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0)
- 2023(13541)
- 2022(11782)
- 2021(11052)
- 2020(9278)
- 2019(21374)
- 2018(21465)
- 2017(40963)
- 2016(22620)
- 2015(25502)
- 2014(25758)
- 2013(24973)
- 2012(22786)
- 2011(20522)
- 2010(20452)
- 2009(18969)
- 2008(18396)
- 2007(16211)
- 2006(14219)
- 2005(12607)
- 学科
- 济(82347)
- 经济(82214)
- 管理(69624)
- 业(62862)
- 企(54049)
- 企业(54049)
- 方法(37149)
- 数学(31641)
- 数学方法(31235)
- 财(24960)
- 农(22239)
- 中国(22009)
- 制(20653)
- 学(20111)
- 业经(19477)
- 务(16098)
- 财务(16020)
- 地方(16015)
- 财务管理(15987)
- 理论(15617)
- 企业财务(15201)
- 体(15109)
- 农业(14300)
- 银(14078)
- 和(14056)
- 银行(14033)
- 贸(14001)
- 贸易(13995)
- 环境(13689)
- 技术(13669)
- 机构
- 大学(317248)
- 学院(314935)
- 管理(124624)
- 济(119426)
- 经济(116567)
- 理学(107752)
- 理学院(106535)
- 管理学(104676)
- 管理学院(104104)
- 研究(104091)
- 中国(77398)
- 京(67909)
- 科学(65208)
- 财(58681)
- 所(52197)
- 农(50829)
- 业大(47892)
- 研究所(47408)
- 中心(47092)
- 江(46447)
- 财经(46294)
- 北京(42817)
- 经(41938)
- 范(41562)
- 师范(41121)
- 农业(39805)
- 院(38314)
- 州(37434)
- 经济学(35007)
- 财经大学(34417)
- 基金
- 项目(217424)
- 科学(170181)
- 研究(159976)
- 基金(156716)
- 家(136540)
- 国家(135414)
- 科学基金(115984)
- 社会(99112)
- 社会科(93744)
- 社会科学(93721)
- 省(85273)
- 基金项目(83553)
- 自然(75764)
- 自然科(73940)
- 自然科学(73922)
- 教育(73653)
- 自然科学基金(72588)
- 划(71818)
- 编号(66072)
- 资助(64040)
- 成果(54547)
- 重点(48428)
- 部(47712)
- 课题(45716)
- 发(45194)
- 创(45157)
- 制(42323)
- 创新(42109)
- 科研(41373)
- 项目编号(41070)
- 期刊
- 济(132241)
- 经济(132241)
- 研究(92547)
- 中国(63120)
- 学报(51936)
- 科学(46558)
- 农(46312)
- 管理(46199)
- 财(46015)
- 大学(39269)
- 教育(38577)
- 学学(36846)
- 农业(31720)
- 技术(27071)
- 融(26471)
- 金融(26471)
- 财经(22437)
- 业经(21857)
- 经济研究(20045)
- 经(18997)
- 图书(17181)
- 问题(17005)
- 理论(15905)
- 业(15685)
- 科技(15636)
- 版(15226)
- 实践(14679)
- 践(14679)
- 技术经济(14008)
- 现代(13890)
共检索到461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吉中刚 刘孟山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向林地的延伸,其核心是林地制度的变革。在"林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户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权属关系框架下,为了弥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弊端,必须提高林地使用权的强度,建立林地永续使用权制度。梳理现有林地产权关系,承包到户,落实农户的林地永续使用权。建立规范的林权交易市场,通过林地使用权的流转,逐步解决林地细碎化问题,实现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晗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集体土地经济也逐渐繁荣起来,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业已日趋活跃并在客观上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为了建立科学、合理、合法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保证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引导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瑶瑶 孔祥智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关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不匹配的问题,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整理进行区分,并从时间上进行分段,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激励以及限制流转发生的关键原因,但同时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促使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土地整理的产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瑶瑶 孔祥智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关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不匹配的问题,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整理进行区分,并从时间上进行分段,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激励以及限制流转发生的关键原因,但同时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促使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土地整理的产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瑶瑶 孔祥智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关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不匹配的问题,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整理进行区分,并从时间上进行分段,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激励以及限制流转发生的关键原因,但同时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促使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土地整理的产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志刚 黄贤金 赵成胜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对于实现城乡土地统筹配置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政策安排,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受到较多限制。江苏省宜兴市近20年来一直在探索实施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在产权界定、流转规范、监管措施和收益分配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富有成效的政策改革方案。通过对当地开展个案调查与政策剖析,不仅揭示了宜兴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模式与机制,探究了其制度创新的演进过程,也为其他地区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俊 张晓云
集体土地使用权主要由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三部分组成。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耕地、宅基地使用权禁止抵押,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有条件抵押。鉴于此,现阶段改革重点应突出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将其保障性放在次要地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不损害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探索放开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限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弘
20世纪90年代初,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此后,新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日益健全。这10年的制度建设与实践工作,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提供了一系列法律规范依据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也促使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措施尽早出台,从而形成跨越国家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佳琳
我国当前正处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其市场经济发展作用下,土地以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商品出现。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而言,我国立法已经对其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许多隐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立法与实践出现脱节的问题。基于此,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创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权流转 制度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孝侠
在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诸多成效基础上,通过对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落实不到位、机制不活、流转不顺等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只有深化配套改革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规范流转方式,兼顾"盘活"和"变现"两大重点,建立有效的林地流转机制,才能加快林地流转步伐,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集体林权 林权制度 林地流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和亮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反复与曲折,与过分强调集体林地的具体经营方式紧密相关。集体林地使用制度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于弱市场化配置,因此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不应简单地在集体山林的分户经营、股份合作制或其他经营方式之间进行选择,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构建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集体林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强化集体林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集体林地租赁经营逐步取代无偿承包制;二是推行集体林地使用权的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三是培育以林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要素市场;四是以产权为纽带,促进集体林地使用权与社会资本的结合。
关键词: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 林地资源配置 制度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琳琳
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不可持续性的现实与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首先需要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流转制度构建理念的转变,由传统的行政管制权力主导理念到注重权利维护的规制理念。在具体的制度设上,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权属的国有化转变与流转利益配置的公平。
关键词:
土地用途管制 土地增值 规制治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娟锋 刘洪玉 贾生华
土地使用权市场是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成果,并已经成为配置土地资源的主要方式。土地使用权市场有效地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显化了土地价值。而城乡土地权利不平等和土地收益分配不平衡成为诸多矛盾的根源。集体建设用地灰色市场是土地资源配置体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开辟并规范管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符合土地资源配置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是中国土地制度创新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生华 郑文娟
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必须从征地制度本身所承载的社会经济功能源头寻求突破口。现行征地制度承载着为我国超常规高速城市化建设提供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的特殊社会经济功能,而以往多数关于征地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点,从而使"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的主流改革思路难以顺利实施。培育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能够在保证城市化所需的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基础上,提高征地补偿、缩小征地范围、推进还权于民,可以成为加快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彪
不同利益主体对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能否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的问题认识不一,引发了诸多矛盾冲突。文章认为,既有的处理模式难于缓解或消除权利冲突,应当认识到在非"有效市场"的背景下,家长式的过度关爱降低了物的利用价值,使财产权虚化,也没有起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作用,明确规定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符合公平、效率的价值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