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1)
- 2023(16008)
- 2022(13665)
- 2021(12778)
- 2020(10778)
- 2019(24795)
- 2018(24728)
- 2017(46864)
- 2016(25880)
- 2015(29010)
- 2014(28759)
- 2013(27797)
- 2012(25581)
- 2011(22908)
- 2010(23148)
- 2009(21088)
- 2008(20636)
- 2007(18337)
- 2006(16296)
- 2005(13837)
- 学科
- 济(103650)
- 经济(103532)
- 业(74411)
- 管理(68379)
- 企(52304)
- 企业(52304)
- 农(49191)
- 方法(47120)
- 数学(41977)
- 数学方法(41225)
- 农业(32654)
- 中国(26070)
- 业经(25948)
- 财(24722)
- 学(23056)
- 地方(22036)
- 制(21020)
- 贸(17817)
- 贸易(17805)
- 易(17271)
- 理论(17095)
- 技术(16184)
- 体(15640)
- 银(15548)
- 银行(15492)
- 环境(15081)
- 行(14836)
- 务(14446)
- 策(14443)
- 融(14418)
- 机构
- 学院(362249)
- 大学(357358)
- 济(142031)
- 经济(139144)
- 管理(138558)
- 研究(122690)
- 理学(120254)
- 理学院(118914)
- 管理学(116208)
- 管理学院(115567)
- 中国(92263)
- 农(83475)
- 科学(80582)
- 京(75725)
- 业大(64977)
- 农业(64732)
- 所(63390)
- 财(62129)
- 江(59589)
- 研究所(58393)
- 中心(57763)
- 财经(49807)
- 范(47118)
- 师范(46483)
- 北京(45713)
- 经(45485)
- 院(44365)
- 州(43804)
- 经济学(42276)
- 省(41984)
- 基金
- 项目(255398)
- 科学(200231)
- 基金(184149)
- 研究(181505)
- 家(164159)
- 国家(162791)
- 科学基金(138231)
- 社会(113488)
- 社会科(107239)
- 社会科学(107206)
- 省(103372)
- 基金项目(97266)
- 自然(92004)
- 自然科(89892)
- 自然科学(89865)
- 自然科学基金(88236)
- 划(86026)
- 教育(83892)
- 资助(75876)
- 编号(73762)
- 成果(58484)
- 重点(58326)
- 部(55268)
- 发(55219)
- 创(53252)
- 课题(51210)
- 创新(49827)
- 科研(49651)
- 计划(48677)
- 国家社会(46932)
- 期刊
- 济(156884)
- 经济(156884)
- 研究(96276)
- 农(81570)
- 中国(72018)
- 学报(66087)
- 科学(58375)
- 农业(55016)
- 大学(49920)
- 管理(48354)
- 学学(47581)
- 财(47015)
- 教育(38780)
- 技术(33843)
- 业经(32247)
- 融(31923)
- 金融(31923)
- 业(28177)
- 财经(23761)
- 经济研究(22714)
- 问题(21697)
- 版(20533)
- 经(20438)
- 统计(18830)
- 业大(18820)
- 科技(18264)
- 技术经济(17651)
- 资源(17624)
- 策(16948)
- 图书(16535)
共检索到529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桦 姚顺波 刘璨 郭亚军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引入政策和自然因素等环境变量,采用福建、江西跟踪的林农数据对林农生产要素投入现状及其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林农对林地经营仍倾向粗放经营,偏好周期较短的经济林,经济林投入的劳动力、资金都高于木材、木材为主兼有竹材的经营类型,但其综合技术效率却低于木材、木材为主兼有竹材的经营类型;林农商品生产规模效率很低,导致综合技术效率很低,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影响后,林农商品林的纯技术效率提高35.96%,但规模效率降低34.83%,导致平均技术效率降低11.36%。环境变量影响因素中,林权证的获得、采伐指标申请难度降低以及林业税负的减轻等林权改革及配套服务措施的完善能显著提高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帆 余成群 曾嵘 许少云
为剔除环境效应和随机因素对生产效率值测算结果的影响,以三阶段DEA模型和农户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2009年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生产补贴、受教育年限和非农收入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显著影响了其农业生产效率,而将生产环境和随机因素同质化之后,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决策与管理效率较为有效,且区域间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规模效益成为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最主要瓶颈。在此基础之上,基于投影分析,本文提出了发展农区畜牧业、优化农业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杰 石春娜 国亮
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是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2015年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如果不排除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影响,综合效率水平被低估;中国各省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综合效率水平较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较低造成;各省市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以分为4种不同类型;自然资源是同其他林业资源一样同等重要的资源投入要素。针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测算问题,三阶段DEA模型相比传统DEA模型的测算结果更为科学准确;各类型省市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江西省8个县60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分权条件下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农户投入水平及与林地产出的关系,以验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经营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江西省样本县林地细碎化的程度达到0.55,受访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与地貌特征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关联性;以户均数据衡量,受访农户从家庭收入中用于林业投资的比例维持在30%左右,且传统林业重点县的农户林业投入比例要明显高于非林业重点县。计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S指数衡量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林业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均构成负向影响趋势;曲线模型临界值分析表明,当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低于0.2...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然 冯中朝
为了排除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文章尝试在国内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农户生产调查数据,对2008年我国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确实受到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户到最近农产品贸易市场的距离、良种补贴数额、人均家庭纯收入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同质经营环境和经营运气的条件下,农户生产决策与管理效率并不低下,且区域间差异较小,但规模效率成为制约技术效率提升的瓶颈。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通过各种手段扩大农户种植规模、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重构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系统、建立健全各种农业信息流通渠道、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国家良种补贴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启楠 张凡凡 陈学军
本文以2006年-2016年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三阶段DEA对其粮食生产效率进行精确评价,同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剔除环境影响后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效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主要由规模效率偏低所致;从区域分布来看,粮食生产效率表现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两边逐级递减趋势,但从区域内部差异来看,西部地区省份之间的差距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作用程度不明显,维持一定的粮食零售价格指数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而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而会阻碍粮食生产效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韦浩华 高岚
基于广东和江西两省的调研数据,运用DEA方法对农户的林地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对不同品种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到:第一,江西省农户林地经营的效率平均值比广东的效率平均值要高,广东农户在种苗、化肥、农药的资本投入上存在较多冗余,江西农户只存在较少的劳动力投入冗余。第二,广东农户的杉木经营效率较高,桉树较低;江西农户的毛竹经营效率比杉木的经营效率要高。第三,桉树、松树、毛竹和杉木的经营呈现规模递增,而砂糖桔和肉桂则是呈现规模报酬递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相天东
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必须依赖于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笔者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所考察的30个省区市综合技术效率偏低,西部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纯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技术效率要高于中西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依次递减。同时,东部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中西部。未来我国可以采取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等措施来提高我国碳排放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相天东
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必须依赖于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笔者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所考察的30个省区市综合技术效率偏低,西部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纯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技术效率要高于中西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依次递减。同时,东部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中西部。未来我国可以采取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欢 穆月英
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生产效率能够反映资源配置状况。本研究对测定生产效率的不同模型进行对比,明确不同方法下的生产效率含义;基于2013年辽宁省农户蔬菜生产的调研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与Bootstrapped-DE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对初始效率值中的环境因素以及随机因素进行分离,并从各部分实证分析中得到研究结果:农户整体规模效率低下,经营规模偏小,各要素投入冗余水平较高,说明农户蔬菜生产资源配置水平较低;农机具购置补贴、技术指导和培训次数的提高以及配备小旋耕机是改善农户蔬菜生产效率的有利因素,而农户年龄增加、家庭从事蔬菜生产人数增加和蔬菜收入占比提高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军华 倪明 李帮义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2008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和乡村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有利因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我国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地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地提高管理水平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志亮 刘成玉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分析了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得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积极因素;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研究同时表明,投入调整前后测算的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明显变化;依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划分,可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归为四种类型,各省份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的改善技术管理或调整生产规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妍
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对促进新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明确新疆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特点,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以及地级行政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并分析了新疆工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区际差异。2008年以来,各区域工业创新活动普遍缺乏DEA有效性,规模效率低下是主要原因;经济市场化、产业集聚都有利于区域工业创新效率提升,但人力资本积累表现为反向作用,FDI和出口的影响不显著;剔除环境效应和统计噪音后,工业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北疆高于南疆、核心区高于外围区"的空间极化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光球 白龙博
将超效率模型与三阶段DEA方法结合,充分考虑了非期望产出因素的影响,研究了陕西省11个市级地区2010—2016年间的工业能源效率,同时考察了各市的投入与产出松弛量,剔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后对其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调整后的投入产出再次运用超效率DEA分析工业能源效率。结果显示,各市工业能源效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陕北区域降低最为明显。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科技创新水平因素对陕西省工业能源效率起积极作用,社会发展水平对其起抑制作用,开放水平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工业能源效率 三阶段DEA 超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