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49)
2023(18532)
2022(16044)
2021(14995)
2020(12779)
2019(29624)
2018(29971)
2017(56769)
2016(31370)
2015(35593)
2014(36057)
2013(35270)
2012(32632)
2011(29542)
2010(29949)
2009(27883)
2008(27922)
2007(25130)
2006(22144)
2005(19508)
作者
(92104)
(76981)
(76473)
(72966)
(48615)
(36864)
(34805)
(30171)
(29068)
(27526)
(26166)
(26058)
(24434)
(24294)
(24071)
(23713)
(23463)
(22517)
(22071)
(22003)
(19256)
(19112)
(18653)
(17532)
(17297)
(17218)
(17081)
(17033)
(15653)
(15431)
学科
(122159)
经济(121986)
管理(89431)
(86506)
(70660)
企业(70660)
方法(54419)
数学(47063)
数学方法(46502)
(40579)
(34589)
中国(33160)
(29315)
业经(29279)
(28513)
农业(26452)
地方(24671)
(21592)
贸易(21584)
理论(20948)
(20941)
(20938)
(20881)
财务(20852)
银行(20816)
财务管理(20799)
(20478)
(19937)
金融(19928)
(19836)
机构
大学(447960)
学院(445816)
(174227)
管理(171069)
经济(170110)
研究(152380)
理学(146773)
理学院(145073)
管理学(142477)
管理学院(141667)
中国(114537)
(96515)
科学(95844)
(84260)
(80210)
(78428)
研究所(71165)
业大(69739)
中心(69472)
(68073)
财经(65713)
农业(62064)
北京(61536)
(60330)
师范(59709)
(59466)
(55273)
(54283)
经济学(51889)
财经大学(48511)
基金
项目(298360)
科学(231874)
研究(218139)
基金(213331)
(187108)
国家(185317)
科学基金(156683)
社会(134651)
社会科(127165)
社会科学(127128)
(117525)
基金项目(113415)
自然(101773)
教育(100796)
自然科(99276)
自然科学(99248)
(98840)
自然科学基金(97462)
编号(90426)
资助(87655)
成果(75352)
重点(67081)
(65453)
(63202)
课题(63053)
(60989)
科研(57022)
创新(56942)
教育部(55635)
大学(55415)
期刊
(197982)
经济(197982)
研究(132750)
中国(91800)
学报(75940)
(75514)
科学(67780)
(66647)
管理(61424)
大学(57336)
教育(54409)
学学(53837)
农业(50329)
(41027)
金融(41027)
技术(38466)
业经(33854)
财经(32196)
经济研究(30001)
(27462)
问题(25959)
(25161)
(23371)
图书(22964)
科技(21452)
理论(21400)
技术经济(20834)
实践(19502)
(19502)
业大(19423)
共检索到668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刘金龙  
对福建省邵武市杨家墟村历史遗留林权纠纷及处理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林权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集体林权制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林权纠纷是农民产权需求的外在表现,原有产权安排制度的缺陷是林权纠纷发生的内因,山林资源稀缺度的提高是诱因,而农民博弈能力的增强则推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刘金龙  
以1992年开始实行均山制的上坪村为案例村,对均山制的制度机理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集体林权基本制度应在赋予农民个体平等经营山林的初始权利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和实施将环境服务的社会需求转换为农户需求,引导农民行为符合森林持续经营的目标需要,以缩小环境服务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差距。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卫望玺  谢屹  余尚鸿  
化解集体林权纠纷是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但林权纠纷解决难度大,影响了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研究首先梳理了集体林权纠纷解决的制度安排;其次以江西省某县A、B两个村民小组因737号山场发生的林权纠纷案件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林权纠纷解决过程的特殊性;再次,探析了现行纠纷解决制度存在的低效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重视非正式制度作用、加强调解机构能力建设、创新纠纷解决方法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鹏  谢屹  卫望玺  帅忠义  
集体林权纠纷影响集体林的正常经营活动,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制约林农增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通过系统梳理集体林权纠纷的有关法律规定和政策文件,厘清解决林权纠纷的制度框架;并基于集体林权纠纷的解决实践,探析了纠纷解决面临的困境与成因。最后提出促进集体林权纠纷解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集体林权纠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丽萍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交易成本极高、"搭便车"行为、"败德"行为、"少数派"侵占"多数派"利益、不能满足林农个体偏好多样性等经济缺陷,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克服上述经济缺陷,具有对林业经营主体进行激励与约束、将林业负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林业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等经济功能,并提出了实现其经济功能的途径:通过完善林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和安全性使林农拥有真正的私人产权;同时取消对商品林的采伐限额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莹  刘伟平  
在全面推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前期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课题的调查情况,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从林地经营的投入、产出,林地的流转,林改的满意度和政策需求等方面,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了林农的林业生产收入,拓宽了林业融资渠道;同时也导致林业投入的增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加强。最后指出提高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政策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勇  缪光平  
通过对重庆市巴南区和铜梁县的调查表明,重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贯彻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明晰产权、培育林业市场、创新森林资源保护机制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效;但也存在林地流转不规范、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制度缺失,林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林木处置权得不到落实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健全林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体系,健全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改革机制,支持新型农民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等7项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刘金龙  
“轮包制”以兼顾森林规模经营和初始产权动态分配为特色,在福建林业产权改革中令人关注。在对高南村“轮包制”产生的背景、效应以及瑕疵分析基础上,认为,轮包制在静态时点上具有相对合理性,但受制于初期投入对资金的依赖度、限额采伐制度、以及中标价格水平等多种因素,其在实现农户增收、村财政需求以及森林持续经营的多重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海鸥  
通过分析集体林权的物权属性,指出中国林权抵押存在林权登记制度不完善、林权抵押成本高昂、林权抵押权实现困难等制度障碍,并提出应从完善林权登记制度、培育林权中介市场、建立林权交易体系和林业保险体制方面完善中国林权抵押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华锋  聂影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林权制度前后经过五次大的调整,相应的林权流转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当前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家庭承包制为主要特征,其主要内容是以产权安排为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林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但也存在缺陷和不足。林权市场化流转是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层缺陷的必然选择。林地是林区群众安身立命之本,妥善解决林权流转引发的问题,对于维护林区的社会稳定和林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杰  
利益分配的制度方式反映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公正关注的主要内容。公正以保证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以及需要的满足为价值依据,包含一系列原则及相应规则。人们用公正原则来指导现实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新集体林权制度政策内蕴公正分配的政治理念。基于林农基本权利而确立的平等原则、基于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而确立的公平优先于效率原则和基于林业发展的经济规律而确立的市场公正交换原则和基于合法性的基本理念而确立的程序正义原则构成初始林权分配的基本原则。林权政策内蕴的公正观反映了基于中国国情而形成的产权经济建构中的政治逻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谭江涛  孔阳  
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至今,我国各地集体林权纠纷频繁爆发,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不仅严重影响了各地集体林权改革的效果,而且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果解决不好,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文章在南方6省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产权的度量和界定的费用角度,通过系统梳理集体林权改革纠纷的成因,探讨了纠纷解决所面临的困境,最后就纠纷防范给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集体林权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战男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理论,分别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潜在成本3个角度,对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进行了探讨,构建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结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减少制度成本的建议,旨在为下一步进行集体林权制度绩效的分析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加云  刘伟平  邱秀腾  梁文远  刘金龙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林权纠纷。基于福建、贵州、江西3省703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卷入林权纠纷的发生率和纠纷对象、纠纷产生时期、纠纷内容、预期调解方式等情况;运用交叉分析探究纠纷对象、纠纷产生时期、纠纷内容、预期调解方式等相互间呈现的特征,并结合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对其成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璨  
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户生计等方面,中国集体林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本文采用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的观念改变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采取功能、权力、自适应学习和同构等形式,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复演化博弈,中央政府为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介入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呈现的间歇性均衡和多重均衡是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持续演化博弈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