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81)
- 2023(20572)
- 2022(17639)
- 2021(16530)
- 2020(14039)
- 2019(32539)
- 2018(32699)
- 2017(61918)
- 2016(34074)
- 2015(38599)
- 2014(38835)
- 2013(38038)
- 2012(35182)
- 2011(31657)
- 2010(31890)
- 2009(29633)
- 2008(29513)
- 2007(26421)
- 2006(23235)
- 2005(20287)
- 学科
- 济(133851)
- 经济(133664)
- 管理(98380)
- 业(94137)
- 企(77105)
- 企业(77105)
- 方法(60582)
- 数学(52842)
- 数学方法(52122)
- 农(43067)
- 财(38067)
- 中国(35431)
- 业经(31667)
- 制(30765)
- 学(30474)
- 地方(28522)
- 农业(28220)
- 务(23483)
- 财务(23390)
- 财务管理(23332)
- 贸(23275)
- 贸易(23267)
- 易(22545)
- 理论(22404)
- 企业财务(22119)
- 银(21867)
- 银行(21804)
- 体(21513)
- 融(20991)
- 金融(20982)
- 机构
- 大学(482592)
- 学院(482159)
- 济(188016)
- 管理(185644)
- 经济(183621)
- 研究(162088)
- 理学(159866)
- 理学院(158028)
- 管理学(154965)
- 管理学院(154091)
- 中国(121795)
- 京(103119)
- 科学(102916)
- 财(90373)
- 农(86455)
- 所(82834)
- 业大(75711)
- 研究所(75294)
- 中心(75033)
- 江(73552)
- 财经(70931)
- 农业(66986)
- 北京(65091)
- 范(64491)
- 经(64300)
- 师范(63805)
- 院(59109)
- 州(58881)
- 经济学(56318)
- 财经大学(52562)
- 基金
- 项目(327523)
- 科学(255531)
- 研究(236710)
- 基金(235267)
- 家(206132)
- 国家(204416)
- 科学基金(174354)
- 社会(146999)
- 社会科(138988)
- 社会科学(138949)
- 省(130076)
- 基金项目(124865)
- 自然(114712)
- 自然科(111989)
- 自然科学(111957)
- 教育(110043)
- 自然科学基金(109924)
- 划(108687)
- 资助(97148)
- 编号(97094)
- 成果(79590)
- 重点(73675)
- 部(71528)
- 发(69019)
- 课题(67942)
- 创(67015)
- 科研(62936)
- 创新(62642)
- 教育部(60863)
- 大学(60694)
- 期刊
- 济(209891)
- 经济(209891)
- 研究(140108)
- 中国(97775)
- 学报(82351)
- 农(80594)
- 科学(73149)
- 财(71716)
- 管理(66574)
- 大学(62471)
- 学学(58882)
- 教育(56475)
- 农业(53998)
- 融(43577)
- 金融(43577)
- 技术(42633)
- 业经(36296)
- 财经(34555)
- 经济研究(32099)
- 经(29495)
- 问题(27628)
- 业(26809)
- 版(25183)
- 图书(23758)
- 科技(22986)
- 理论(22844)
- 技术经济(22411)
- 统计(22254)
- 业大(21362)
- 资源(20887)
共检索到716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刘金龙
“轮包制”以兼顾森林规模经营和初始产权动态分配为特色,在福建林业产权改革中令人关注。在对高南村“轮包制”产生的背景、效应以及瑕疵分析基础上,认为,轮包制在静态时点上具有相对合理性,但受制于初期投入对资金的依赖度、限额采伐制度、以及中标价格水平等多种因素,其在实现农户增收、村财政需求以及森林持续经营的多重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
轮包制 制度效应 制度瑕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小军 谢屹 王立群 温亚利
森林经营问题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得到重视。以福建省邵武市和尤溪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156个农户样本数据,分析农户造林、砍杂、施肥和管护4方面的森林经营行为现状;基于利润最大化理论,选择Probit模型,分析家庭、林地、非林生产、林业生产、制度因素5方面17个变量对农户森林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造林、砍杂、施肥和管护4类森林经营活动的参与性分别为64.1%、36.5%、33.3%和46.2%;造林行为受户主受教育水平、户主是否主要从事农林业超过10年、用材林比重、林改前是否进行过造林、家庭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影响显著;砍杂行为受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是否距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刘金龙
以1992年开始实行均山制的上坪村为案例村,对均山制的制度机理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集体林权基本制度应在赋予农民个体平等经营山林的初始权利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和实施将环境服务的社会需求转换为农户需求,引导农民行为符合森林持续经营的目标需要,以缩小环境服务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差距。
关键词:
均山制 初始产权 制度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全林 程栋梁 何承耕 谢剑斌 谢辰婧
选取福建省永安市等8县(市),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调查法对各指标进行打分、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其权重的方法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综合社会效应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施,在森林资源质量、林农经营效果、森林防火、社会文明、区位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但也存在林地及有林地面积减少与区域生态质量下降等方面的不足。不同区域间的林改政策实施效果存在差异,但差距不大。8县(市)的综合效果依次为:永安市>厦门市>德化县>武夷山市>建阳市>邵武市>上杭县>光泽县,永安市最好,光泽县最差,并略差于"林改"前。"均山制"与"均股制"政策的实施效果要好于村小组集体经营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蔡晶晶
"分山到户"是当前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主要做法之一,"共有产权"则保留了传统的"按份共有"传统。文章应用"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制度分析框架,以福建省5个案例村为例,通过分析在"分山到户"与"共有产权"两种改革模式中,社会—生态关键变量的互动对林改结果的不同影响,指出无论是产权"分置"或"统合",都无法保证我国森林资源的永续发展,都是两种不完善的政策选择。单一的政策机制无法解决全部问题,更大的挑战在于从广阔的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入手,改善生态系统经营,促进社会适应性治理,最终使人类与森林的关系更加和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杰 刘伟平
通过调研发现,福建林权制度改革尚存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亟待健全,林业信贷扶持力度不够;森林保险尚待推进;林业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林业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创新和完善林业融资体制,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健全森林保险制度,降低森林经营风险;加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规模化程度;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问题 对策 福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静 李婷婷 申津羽 温亚利
基于前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研究成果,以福建永安市为调研对象,通过构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AHP方法展开林改绩效综合评价。然后,将林改绩效作为一个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永安林改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0.801,林改绩效较显著,并且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有较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将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源 谢德海
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南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出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明晰后,重点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适应集体林区特点的经营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机制 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孔祥智 郭艳芹 李圣军
通过对永安市15个村实地调查,从村集体收入、财经使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其他福利以及村级债务状况四个方面分析了林改对于村级经济的影响,认为产权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通过改革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改革过程中应坚持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建全制度,加强监督,村财政收入使用应向服务领域倾斜。
关键词:
集体林权 改革 利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泉 严国清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刘金龙
对福建省邵武市杨家墟村历史遗留林权纠纷及处理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林权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集体林权制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林权纠纷是农民产权需求的外在表现,原有产权安排制度的缺陷是林权纠纷发生的内因,山林资源稀缺度的提高是诱因,而农民博弈能力的增强则推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林权纠纷 成因 博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珉 刘国顺 石大庆
在对河南省漯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作者从拥护意愿、参与意愿及收入意愿三个角度出发,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和交叉列联表定量研究,得出集体林权改革是有广泛民意基础的,但是不同利益主体可能会采取不同实施行为,林权改革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因林制宜、因事制宜。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意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战男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理论,分别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潜在成本3个角度,对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进行了探讨,构建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结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减少制度成本的建议,旨在为下一步进行集体林权制度绩效的分析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制度 改革 成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明杰
概述了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程及其已取得的实质性成效,剖析了福建林改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推进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策略建议:积极探索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放宽森林采伐限额,完善指标分配机制;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规范政府行为;快速建设森林资源评价体系;健全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创新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体系等。
关键词:
福建省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