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2)
- 2023(6072)
- 2022(5110)
- 2021(4766)
- 2020(3909)
- 2019(8478)
- 2018(8463)
- 2017(15807)
- 2016(8807)
- 2015(9516)
- 2014(9717)
- 2013(9133)
- 2012(8455)
- 2011(7598)
- 2010(7589)
- 2009(6908)
- 2008(6808)
- 2007(6256)
- 2006(5247)
- 2005(4783)
- 学科
- 济(27795)
- 经济(27749)
- 管理(22050)
- 业(21913)
- 企(16003)
- 企业(16003)
- 方法(11333)
- 农(10933)
- 学(10424)
- 数学(9649)
- 数学方法(9500)
- 制(8624)
- 中国(8348)
- 财(8317)
- 农业(7449)
- 体(7231)
- 银(6595)
- 银行(6576)
- 行(6331)
- 理论(6270)
- 业经(6234)
- 融(6043)
- 金融(6036)
- 教育(5465)
- 地方(5345)
- 务(4996)
- 财务(4973)
- 财务管理(4959)
- 技术(4932)
- 企业财务(4782)
- 机构
- 大学(120928)
- 学院(120478)
- 研究(45569)
- 济(44508)
- 经济(43451)
- 管理(43012)
- 理学(36854)
- 理学院(36395)
- 管理学(35622)
- 管理学院(35382)
- 中国(33740)
- 科学(30360)
- 农(29397)
- 京(26852)
- 所(24132)
- 业大(23660)
- 农业(22689)
- 研究所(22326)
- 财(21371)
- 中心(20661)
- 江(19101)
- 院(17383)
- 财经(16817)
- 北京(16755)
- 范(16137)
- 师范(15869)
- 省(15524)
- 经(15381)
- 农业大学(14922)
- 技术(14764)
- 基金
- 项目(85585)
- 科学(66131)
- 基金(61429)
- 研究(59701)
- 家(56840)
- 国家(56419)
- 科学基金(46231)
- 社会(36339)
- 社会科(34218)
- 社会科学(34208)
- 省(33578)
- 基金项目(32168)
- 自然(31146)
- 自然科(30425)
- 自然科学(30414)
- 自然科学基金(29895)
- 划(29025)
- 教育(27437)
- 资助(24934)
- 编号(23954)
- 成果(19931)
- 重点(19882)
- 部(18352)
- 发(17770)
- 创(17387)
- 计划(17224)
- 课题(17122)
- 科研(16849)
- 性(16758)
- 创新(16338)
共检索到181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孔越 谢屹 刘松
北京市集体林中的生态林是北京市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首先对集体生态林流转进行了界定;其次,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维度分别探析了开展集体生态林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从试点示范和稳步推行、完善流转机制和打造流转平台、增强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服务能力等3个方面提出了开展集体生态林流转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 生态林 林权流转 北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孔越 谢屹 刘松
北京市集体林中的生态林是北京市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首先对集体生态林流转进行了界定;其次,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维度分别探析了开展集体生态林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从试点示范和稳步推行、完善流转机制和打造流转平台、增强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服务能力等3个方面提出了开展集体生态林流转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 生态林 林权流转 北京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昭宁
分析了造成中国森林粗放式经营的历史原因,回顾了50多年来大规模造林工程的历程,提出在森林经营中需要确立一个科学的指导林业建设理论,对稳定林业建设方针和实行集约化森林经营的重要性,介绍了生态经济理论应用于林业的生产实践和中国林业区划在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作用,指出林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行集约化经营,实行森林经理是重要手段,重点国有林区应该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关键词:
森林 集约经营 林业建设 指导理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章夫
一位经济学家曾以深邃的目光指出:“从一个国家广告业的兴衰程度,可以窥见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广告——企业的“介绍信”,产品的“敲门砖”作为信息传播的使者,作为一种促销的催化剂,广告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已越来越成为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作者对目前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诸种关系和问题 ,如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的问题等等 ,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余明锋
哲学沉思在今天是否仍有一种实践品格?技术时代的沉思和实践又都意味着什么?这在今天变得晦暗不清,我们亦随之落入技术时代的惶恐。我们如何还能找到思想坐标?如何还能有效地展开一种深入现实的思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笛卡尔在现代开端处对沉思的实践性改造,回顾笛卡尔的“实践哲学”如何从根本上改造了沉思和实践概念。
关键词:
笛卡尔 知识规划 《谈谈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卓
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的实践和可行性四川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王卓中国大规模的扶贫是从1986年开始的,十余年的扶贫实践经历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战略转变,伴随着这种转变和政府大量资金、物资的投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得到极大缓解。然而距离中国扶贫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咏吟
康德的"自然的合目的性"理论,显示了《判断力批判》的现代性思想价值,这一理论为人类正确地理解自然提供了重要思想路径。自然的合目的性,既可以通过人类的主体性理解获得审美价值与生存智慧,又可以通过自然本身的形式美感与实体功能形成真正科学理性的解释。在反思自然中,我们必须承认,自然存在永远独立于人类存在,人类只有自由地建立与自然的智慧联系,才能获得生命永续发展的自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淑娟
报复措施是WTO争端解决机制(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中的最后手段。然而该措施存在不如人意之处,因此有些国家向GATT和WTO提出过集体报复的设想。本文拟通过研究集体报复制度提出的背景、借鉴联合国的集体报复制度,探讨建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娟 陶镕
研究目的:研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可行性,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出构想与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国家垄断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弊大于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入市则利大于弊。研究结论:应当实行国家严格控制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潘劲
本文以大连市中革村“企业举债式”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个案,对集体企业产权改革中集体资产的权益及其维护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在新的制度安排下,集体资产及其权益不能被漠视,“企业举债式”股份合作制是提高企业效率、同时又能使集体资产保值增殖的有效途径;集体股的设置并非缘于维护集体经济地位这一意识形态上的偏好,而是社区组织运转、开展社区福利以及适应成员购买力及现行财税体制的需要;“企业举债式”股份合作制不仅对于乡镇集体企业,而且对于国有企业改革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效奇
生活资料是物质资料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人类社会对生活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以及社会成员之间为此而结成的关系,构成了生活资料所有制。它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一样,属于社会生产关系范畴。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已经有过两种生活资料所有制形式。首先是在原始社会产生的生活资料群体所有制形式。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出于同样的目的,人们猎取的生活资料也是属于群体所有,分配给每个成员。在当时的条件下,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生活资料,人们只拥有其使用权,而不具有所有权,因此,也就不具有私人占有的性质。其次是生活资料私有制形式。随着生产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德奎
教学世界自身的演变发展历程决定了教学世界不能简单地回归生活世界,而是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超越生活世界。因此,作为教学世界核心的课堂既要传承知识,更要激扬生命,即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与此相适应,当前教学论研究范式不能迷恋书斋文献,而是要热衷于课堂实践,即研究范式从"文本式"向"田野式"转向;教学理论来源不要仅停留在思辨演绎层面,而是要实践生成,即从理论教学论到实践教学论;研究取向不应只追求宏大理论,而是要关注教学生活,即研究取向由"科学泛化"趋向"泛学科化"。
关键词:
教学论 教学理论 研究范式 研究取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田
前言从某种角度看来,近现代的历史,也是工业和城市圈不断扩张的历史。这种历史至今没有结束。伴随着工业和城市圈的扩大,一片片田野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一群群农业人口进入楼宇堂皇的城市。新的文明几百年历史证明,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无疑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又是社会的艰难蜕变过程。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解放农民”。假如说资本主义起家是用剥夺农民土地的方式“解放农民”的(实际上又是在为资本创造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那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又应该如何来“解放农民”呢?半个世纪以来,无论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时代还是市场经济制度兴起的时代,一直存在着一种以剥夺农民土地、牺牲农民合法权益为代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