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57.107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86)
2023(18284)
2022(15246)
2021(14160)
2020(12056)
2019(27510)
2018(27487)
2017(52422)
2016(28682)
2015(32348)
2014(32146)
2013(31262)
2012(28577)
2011(25416)
2010(25472)
2009(23819)
2008(23128)
2007(20958)
2006(18376)
2005(16133)
作者
(81778)
(68806)
(68172)
(64960)
(43262)
(32989)
(31206)
(26970)
(26049)
(24493)
(23185)
(23116)
(21665)
(21367)
(21181)
(21088)
(20958)
(20058)
(19917)
(19645)
(17014)
(17004)
(16781)
(15929)
(15630)
(15346)
(15293)
(15085)
(13922)
(13879)
学科
(116197)
经济(116072)
(79985)
管理(77392)
(58012)
企业(58012)
(50473)
方法(50113)
数学(44243)
数学方法(43680)
农业(33271)
中国(31601)
(30528)
业经(28668)
地方(26633)
(24368)
贸易(24361)
(23898)
(23721)
(23605)
(18210)
银行(18164)
(17363)
(17322)
(17320)
理论(17318)
财务(17255)
技术(17216)
财务管理(17205)
(17178)
机构
学院(398186)
大学(392682)
(160332)
经济(156887)
管理(151585)
研究(132303)
理学(130712)
理学院(129276)
管理学(126642)
管理学院(125942)
中国(102066)
科学(83725)
(83212)
(82232)
(72808)
(67244)
业大(65274)
(64806)
农业(64484)
中心(64137)
研究所(61178)
财经(57474)
(52455)
(52174)
师范(51864)
北京(50086)
(49191)
经济学(48460)
(47481)
(45585)
基金
项目(271121)
科学(212757)
研究(197823)
基金(195087)
(170502)
国家(169047)
科学基金(144748)
社会(124505)
社会科(117647)
社会科学(117618)
(109902)
基金项目(103185)
自然(93650)
自然科(91503)
自然科学(91478)
教育(91213)
(90184)
自然科学基金(89797)
编号(82111)
资助(79416)
成果(65997)
重点(61102)
(59265)
(59149)
课题(56417)
(56184)
创新(52526)
科研(52411)
国家社会(51245)
教育部(50108)
期刊
(178437)
经济(178437)
研究(109945)
(81248)
中国(80806)
学报(66136)
科学(58770)
(57009)
农业(54665)
管理(52089)
大学(50121)
学学(47405)
教育(42598)
(38645)
金融(38645)
技术(35627)
业经(35008)
(27756)
财经(27430)
经济研究(27087)
问题(24917)
(23528)
(21409)
图书(20318)
统计(20208)
技术经济(18847)
(18825)
世界(18487)
资源(18400)
(18250)
共检索到59323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江西省8个县60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分权条件下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农户投入水平及与林地产出的关系,以验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经营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江西省样本县林地细碎化的程度达到0.55,受访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与地貌特征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关联性;以户均数据衡量,受访农户从家庭收入中用于林业投资的比例维持在30%左右,且传统林业重点县的农户林业投入比例要明显高于非林业重点县。计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S指数衡量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林业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均构成负向影响趋势;曲线模型临界值分析表明,当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低于0.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文梅  孔凡斌  林颖  
【目的】劳动力是林业经济增长的主要生产要素。本文试图回答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投入和产出水平带来的具体影响,这对于提升林地投入产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1 178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定量分析模型分析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就地与异地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的影响。【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影响系数为-0.099;劳动力就地和异地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负向影响程度高于异地转移,尤其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通达程度、人口聚集度低的区域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再昱  余玉荣  曹建华  
应用SPSS软件和二元Logit模型来揭示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农户经营目标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影响最大,同时,受户主的主要职业、家庭的收入来源与人均山地面积、农户的人际关系和所处地理环境、对政府政策的认知以及对经营风险的判断等的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杜丽  
本文以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浙江、广西、河南、山东、辽宁等9省份18个县(市、区)2420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衡量林地地块数量、面积、距离和细碎化综合指数等,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中国集体林地细碎化程度已达到0.41,且空间分布由高到低依次顺序是浙江、江西、湖南、辽宁、四川、福建、广西和山东,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林地细碎化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桦  姚顺波  刘璨  郭亚军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引入政策和自然因素等环境变量,采用福建、江西跟踪的林农数据对林农生产要素投入现状及其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林农对林地经营仍倾向粗放经营,偏好周期较短的经济林,经济林投入的劳动力、资金都高于木材、木材为主兼有竹材的经营类型,但其综合技术效率却低于木材、木材为主兼有竹材的经营类型;林农商品生产规模效率很低,导致综合技术效率很低,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影响后,林农商品林的纯技术效率提高35.96%,但规模效率降低34.83%,导致平均技术效率降低11.36%。环境变量影响因素中,林权证的获得、采伐指标申请难度降低以及林业税负的减轻等林权改革及配套服务措施的完善能显著提高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根  周曙东  
利用江西省36县346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文化程度、与村民交流频率、来往亲戚数、赶集频率、看电视频率、距离市场远近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因素能显著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而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可借款人数、来往亲戚数、赶集频率、看电视频率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因素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农户采用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强强  邹晓娟  黄建伟  
文章利用江西省365个农户调查数据,对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土地确权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总数、家人是否有政府公职人员、农户是否亲自参与土地确权、村组是否成立土地确权工作理事会及农户对土地确权的认知程度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文章提出引导农户参与土地确权、完善土地确权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农户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村级土地确权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培训以提高农户对土地确权工作的满意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陆岐楠  展进涛  
基于对南京浦口217个农户微观样本的调查,构建林农选择行为的Probit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该地区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的两条路径——林地流转与林业专业合作社。研究表明:平原林区难以通过大规模的林地流转实现林地集中型的规模经营。相反,不断涌现的林业专业合作社为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开辟了一条更为现实的道路。因此,在短期内着重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同时加强林地流转及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制度建设,为长期内通过林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做准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肖慧婷  谢芳婷  杜娟  朱述斌  
文章基于江西省集体林区10县503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农户资源禀赋差异性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为规范集体林区林地流转市场提供理论依据。回归结果显示:(1)农户林地资源禀赋对其林地流转行为有显著影响。林地规模越大,人口聚集度越高,离镇距离越近,农户的林地转入行为发生比例就越高;人口聚集度和村经济水平对农户的林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2)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有显著影响。担任村干部的户主趋向于转入林地;户主年龄越大,转入林地的概率越低;非农林收入型的家庭趋向于转出林地;家庭劳动力越多,农户转入林地的概率越高。(3)林权证带给农户的"安全感"越低,转出林地的概率越低;对林改政策满意的农户趋向于流入林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本文使用近期的农户调研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必须从劳动力流失的消极作用和汇款的补偿作用两个方面解释。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从总值上看会因成员外出务工而减少,但这主要是源于非农生产收入的下降,农业收入并未受到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如果外出者是家庭的户主,农户的家庭经营就会萎缩得更为明显,甚至是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威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萍  张红霄  彭晓民  王明镜  
利用2011年江西省6个案例村农户调查数据,以"分山到户"后的农户造林为研究对象,在描述、比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案例村农户造林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制度因素对农户造林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容完整而排他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户造林意愿的根本原因,林业税费减免、林业补贴制度促使农户造林意愿转化为造林行为,林权流转、抵押制度缓解了林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对农户造林活动的约束,但制度供给显著不足。而限额采伐制度则增加了农户营林成本,并对森林质量有一定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婧轩  陈美球  邝佛缘  王立国  
日益突出的面源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的行为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至关重要,而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是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潜意识支配因素。探究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的政策制定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利用江西省2 068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总体水平较高。(2)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均对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农户基本特征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农户性别、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外部环境因素中,种植农产品用途的影响程度最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克春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愈是具有从事非农要素禀赋的农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愈大,转出的面积愈大。农地交易费用虽然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可能性和流转面积有负向影响,但是它并没有构成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地形和区位条件差异是导致农户林地投入和产出水平呈现区域差异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利用全国8省(区)1 790户样本农户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地形和区位等因素对农户林地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影响下的农户林地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位条件中,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通达程度和人口聚集度对农户林地投入和产出水平影响显著,对农户林地投入水平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28 8,0.128 7和0.162 9,对林地产出水平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52 4,0.171 8和0.198 9;地形条件中,农户林地产出水平的高低受地形条件影响显著,山区和丘陵林地产出水平明显高于平原地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曙东  朱红根  卞琦娟  王玉霞  
本文利用江西省8个县(区)519户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订单销售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多、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订单销售;家庭劳动人数多、经营年数长、价格感知效应好的农户参与订单销售的意愿不强;有借款的农户倾向于选择订单销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