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2)
- 2023(13542)
- 2022(11352)
- 2021(10514)
- 2020(8865)
- 2019(19881)
- 2018(19996)
- 2017(37158)
- 2016(20853)
- 2015(22800)
- 2014(22474)
- 2013(21576)
- 2012(19676)
- 2011(17839)
- 2010(17951)
- 2009(16987)
- 2008(16905)
- 2007(15124)
- 2006(13614)
- 2005(12124)
- 学科
- 济(75513)
- 经济(75380)
- 业(64571)
- 管理(59190)
- 农(46997)
- 企(44146)
- 企业(44146)
- 农业(30983)
- 方法(27174)
- 制(23756)
- 数学(23621)
- 数学方法(23363)
- 财(23304)
- 业经(23146)
- 中国(21022)
- 体(18024)
- 学(16969)
- 银(14811)
- 银行(14761)
- 地方(14143)
- 贸(14117)
- 贸易(14112)
- 行(14100)
- 易(13791)
- 务(13443)
- 财务(13406)
- 财务管理(13373)
- 体制(13322)
- 融(13289)
- 金融(13282)
- 机构
- 学院(287159)
- 大学(283702)
- 济(116164)
- 经济(113778)
- 管理(107932)
- 研究(99720)
- 理学(93059)
- 理学院(92076)
- 管理学(90546)
- 管理学院(90043)
- 中国(77708)
- 农(72630)
- 科学(62451)
- 京(59877)
- 农业(56033)
- 财(55671)
- 业大(53106)
- 所(51687)
- 研究所(46774)
- 中心(46348)
- 江(44841)
- 财经(42841)
- 经(38969)
- 北京(37134)
- 院(35947)
- 范(35863)
- 农业大学(35547)
- 师范(35344)
- 省(35312)
- 州(34583)
- 基金
- 项目(195570)
- 科学(152731)
- 基金(141402)
- 研究(140707)
- 家(126339)
- 国家(125188)
- 科学基金(105467)
- 社会(89834)
- 社会科(84666)
- 社会科学(84647)
- 省(77904)
- 基金项目(75489)
- 自然(68388)
- 自然科(66781)
- 自然科学(66758)
- 自然科学基金(65620)
- 划(64891)
- 教育(63648)
- 编号(57201)
- 资助(55627)
- 成果(46241)
- 重点(44163)
- 部(43108)
- 发(41833)
- 创(40705)
- 制(40352)
- 课题(39480)
- 农(38711)
- 创新(38116)
- 科研(37538)
- 期刊
- 济(135172)
- 经济(135172)
- 研究(81928)
- 农(73529)
- 中国(63925)
- 学报(53545)
- 农业(48765)
- 科学(46666)
- 财(43841)
- 大学(41098)
- 学学(39352)
- 管理(36712)
- 融(30790)
- 金融(30790)
- 教育(30704)
- 业经(28675)
- 业(23848)
- 技术(22483)
- 财经(21319)
- 经济研究(19445)
- 问题(18923)
- 经(18267)
- 版(17261)
- 业大(15800)
- 农村(15195)
- 村(15195)
- 世界(14423)
- 科技(14352)
- 农业经济(14285)
- 农业大学(13271)
共检索到436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英 宋维明
使用2005和2010年江西省集体林区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采伐决策的影响,运用FE和RE研究林改对木材和竹材采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显著增加木材和竹材的采伐量,其中林下资源的使用权可以延迟农户对木材的采伐,农户倾向于在产权明确的林地上进行采伐,同时家庭经营林业的方式不利于木材供给的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建议在勘界发证的工作中应首先确保用材林地,提倡以林地流转的方式实现林地的规模经营。
关键词:
林权 家庭经营 林权证 采伐决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梅雨晴 沈月琴 张晓敏 陈俊 方秋爽 孟记住
中国自1987年开始实施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护,也对农户木材采伐行为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基于浙江省临安市和景宁县2个采伐试点县4个村122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在统计描述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制度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农户木材采伐行为的影响因素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采伐地距离农户居住地的路程以及办证花费是否过高分别在5%和1%水平上对农户采伐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办证手续相比改革前是否简化对于"采伐数量"在5%水平上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 林业改革 采伐限额 采伐行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茂 杨洋 王见
本文基于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农村地区430个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根据农户收入方程,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权制度改革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收入,生产资本投入、教育和非农务工对农户收入也起到正向影响。林权制度改革引发农户对林业的重视,但并不能解决农户的再投资问题,需要逐步地完善各类配套措施。
关键词:
林权改革 农户收入 经济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刚 宋维明 陈建成
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直接决定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生产、投资和就业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辽宁省的调查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就业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林改后,林农涉农劳动力投入人数和时间均有大幅增加;劳动力外出涉林打工下降,本地涉林打工增加;林业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强。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就业决策 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邹健健 刘维忠
构建集体林权改革成效评价体系,以新疆10个林改县市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疆总体和不同区域的林权改革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林权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北疆较南疆相比,集体林权改革更富有成效,农户对改革社会和生态效应评价优于经济效应评价。因此,提出进一步做好确权发证工作;加大对集体林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健全林权流转机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成效评价 新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文剑 张红霄 汪海燕
本文基于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市)林改政策、21个村41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包括林地(林木)拥有权、林木采伐权、林木抵押权与林木收益权在内的林权结构对农户林木采伐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林改后农户林权状况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林地经营规模不大,采伐指标获取依旧困难,林权抵押和林业补贴存在较高的门槛。在林权结构中,林地(林木)拥有权、林木采伐权是刺激农户做出采伐行为的两大制度变量,而林木收益权的影响并不稳健,林木抵押权不能刺激农户做出采伐行为。本文同时发现,农户对山林依赖度越大,越会强化产权因素对其林木采伐行为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农户经营山林的积极性、增加原木供给量,需要进一步...
关键词:
林权改革 林权结构 权利量化 林木采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周荣伟 王春平 王嘉
根据辽宁省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后影响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劳动力数量、家庭月收入水平等因素显著影响林农林地转入意愿;农户在流转决策时,市场、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农户家庭经济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提出完善交易制度、公平落实采伐指标、发展交易市场、建立合作组织等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胜 鹿永华 刘腾飞
文章以江西省遂川县和铜鼓县为研究区域,实地调研数据反映了林改以来农户家庭生产和生活的变化。采用计量模型,探索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剖析影响农户收入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农民收入 江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邱怡慧 王璞 苏时鹏
从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的特定内涵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评价的指标体系;以福建省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农户获得感测评结果,运用Tobit模型深入探讨影响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在"基层行政落实状况"中所体现的农户获得感水平最高;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领到林权证、单位林地面积投入以及营林资金的通畅程度是影响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着力落实与贯彻林改政策和各项配套改革任务、加强各项林业经营配套建设和创新、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有效提升农户获得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获得感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冬梅 雷显凯 康小兰 朱述斌
基于2011—2017年跟踪调查364户样本农户的数据,运用DEA-Tobit分析方法,对农户林业生产经营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林业生产经营的综合效率偏低,资源优化配置不明显;调查的样本农户技术效率偏低,未能实现林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样本农户规模效率均值为0. 535;集体林改配套政策中,林业保险、林业合作社和林业科技服务等政策对农户林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按照对林业生产经营效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最为关键的是参加林业保险、参加林业科技服务和参加林业合作社。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林业保险制度、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推动林业合作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晓璐 陈绍志 赵荣
为评价贫困地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效果,本研究基于2014年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独山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和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消除混杂因素及样本选择偏差和管理选择问题等的影响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的效应为0.45%左右,但影响不显著,而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效应为2.76倍左右,具有稳健的显著正向影响。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相比,传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高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大致高估了5倍左右。建议进一步深化贫困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励农户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林业收入可持续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丽萍 高岚
基于国家林业局2010年、2014年对云南省的集体林改农户监测数据,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集体林改农户林业收入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增长显著,但不同收入组的农户收入增长幅度及收入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别。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世霞 张微 周梅 赵鹏武
从农户角度出发,研究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根据实地调查获得的相关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农户收入变化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根据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林地块数、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是否有林权证、是否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是否有木材采伐等影响因素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林权证发放工作、全面落实林改配套改革的实施、鼓励农户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加大最新林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胜 鹿永华 刘腾飞
文章以江西省遂川县和铜鼓县为研究区域,实地调研数据反映了林改以来农户家庭生产和生活的变化。采用计量模型,探索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剖析影响农户收入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农民收入 江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魏建 尹少华 刘璨
基于连续跟踪调研获得的9省区、18县市的1497个样本农户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文章的经验性结果表明:实施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增加了纯农户和兼业户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改革措施对纯农户和兼业户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影响呈现各异格局。在后续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加以考虑,提高其针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农户森林经营行为与影响因素——以福建省邵武市和尤溪县为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农户意愿研究——基于河南省漯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户林地流转行为选择——以辽宁省409户农户为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业收入的影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造林意愿的影响——基于江西省6个案例村农户调查
激励农户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机制探讨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造林农户的社会政治资本分析——基于福建的调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户种植意愿研究——基于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模型
集体林区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系统分析及策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及其对林农森林经营意愿影响分析——基于福建省永安市的农户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