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2)
- 2023(16930)
- 2022(14378)
- 2021(13594)
- 2020(11749)
- 2019(26941)
- 2018(27179)
- 2017(51904)
- 2016(28413)
- 2015(32207)
- 2014(32289)
- 2013(31412)
- 2012(28912)
- 2011(26072)
- 2010(26210)
- 2009(24506)
- 2008(24450)
- 2007(22169)
- 2006(19558)
- 2005(17509)
- 学科
- 济(112864)
- 经济(112662)
- 业(84244)
- 管理(81230)
- 企(64118)
- 企业(64118)
- 农(49713)
- 方法(49318)
- 数学(42463)
- 数学方法(41909)
- 财(33528)
- 农业(32632)
- 中国(30273)
- 业经(29296)
- 制(28962)
- 学(23542)
- 地方(21459)
- 体(20793)
- 务(20520)
- 财务(20448)
- 财务管理(20395)
- 银(19656)
- 银行(19614)
- 企业财务(19412)
- 理论(19212)
- 贸(19055)
- 贸易(19048)
- 行(18695)
- 易(18532)
- 融(18393)
- 机构
- 学院(398959)
- 大学(397228)
- 济(162066)
- 经济(158576)
- 管理(152173)
- 研究(133531)
- 理学(130370)
- 理学院(128986)
- 管理学(126606)
- 管理学院(125866)
- 中国(104002)
- 京(83825)
- 科学(81864)
- 农(80591)
- 财(78470)
- 所(68133)
- 业大(63884)
- 中心(63778)
- 江(62454)
- 农业(62071)
- 研究所(61332)
- 财经(60916)
- 经(55255)
- 北京(52506)
- 范(51868)
- 师范(51314)
- 经济学(49015)
- 州(48652)
- 院(48079)
- 财经大学(44799)
- 基金
- 项目(264681)
- 科学(207700)
- 研究(194668)
- 基金(190926)
- 家(166565)
- 国家(165102)
- 科学基金(141067)
- 社会(123451)
- 社会科(116076)
- 社会科学(116039)
- 省(104992)
- 基金项目(100911)
- 自然(90651)
- 教育(90559)
- 自然科(88500)
- 自然科学(88473)
- 划(87424)
- 自然科学基金(86932)
- 编号(80353)
- 资助(77823)
- 成果(66212)
- 重点(59622)
- 部(59095)
- 发(56284)
- 课题(55657)
- 创(54626)
- 制(51106)
- 创新(51079)
- 科研(50952)
- 教育部(50502)
- 期刊
- 济(184513)
- 经济(184513)
- 研究(116473)
- 中国(84882)
- 农(78669)
- 学报(65348)
- 财(64008)
- 科学(58965)
- 管理(53804)
- 农业(52455)
- 大学(50891)
- 学学(48091)
- 教育(46111)
- 融(41103)
- 金融(41103)
- 技术(35471)
- 业经(34315)
- 财经(30758)
- 经济研究(27345)
- 业(26380)
- 经(26374)
- 问题(25184)
- 版(21517)
- 统计(19087)
- 技术经济(18761)
- 世界(18679)
- 理论(18524)
- 科技(17838)
- 图书(17345)
- 策(17144)
共检索到604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烂 银小柯 林斌
从社会政治资本的视角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造林农户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造林农户基本为村庄的经济精英,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多元化的职业经历以及丰富的社会关系。最后,提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注重配套政策的针对性、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组织以及增强农户社会政治资本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林业经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静 李婷婷 申津羽 温亚利
基于前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研究成果,以福建永安市为调研对象,通过构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AHP方法展开林改绩效综合评价。然后,将林改绩效作为一个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永安林改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0.801,林改绩效较显著,并且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有较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将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时鹏 马梅芸 林群
为揭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率变动规律,从微观主体的角度,以福建省71个样本农户为决策单元,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分析林改后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用Tobit回归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4—2009年间,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大幅增长带动的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幅较大,为7.4%,但各分量之间的差异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虽然科技水平、林地规模、耕作方式和经营类型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很大,但由于林改以来林业科技进步不大,林地规模偏离适度规模的程度更大,所以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变动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很小。因而,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强化林业技术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洁 刘伟平
通过分析影响林农造林行为的因素,基于福建南部5个县250户农户的调查结果,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林地条件、主要树种、林业生产风险偏好对影响林农造林行为有显著关系,由此提出要推进林改配套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等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改 林农 造林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振滨 郑逸芳 林丽梅 许佳贤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多个层面对农户林业经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基于福建省林权改革"一村一策"的现实基础,选取典型样本村,文章探讨了改革后农户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农户间地块数量及林地规模的变动差异较大;林地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变大;林地破碎化程度小幅降低。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加大对林农的资金支持,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引导林农转变经营观念,鼓励多种形式经营等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萍 张红霄 彭晓民 王明镜
利用2011年江西省6个案例村农户调查数据,以"分山到户"后的农户造林为研究对象,在描述、比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案例村农户造林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制度因素对农户造林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容完整而排他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户造林意愿的根本原因,林业税费减免、林业补贴制度促使农户造林意愿转化为造林行为,林权流转、抵押制度缓解了林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对农户造林活动的约束,但制度供给显著不足。而限额采伐制度则增加了农户营林成本,并对森林质量有一定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刚 宋维明 陈建成
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直接决定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生产、投资和就业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辽宁省的调查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就业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林改后,林农涉农劳动力投入人数和时间均有大幅增加;劳动力外出涉林打工下降,本地涉林打工增加;林业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强。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就业决策 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周荣伟 王春平 王嘉
根据辽宁省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后影响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劳动力数量、家庭月收入水平等因素显著影响林农林地转入意愿;农户在流转决策时,市场、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农户家庭经济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提出完善交易制度、公平落实采伐指标、发展交易市场、建立合作组织等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世霞 张微 周梅 赵鹏武
从农户角度出发,研究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根据实地调查获得的相关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农户收入变化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根据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林地块数、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是否有林权证、是否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是否有木材采伐等影响因素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林权证发放工作、全面落实林改配套改革的实施、鼓励农户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加大最新林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战男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理论,分别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潜在成本3个角度,对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进行了探讨,构建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结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减少制度成本的建议,旨在为下一步进行集体林权制度绩效的分析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制度 改革 成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珉 刘国顺 石大庆
在对河南省漯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作者从拥护意愿、参与意愿及收入意愿三个角度出发,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和交叉列联表定量研究,得出集体林权改革是有广泛民意基础的,但是不同利益主体可能会采取不同实施行为,林权改革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因林制宜、因事制宜。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晓璐 陈绍志 赵荣
为评价贫困地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效果,本研究基于2014年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独山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和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消除混杂因素及样本选择偏差和管理选择问题等的影响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的效应为0.45%左右,但影响不显著,而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效应为2.76倍左右,具有稳健的显著正向影响。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相比,传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高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大致高估了5倍左右。建议进一步深化贫困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励农户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林业收入可持续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邹健健 刘维忠
构建集体林权改革成效评价体系,以新疆10个林改县市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疆总体和不同区域的林权改革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林权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北疆较南疆相比,集体林权改革更富有成效,农户对改革社会和生态效应评价优于经济效应评价。因此,提出进一步做好确权发证工作;加大对集体林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健全林权流转机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成效评价 新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陆岐楠 展进涛
基于对南京浦口217个农户微观样本的调查,构建林农选择行为的Probit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该地区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的两条路径——林地流转与林业专业合作社。研究表明:平原林区难以通过大规模的林地流转实现林地集中型的规模经营。相反,不断涌现的林业专业合作社为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开辟了一条更为现实的道路。因此,在短期内着重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同时加强林地流转及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制度建设,为长期内通过林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做准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峰 宋维明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虽然林农林地经营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但林地的分散化使得林业经营的规模效应下降。江西是林权改革的试点省份,共有94个示范性林农合作组织。依据从这些组织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林农合作组织的规模、林权改革制度和林农经营范围对合作组织的收入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政府应鼓励林农合作组织进行规模扩张,给予合作组织资金和财政上的支持,为多种合作组织模式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对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为合作组织向下游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林农合作组织 集体林权制度 组织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农户林业收入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农集体林权主体改革满意度的实证分析——基于云南省农户调查数据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云南省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和结构变化分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采伐行为的影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基于江西、福建、辽宁和云南4省的实证研究
集体林权改革制度下农户劳动力分配情况分析——基于辽宁省农户调查数据
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林业生产决策分析——基于进化博弈理论视角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户种植意愿研究——基于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模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2484户林农收入增长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