
- 经(62329)
- 北京(62137)
- 范(60365)
- 师范(59677)
- 院(58222)
- 经济学(56352)
- 州(55395)
- 省(52547)
- 基金
- 项目(308430)
- 科学(240189)
- 基金(222155)
- 研究(221645)
- 家(195974)
- 国家(194320)
- 科学基金(164695)
- 社会(140208)
- 社会科(132598)
- 社会科学(132564)
- 省(121610)
- 基金项目(117687)
- 自然(107298)
- 自然科(104669)
- 自然科学(104635)
- 自然科学基金(102769)
- 划(101921)
- 教育(101774)
- 资助(91131)
- 编号(89077)
- 成果(73391)
- 重点(69740)
- 部(67530)
- 发(65882)
- 创(63209)
- 课题(62875)
- 创新(59120)
- 科研(58929)
- 国家社会(57755)
- 教育部(57467)
- 期刊
- 济(213567)
- 经济(213567)
- 研究(138237)
- 中国(95040)
- 学报(80814)
- 农(79411)
- 科学(70660)
- 财(67839)
- 管理(63213)
- 大学(61056)
- 学学(57893)
- 农业(52495)
- 教育(51075)
- 融(44146)
- 金融(44146)
- 技术(38220)
- 业经(34848)
- 财经(34805)
- 经济研究(33740)
- 经(29836)
- 问题(27525)
- 业(25480)
- 版(23649)
- 科技(22251)
- 技术经济(21680)
- 业大(21302)
- 理论(21079)
- 图书(20730)
- 统计(19915)
- 贸(19446)
共检索到691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孔祥智 郭艳芹 李圣军
通过对永安市15个村实地调查,从村集体收入、财经使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其他福利以及村级债务状况四个方面分析了林改对于村级经济的影响,认为产权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通过改革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改革过程中应坚持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建全制度,加强监督,村财政收入使用应向服务领域倾斜。
关键词:
集体林权 改革 利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静 李婷婷 申津羽 温亚利
基于前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研究成果,以福建永安市为调研对象,通过构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AHP方法展开林改绩效综合评价。然后,将林改绩效作为一个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永安林改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0.801,林改绩效较显著,并且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有较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将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莹 刘伟平
在全面推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前期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课题的调查情况,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从林地经营的投入、产出,林地的流转,林改的满意度和政策需求等方面,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了林农的林业生产收入,拓宽了林业融资渠道;同时也导致林业投入的增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加强。最后指出提高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政策方向。
关键词:
集体林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永安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杰 刘伟平
通过调研发现,福建林权制度改革尚存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亟待健全,林业信贷扶持力度不够;森林保险尚待推进;林业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林业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创新和完善林业融资体制,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健全森林保险制度,降低森林经营风险;加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规模化程度;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问题 对策 福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刘金龙
“轮包制”以兼顾森林规模经营和初始产权动态分配为特色,在福建林业产权改革中令人关注。在对高南村“轮包制”产生的背景、效应以及瑕疵分析基础上,认为,轮包制在静态时点上具有相对合理性,但受制于初期投入对资金的依赖度、限额采伐制度、以及中标价格水平等多种因素,其在实现农户增收、村财政需求以及森林持续经营的多重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
轮包制 制度效应 制度瑕疵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源 谢德海
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南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出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明晰后,重点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适应集体林区特点的经营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机制 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全林 程栋梁 何承耕 谢剑斌 谢辰婧
选取福建省永安市等8县(市),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调查法对各指标进行打分、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其权重的方法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综合社会效应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施,在森林资源质量、林农经营效果、森林防火、社会文明、区位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但也存在林地及有林地面积减少与区域生态质量下降等方面的不足。不同区域间的林改政策实施效果存在差异,但差距不大。8县(市)的综合效果依次为:永安市>厦门市>德化县>武夷山市>建阳市>邵武市>上杭县>光泽县,永安市最好,光泽县最差,并略差于"林改"前。"均山制"与"均股制"政策的实施效果要好于村小组集体经营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静晗 李静静 张悦东
[目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村民利益的重大制度创新,村民满意度是衡量改革绩效的主要标尺。研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村民满意度、提升改革绩效、深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830份调研问卷数据,应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村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与层级结构。[结果](1)有序Log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家庭收入水平、公平感知、政策认知和村民参与对村民满意度产生了显著影响。(2)ISM模型分析发现,公平感知和政策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村民参与是中层间接因素,社会关系、家庭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结论] 为提升村民对改革的满意度,应加强改革宣导,拓宽参与渠道,建立反馈机制,积极推动村民参与改革、提升村民的公平感知和政策认知水平,同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以增强村民获得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彧挥 孙娟 高晓屹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林业保险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业务萎缩的现象。当前,林业保险是中央政府非常关注的集体林和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深入进行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进行影响林农对林业保险需求的因素分析对建立完善的保险运作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福建永安市林农的实地调查数据,首次运用累积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林农对林业保险需求的因素,并对国家补贴保费对参保意愿的影响进行了McNemar检验。从而为建立林业保险机制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制定依据,为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指出了工作重心。本文通过运用计量模型方法定量分析了影响林业保险需求的因素,弥补了该林业经济研究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
林业保险 林农 需求意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小军 谢屹 王立群 温亚利
森林经营问题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得到重视。以福建省邵武市和尤溪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156个农户样本数据,分析农户造林、砍杂、施肥和管护4方面的森林经营行为现状;基于利润最大化理论,选择Probit模型,分析家庭、林地、非林生产、林业生产、制度因素5方面17个变量对农户森林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造林、砍杂、施肥和管护4类森林经营活动的参与性分别为64.1%、36.5%、33.3%和46.2%;造林行为受户主受教育水平、户主是否主要从事农林业超过10年、用材林比重、林改前是否进行过造林、家庭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影响显著;砍杂行为受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是否距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蔡晶晶
"分山到户"是当前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主要做法之一,"共有产权"则保留了传统的"按份共有"传统。文章应用"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制度分析框架,以福建省5个案例村为例,通过分析在"分山到户"与"共有产权"两种改革模式中,社会—生态关键变量的互动对林改结果的不同影响,指出无论是产权"分置"或"统合",都无法保证我国森林资源的永续发展,都是两种不完善的政策选择。单一的政策机制无法解决全部问题,更大的挑战在于从广阔的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入手,改善生态系统经营,促进社会适应性治理,最终使人类与森林的关系更加和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景新 余勇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总支出和本年收益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在5个民族自治区后列;影响区域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除了村域区位和非农产业发展外,主要表现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资源配置和管理上。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扶贫攻坚计划中增加支持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清理村组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培训提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配置与管理集体"三资"的能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妍 徐晋涛 李凌
介绍了江西省林权改革第一阶段明晰产权工作的主要做法,并运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了林权改革的实施对自留山、责任山、集体山的林地经营模式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自留山和责任山的经营模式在林改前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几乎不受林权改革影响;而集体山林的经营模式受林改的影响较大,林改之后股份合作、承包、转让等模式逐渐取代了集体统一经营的模式成为集体山林经营的重要模式;提出了江西省林权改革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经营模式 影响 江西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振滨 郑逸芳 林丽梅 许佳贤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多个层面对农户林业经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基于福建省林权改革"一村一策"的现实基础,选取典型样本村,文章探讨了改革后农户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农户间地块数量及林地规模的变动差异较大;林地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变大;林地破碎化程度小幅降低。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加大对林农的资金支持,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引导林农转变经营观念,鼓励多种形式经营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