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3)
- 2023(9005)
- 2022(7018)
- 2021(6369)
- 2020(5053)
- 2019(11243)
- 2018(11680)
- 2017(21356)
- 2016(12250)
- 2015(14081)
- 2014(14572)
- 2013(13716)
- 2012(12335)
- 2011(11136)
- 2010(11434)
- 2009(10592)
- 2008(10645)
- 2007(10142)
- 2006(9090)
- 2005(8568)
- 学科
- 济(45510)
- 经济(45440)
- 管理(36963)
- 业(30686)
- 企(25010)
- 企业(25010)
- 农(15870)
- 中国(15738)
- 方法(14721)
- 制(12610)
- 业经(12454)
- 学(12414)
- 财(12248)
- 数学(11653)
- 数学方法(11526)
- 环境(10472)
- 体(10168)
- 理论(10099)
- 农业(9894)
- 地方(9787)
- 银(9368)
- 银行(9344)
- 融(9228)
- 金融(9221)
- 行(8974)
- 发(8230)
- 和(7837)
- 务(7801)
- 财务(7765)
- 财务管理(7738)
- 机构
- 学院(174975)
- 大学(171500)
- 济(65494)
- 经济(63721)
- 管理(60982)
- 研究(60934)
- 理学(50319)
- 理学院(49737)
- 中国(48771)
- 管理学(48715)
- 管理学院(48410)
- 京(38027)
- 科学(37603)
- 财(33740)
- 农(31931)
- 所(31862)
- 江(30203)
- 中心(28451)
- 研究所(28244)
- 业大(26073)
- 财经(25647)
- 农业(24567)
- 北京(24377)
- 范(24160)
- 州(23961)
- 师范(23850)
- 经(23012)
- 院(22384)
- 省(21233)
- 技术(21231)
- 基金
- 项目(108073)
- 科学(83387)
- 研究(81919)
- 基金(74680)
- 家(65582)
- 国家(65004)
- 科学基金(54547)
- 社会(49319)
- 社会科(46448)
- 社会科学(46433)
- 省(44089)
- 基金项目(38746)
- 教育(37730)
- 划(36284)
- 编号(35314)
- 自然(34038)
- 自然科(33112)
- 自然科学(33101)
- 自然科学基金(32492)
- 资助(30114)
- 成果(29490)
- 课题(25540)
- 重点(24862)
- 发(23771)
- 部(22499)
- 创(21975)
- 年(21100)
- 性(20940)
- 项目编号(20525)
- 创新(20516)
共检索到283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秀英 李朝柱 崔雨晴 杨松坤
在阐述生态公益林产权市场化可能的类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阻碍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产权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生态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行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明晰和优化公益林产权,加强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创建有利于公益林产权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集体林区 生态公益林 产权 市场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秀英 杨松坤
依据公共物品理论和产权的公法限制理论对中国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提出,公益林产权制度的改革应遵循"分类改革"的原则,属于纯公共物品的公益林,采取国有化林权模式;属于准公共物品的生态公益林,坚持公益林所有权不变。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⑴建立公益林征用与管制制度;⑵优化公益林产权权利,合理落实经营与管护主体;⑶促进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
关键词:
集体林区 生态公益林 产权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欧晓明 陈曦 翁婕
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需求迅速扩大,财政投资已无法有效满足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市场化渠道获取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将是大势所趋。市场形成的关键在于建立需求。生态公益林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非竞用与非排他属性,私人对公共物品投资需求的建立必然需要通过责任的限定来实现。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碳排放权制度基础上,将CDM机制与PPP模式结合运用以实现生态公益林永续经营的可行性。并对这一模式操作层面所需考虑的具体条件进行了探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温佐吾 李维长 胡廷黔 禹丹云
选择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集体林区锦屏县,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在对三个村、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该县集体林区公益林在确权发证、森林分类区划、经营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做好确权发证工作,切实维护集体和农户权益,调整森林分类区划,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实行森林分类经营,逐步实施生态补偿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背景下,基于公私合营融资模式(PPP),阐述一种新型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融资模式(TOT,转让-运营-转让)。以东北国有林区为例,对林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融资困境与原因进行分析,探讨TOT融资模式运用到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可行性与运营过程,对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运营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构建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保障机制,为东北国有林区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的顺利引入与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晓华 陈平留 谢德新
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补偿标准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经济效益损失补偿为出发点,阐述了生态补偿资金使用原则和影响补偿资金标准的因素,提出了生态补偿资金分阶段补偿标准。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经济损失 补偿标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汤肇元
本文通过对当前木材产区以行政手段为主形成的垄断价格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分析,提出开放产区木材市场,并与销区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木材市场体系。
关键词:
南方集体林区 木材市场 木材产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建洲
试论南方集体林区分类经营中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经营管理杨建洲为了加快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的步伐,逐步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反应林业特点的新的林业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林业部决定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并决定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杜娟 谢芳婷 刘小进 朱述斌
文章选择江西省南方集体林区10个县50个村的503个农户样本,分为全部农户和受偿农户2个不同群体,分别测量两组农户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满意度的差异。对于全部农户,构建户主特征、家庭收入、家庭资源禀赋、生态资本感知和政策参与度5个维度;对于受偿农户,构建户主特征、林业收入、林地资源禀赋和生态资本感知4个维度,分别进行定序Log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全部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生态感知度及政策参与度都直接影响其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满意度;对于受偿农户而言,林地资源禀赋和平均收入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让林农广泛参与,加强林农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在林业生态公益林范围划分等重大问题时,要结合村及农户自身林地状况,降低受偿农户林地经营的机会成本,进一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满意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萍
长期以来,以禁伐、限伐以及限制性利用为主的公益林管理,缺乏利益诱导机制,导致公益林建设管理中生态利益(国家利益)与经济利益(集体、个人)的失衡,影响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借助公共地役权权利特性,论述了公益林管理的公共属性及公共地役权的法律属性。明确了公共地役权主要应用于公益林经营性管理。在管理中利益各方可参与协调以达到利益协调目的。
关键词:
公共地役权 公益林管理 利益协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陈步峰 周光益 曾庆波吴仲民 骆土寿
概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基础和现状,并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过去几十年的研究结论和参数,对海南岛热带天然林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总价值达43 9×108元人民币·a-1,其中森林固定CO2的价值占20 53%,O2释放价值占22 82%,森林凋落物制肥效益占6 44%,固土价值占0 81%,保肥价值占4 19%,蓄水价值占13 49%,调洪补枯价值占24 70%,改善环境价值占7 02%。按单位面积计算,热带原始林的价值接近7000元·hm-2·a-1,天然更新林超过6500元·hm-2·a-1。最后对海南岛以热带天然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海南岛 热带天然林 生态效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欧阳勋志 廖为明
生态公益林的产权结构与农民收入和生态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运用产权经济学和公共产权等相关理论,从江西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出发,在分析生态公益林产权外部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设置流转权、界定生产活动权、完善补偿权和明确林地使用者义务4个方面来完善生态公益林的产权结构,以更好地保护生态公益林产权主体的切身利益,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产权结构 外部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敏 罗泽真
通过对生态公益林内涵和区划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对公益林界定、种类等问题认识不到位,加之政府追求的生态效益与林农的利益诉求不同,在实践中,区划公益林时存在较大随意性和忽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中国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中,既要重视公益林在维护生态建设方面的作用,还应关注林农利益的维护。生态公益林的区划应遵循主导功能、生态保护、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和兼顾生态建设和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则。当国家将集体林直接界定为公益林时,应该在明确公益林区划权力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分类管理、签订林地地役权合同和国家征收的不同方式来解决生态效益和农民经济利益的冲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丽 石颖文 石道金
在对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权益证券化原理,分析了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设计和要素构成以及证券化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利益,提出了健全第三方担保机制、加大政府政策手段、丰富资产池和保证现金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等推进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益林 补偿收益权 质押贷款 权益证券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仇晓璐 陈绍志 赵荣
公益林生态补偿对于生态建设和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综述了前人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成果,具体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利益相关者、范围、模式、标准和筹资渠道进行了总结评述,同时对国内外公益林生态补偿实践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现阶段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存在重复性、微观层面研究和定量分析缺乏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对生态补偿机制内部机理进行深层次探析,同时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微观主体的作用程度进一步调查研究,以期推动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健全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