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1)
- 2023(19990)
- 2022(16965)
- 2021(15809)
- 2020(13285)
- 2019(30339)
- 2018(30296)
- 2017(56874)
- 2016(31746)
- 2015(35322)
- 2014(35400)
- 2013(34546)
- 2012(31910)
- 2011(28982)
- 2010(29106)
- 2009(27034)
- 2008(26574)
- 2007(23586)
- 2006(21098)
- 2005(19037)
- 学科
- 济(122160)
- 经济(121994)
- 管理(89653)
- 业(84167)
- 企(69461)
- 企业(69461)
- 方法(48930)
- 数学(41753)
- 数学方法(41202)
- 中国(36446)
- 农(34973)
- 财(32997)
- 地方(29206)
- 业经(29185)
- 学(29099)
- 制(28931)
- 农业(23118)
- 银(21987)
- 银行(21907)
- 贸(21786)
- 贸易(21769)
- 易(21068)
- 行(21000)
- 融(20909)
- 金融(20901)
- 理论(20608)
- 体(20392)
- 环境(20006)
- 务(19727)
- 财务(19639)
- 机构
- 大学(444120)
- 学院(442679)
- 济(171641)
- 经济(167707)
- 管理(167089)
- 研究(158399)
- 理学(142668)
- 理学院(140951)
- 管理学(138403)
- 管理学院(137611)
- 中国(118404)
- 科学(100849)
- 京(97487)
- 农(83253)
- 财(82627)
- 所(82375)
- 研究所(74805)
- 业大(71689)
- 中心(70711)
- 江(68207)
- 农业(65023)
- 财经(63863)
- 北京(62389)
- 范(60241)
- 师范(59507)
- 院(58147)
- 经(57861)
- 州(54540)
- 省(51055)
- 经济学(50373)
- 基金
- 项目(299497)
- 科学(232252)
- 研究(214916)
- 基金(213040)
- 家(189115)
- 国家(187516)
- 科学基金(157932)
- 社会(132954)
- 社会科(125762)
- 社会科学(125729)
- 省(118824)
- 基金项目(112811)
- 自然(103728)
- 自然科(101194)
- 自然科学(101163)
- 划(100736)
- 自然科学基金(99311)
- 教育(99035)
- 资助(87389)
- 编号(87248)
- 成果(71940)
- 重点(68199)
- 发(66294)
- 部(64578)
- 课题(62387)
- 创(61738)
- 创新(57719)
- 科研(57333)
- 计划(55890)
- 教育部(54333)
- 期刊
- 济(197418)
- 经济(197418)
- 研究(133488)
- 中国(96938)
- 学报(79538)
- 农(76097)
- 科学(69773)
- 财(63740)
- 管理(62430)
- 大学(59248)
- 教育(56227)
- 学学(55753)
- 农业(51368)
- 融(41900)
- 金融(41900)
- 技术(38180)
- 业经(33936)
- 财经(31178)
- 经济研究(30686)
- 业(26844)
- 经(26704)
- 问题(25743)
- 科技(23029)
- 版(22506)
- 图书(22238)
- 业大(20953)
- 技术经济(20259)
- 理论(20229)
- 林业(19271)
- 资源(19250)
共检索到676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锋泓 奉钦亮 覃凡丁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广西林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三个层面构建林业总产值等2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然后利用2006年和2013年中国林业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测算得出2006年广西林业发展水平为全国排名第九,2013年为全国排名第二。进一步分析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经济效应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对生态效应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于社会效应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广西集体林区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最后提出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广西 林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奉钦亮
以广西林业生态安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从林业基础资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资源发展潜力、林业生态投资、森林主要灾害等五个层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的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有所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为继续提升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文章还从林地破碎程度加剧、经营者利益诉求有待增强、挖掘林业资源发展潜力、控制森林主要灾害等方面提出讨论。
关键词:
广西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生态安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建龙
充分肯定并集中概括了浙江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与制度创新。浙江省全省年林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用占全国2%的林地产出了占全国8%的林业产值,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产业大省的跨越,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要求各地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等地的典型经验。强调要从推进林业改革、推动林业发展、提高林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提升林业经营水平方面,充分认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出当前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并明确提出了下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探索推行集体林地三权分置,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吸引各种资本进入林业,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 王怀品 赵仕通 程荣竺 曾维忠
基于林业统计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来我国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林业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协同度不高,但呈现波动上升演变态势;(2)林业子系统发展的有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产业经济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建设保障子系统、生态资源子系统;(3)影响林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方向和程度的关键因素是建设保障子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林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烂
从农户林木产品销售收入变动角度,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对福建省10县(区)2006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并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增加农民的林业收入进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命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获得产权明晰的林地或林木资源,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木资产销售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权明晰对农民经营林业的劳动与资本等要素投入产生的激励也不显著。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民 林业收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炳坤 叶兴庆
分析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因。指出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落实“四权”(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实现“三还”(还山于民、还树民、还利于民)。坚持五项原则,即先行试点、逐步推广;以民为主、体现民意;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兼顾各方、合理分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其改革的具体做法:一是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确保收益;二是进行林权登记,发(换)林权证;三是完善流转机制,规范流转行为;四是完善配套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实践证明,通过三年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加快了造林步伐,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增加了农民和集体的收入,推动林业基层组织职能转变,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一弓 王云平 俞贺楠 杨正沛
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人文指数(SHDI)的改进,定量评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林权改革 可持续发展 SHD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杰 黄利
基于辽宁省8个县(市)340户林农调查数据,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林业产业的发展变化和林农(包括村集体)主观意愿2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产业发展仍存在3个主要问题:资金问题、采伐限额以及缺少林业合作组织。由此提出加大林业投入、开展林权抵押业务、适度放开采伐限额制度以及推进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产业发展 辽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帆 赵仕通 黄薇薇 程荣竺 徐俊杰 曾维忠
基于林业统计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四川省林业复合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业复合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协同度不高,但呈波动上升演变态势;林业子系统发展的有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产业经济子系统、建设保障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生态资源子系统;建设保障子系统的有序度与林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线性耦合度最高。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改革;克服"木桶效应",加强对林业复合系统"短板"子系统的扶持;发挥建设保障子系统的杠杆调节作用;加强各子系统的"反哺"与互补;建立健全林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绩效评价、监测与预报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金龙 张译文 梁茗 韦昕辰
林业作为环境与发展的纽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覆盖了政治承诺、国家发展规划、缓解贫困等复杂政策问题,林业政策也越来越成为一项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林业政策制定过程日益重视部门间的协调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合作。本文阐述了林业政策协调和合作的内涵,综合Scharpf的负向协调和正向协调理论,以及Metcalfe对部门间政策协调等级的划分来构建分析框架,将林业政策协调分为"自主决策、信息通报、意见咨询、避免冲突、达成共识、上级裁决、设置红线、明确优先目标、整体战略"九级,并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评估我国林业政策协调和合作的水平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发现在中央层面,林业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林业政策协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冬梅 雷显凯 康小兰 朱述斌
基于2011—2017年跟踪调查364户样本农户的数据,运用DEA-Tobit分析方法,对农户林业生产经营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林业生产经营的综合效率偏低,资源优化配置不明显;调查的样本农户技术效率偏低,未能实现林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样本农户规模效率均值为0. 535;集体林改配套政策中,林业保险、林业合作社和林业科技服务等政策对农户林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按照对林业生产经营效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最为关键的是参加林业保险、参加林业科技服务和参加林业合作社。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林业保险制度、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推动林业合作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阴雨菲 侯方淼 刘璨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背景,在分析全国林业融资困境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多案例分析,选取福建省沙县区、浙江省遂昌县、四川省蓬安县及辽宁省本溪县4个典型县区,探究东南、西南和东北集体林区的地方政策促进当地林业融资发展的具体实现途径。研究发现:以福建省沙县区、浙江省遂昌县为代表的东南集体林区的地方政策主要通过直接补贴或创设新的融资模式、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当地林业融资;以四川省蓬安县为代表的西南集体林区主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加强林业融资的建设;以辽宁省本溪县为代表的东北集体林区主要通过提供优惠贷款、贴息、政府投保的方式补齐林业融资的短板。通过对比研究,探究不同集体林区政策作用的异质性,从地区和国家层面针对导林业融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阴雨菲 侯方淼 刘璨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背景,在分析全国林业融资困境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多案例分析,选取福建省沙县区、浙江省遂昌县、四川省蓬安县及辽宁省本溪县4个典型县区,探究东南、西南和东北集体林区的地方政策促进当地林业融资发展的具体实现途径。研究发现:以福建省沙县区、浙江省遂昌县为代表的东南集体林区的地方政策主要通过直接补贴或创设新的融资模式、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当地林业融资;以四川省蓬安县为代表的西南集体林区主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加强林业融资的建设;以辽宁省本溪县为代表的东北集体林区主要通过提供优惠贷款、贴息、政府投保的方式补齐林业融资的短板。通过对比研究,探究不同集体林区政策作用的异质性,从地区和国家层面针对导林业融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春霞
集体林业要发展产权制度改革须破题──林业产权制度研究(一)张春霞培育与经营森林资源的营林业既是林业产业的基础,又是林业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的基础,在南方集体林区,乡村集体林业因此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在目前,乡村林业的发展与改革在农村各业中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海鹏 徐晋涛
依据国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的相关成果,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对林权改革的进展情况,新一轮林权改革的动因、性质和特征,林地经营模式的变化,林权改革的绩效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最后,对有关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动因 绩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